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教育工作应该让社会满意)
育邻梦
网友提问:教育应做让家长满意的教育还是"助学生成长,让学生满意的教育"?
教育改革:改革者,实施者在关系千家万户的教育改革中,初心是做"让家长满意的教育"还是"助学生成长,让学生满意的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形式上被前者困扰,实践中对后者无能为力。
回复:教育工作应该让社会满意。因为,教育工作的核心职责是:为人类社会发展建设储备人才、为家庭生育纾困、引导每个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天地看待万物都是一样的,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 生长周期 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 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自然生命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具有相对均衡稳定性的“生态食物链”,自然“生态食物链”中的生命群体之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高级、低级之分。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过主动劳动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动物族群,驯化播种植物的农业、驯服圈养动物的畜牧业和渔业、采矿加工制成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的工业、辅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医药业、辅助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教育业......主动劳动创造已经成为人类与其它自然生命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
文明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将特定现实物质的形态 性状 功用提炼汇集成抽象的符号 读音 寓意,从而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抽象社会生存经验集合,物质实体—>物质用途—>抽象字符【包括寓意 读音】—>文明成果。因此,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类社群进化形成了数千种系统性文明成果,为了将业已形成的文明生存智慧世代传承下去,人类社会形成了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完备的群体生存技能传承体制——教育。那么,让社会满意的教育需要做好哪些基础工作呢?
一、教育应该为国家和民族遴选人才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的确,教育不能像农业那样生产粮食、不能像牧业那样增加肉/蛋/奶供给、不能像工业那样加工人类日常生活辅助用具、不能像文艺工作者那样创造出新的精神文化粮食......教育工作赋予孩子们更好从事主动劳动创造的智慧知识、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接班人。
常言道:“天不生人上之人,亦不生人下之人。”的确,生理遗传智力在人类个体身上展现出的综合差异十分微弱,人们通常所见的孩子聪明与稍显愚笨实际上是后天成长环境造成的,教育工作则是要在孩子们微弱的成长差异中遴选出各领域的智力佼佼者,并且辅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因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出生在原始丛林里的人类祖先会辨识&采摘植物果实 捕获猎物 防御敌害、出生在农牧时代的人类先辈会耕种 畜牧 加工制作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出生在中国的孩子们讲汉语 写方块字 使用筷子吃炒菜&米饭&馒头&面条、出生在印度的孩子们讲印地语 写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 吃手抓饭、出生在英国的孩子们讲英语 写ABC 使用刀叉吃面包&酱汁......人类教育工作具有典型的时代 地区 民族差异性。当然,人类孩子的高可塑性也决定了,人类社会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成长教育、他们就会成长蜕变为什么样的人才。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白话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每个孩子都是特定领域的“千里马”,如果说现代人类社会出现某个领域缺乏建设人才,那一定是教育工作没有尽到“伯乐”的全责。
教育为社会发展储备人才
二、教育工作应该努力缓解职业劳动者不能兼顾带孩子的家庭生育难题
《增广贤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类把时间花在哪里,就会在哪里收获果实。然而,时间对所有自然生命都一视同仁,不会克扣某个生命的生活时间、也不会刻意宽恕某个生命的生活时间。因此,人们选择农耕就要舍弃狩猎、选择采矿-加工-制作生产劳动也生活辅助用具就要舍弃畜牧、选择卫国戍边就要舍弃与家人长相厮守、选择做医生就要舍弃经商赚大钱、选择做老师辅助更多孩子茁壮成长就要舍弃部分陪伴自家孩子的时间......
近年我国新生儿童数量变化:2015年1655万—>2016年1883万—>2017年1765万—>2018年1523万—>2019年1465万—>2020年1200万—>2021年1062万......为什么都鼓励生育了,人们还不积极生孩子?因为,在KPI OKR BSC等所谓科学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方案评判职业劳动者的工作绩效的大环境下,职业劳动和家庭生育在生活时间管理上形成了“零和博弈”关系。网络公开信息显示:安倍晋三、莫迪、朴槿惠、默克尔、马克龙等国外政要都没有子嗣,张宏民、张越、亚宁、梁艳、李雨霏等国内知名主持人都未育子嗣。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家里的粮食充足之后,才会钻研形成人际社交礼仪;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之后,才会追求荣誉和耻辱等群体社交生存价值。今天,接受文化学识教育已经成为每个孩子成长旅途中的必备养料,保障适龄儿童充分接受学识教育已经成为家庭和社会必须提供的义务服务。学校配备有专职教职员工、配建有宽敞明亮的校舍,是现代人类社会为辅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成长而设置的专业社会组织。因此,教育工作应该努力缓解职业劳动者不能兼顾带孩子的家庭生育难题。
三、教育应该辅助每个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学习借鉴,就不会懂得社交礼仪、不能成才。直立行走要学、讲人类社交语言要学、人际社交礼仪要学、耕种土地 饲养动物 开采自然矿物要学、使用人类加工制成的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要学......现代人类的孩子出生后,有诸多人类文明生存智慧等待他们“学以备用”。
常言道:“天不生人上之人,亦不生人下之人。”的确,生理遗传智力在人类个体身上展现出的综合差异十分微弱。但是,现代人类社会分工协作体系中有国家公职人员、科研工作者、医药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者、体育运动员、农牧业养殖人员......教育引导人类的孩子们以最佳姿态进入到他们相对更适应的主动劳动创造领域。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老师,传授道义、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传授道义、教授学业就是老师根据人类社会既有文明智慧要求,主动担负起对孩子学习成长的教化工作;解答疑难问题则是老师根据自身掌握的人类社会文明生存智慧解答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遇见的成长困惑。也就是说人类教育工作分两部分,基础部分由老师主导,将被人类社会公认的正确智慧知识教授给孩子们;另一部分由学生主动提出成长困惑,老师根据既有社会认知经验作解答。也就是说,教育工作的核心职能是:在继承前人智慧贤德的同时为后人开启谋生智慧。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的确,教育不能像农业那样生产粮食、不能像牧业那样增加肉/蛋/奶供给、不能像工业那样加工人类日常生活辅助用具、不能像文艺工作者那样创造出新的精神文化粮食......教育工作指引孩子们更好的从事主动劳动创造,教育工作培养的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建设的接班人。也即是说,教育工作应该让社会满意。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