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盐田的盐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不怕缺盐吃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出现严重的核废料泄露,然而中国多地却发生食盐哄抢现象,一时间谣言四起,诸如,大海的食盐都被污染了,再不买就没有盐吃了,甚至还有加碘盐可以抗辐射等。
一时间,农贸市场、超市、便利店,出现了万人空巷,囤积食盐的盛景。甚至云南盐化,兰大实业等有关食盐的A股出现涨停。
为何一些非官方的小道消息能引起如此强烈的轩然大波?
首先是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制造恐慌,好囤货居奇。
其次,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作祟。
其三,信息时代,消息传播迅速,“三人成虎”的固有意识形态。
最后是人们对国家政策,历史形态,以及产业结构的模糊认知。
让我们一起了解下中国历史上食盐的几个重要来源:
NO.1 自贡
四川产盐可以追溯到汉代,其中自贡最盛,自贡的地下有一个巨大的卤水层,将卤水提取后经过熬煮结晶后便能产生可食用的盐,且成本十分低廉。
NO.2 运城
运城,即“盐运之城”,春秋战国时期,运城被叫做“盐氏”,汉代称“司盐城”。运城的的盐主要来源与盐池,颗粒大富含多种矿物质。
NO.3 盐城
顾名思义,盐城必然是因生产盐而得名。这个曾让马可波罗感叹的产盐之城是东南沿海最为重要的盐业中心。
且不说以上三个古代盐产地两个在内陆,仅中国西北的青海省2016年就产盐717.3万吨。
按照盐的类型来划分的话,可以分成:海盐、湖盐、井盐、岩盐。海盐只是食盐的来源之一,就此来看,即使海盐有问题,其他类型的盐完全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生活,有此常识认知的人,完全不必陷入食盐恐慌的谣言之中。
食盐的经营与商业模式区别于其他商品。
春秋时期,齐相管仲曾向桓公提出“官山海”一策,以加强国家税收。官山海,即官方管控山川海洋物产之利,其中主要是“盐”与“铁”,国家将百姓生产的盐集中收取,再经官方经营定价卖于百姓,即寓税于价,官方垄断经营。
直至汉朝初期,国家刚从暴秦的统治下解脱,以及政府主流思想受道家“无为而治”的影响,盐铁放开私营,致使国家少了一笔稳定且可观的财政收入,反而私营盐铁的商人富可敌国。到汉武帝时期,频繁的对匈作战,耗尽了历经“文景之治”积攒的国库。
数次对匈作战取得胜利,感觉大势已去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投降汉朝,武帝并没有像对待投降者的姿态对待他们,而是耗费很大人力物力来安顿他们的生活,而此时,朝廷确实拿不出来钱了,武帝身边的理财能手桑弘羊便建议武帝重启“盐铁官营”,此后盐铁专营使封建国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特别是盐,一直是历代封建政府牢牢掌握的最重要的专卖商品,其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
明万历四十五年,盐政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此官不收盐,由民制、官收、官卖、商运、商销的就场专卖制改为民制、商收、商运、商销,盐史学者称为“商专卖制。清代沿袭明代盐政,并派巡盐御史统筹管理。
民国虽然废除了自明朝延续三百年的“商专营”的弊政,但由于内部的腐败,且政局动荡,新政成效不大,且税款林立,价格不稳,民食不便。
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府对私营盐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私营盐转变为国营盐。1950年初由政务院颁布《中央关于全国盐务工作的决定》在全国采取“五级制",由政府统一管理。1964年秋中央决定试办工业托拉斯,盐业为其中一部门。1965年工商合一、产销统管的中国盐业公司各级机构相继成立,重建相对独立的盐政体制。1986年国家决定,食盐的生产、分配、销售实行指令性计划。1987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撤销盐务总局,成立中国盐业总公司、中国盐业协会。1994年国家取消盐税,改为分别征收资源税和增值税,长达2000年古老的税种——“盐税”从此成为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