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共享新模式(共享单车如何规范共享)

□丁新科如今,街头上的共享单车品牌越来越多,小黄车、小绿车、小橙车的身影在街头巷尾不时可见,已深度融入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正是共享单车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导致它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共享单车的发展没有问题,相反,它从出生就伴随着一系列矛盾,涉及投放、使用、停放、回收等各个环节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共享单车的共享新模式?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共享单车的共享新模式(共享单车如何规范共享)

共享单车的共享新模式

□丁新科

如今,街头上的共享单车品牌越来越多,小黄车、小绿车、小橙车的身影在街头巷尾不时可见,已深度融入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正是共享单车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导致它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共享单车的发展没有问题,相反,它从出生就伴随着一系列矛盾,涉及投放、使用、停放、回收等各个环节。

共享单车的投放多集中于一线、二线热点城市,这不难理解,这些城市人口密集、出行需求量大,但另一方面这些城市的公共空间有限,用地紧张。从目前投放来说,各家品牌还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存在着盲目投放的问题。投放量过大,不但共享单车闲置率过高,因其停放必然占有一定公共空间,导致公共资源浪费。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共享单车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出行工具,其出行的分担率存在一个峰值。对单车运营企业来说,初期增加投放量确实会带来收益增加,但后期因为维修成本增高等诸多因素,边际收益递减,投放不但浪费而且是无效的。

共享单车的使用矛盾主要集中于少数人不文明行为上,如毁坏二维码、私自加锁、乱停放等。此外,随着使用量的增大,街头许多损坏的共享单车无人维修管理,单车回收的矛盾也逐渐突出。

在管理方面,目前各地对于共享单车的规范管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据不完全统计,仅在4月,北京、上海、郑州、杭州等地密集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共享单车管理。《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承租人必须年满12周岁,而恶意破坏、盗窃的行为将由公安部门纳入个人征信体系。上海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对共享单车信用管理、押金管理、各方责任、投放进行规范。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联合研发的“单车之家”推出,鼓励用户停到虚拟停车场,主要着眼于规范用户停车行为。杭州将共享单车定义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要求每80辆单车配备一名运维人员,满三年强制报废。

可以说,共享单车就像一面镜子,它折射出城市交通参与者、运营者、管理者每个环节面对新生事物的现状。尽管有些环节做得并不完善,但社会各界对于共享单车总体是欢迎和包容的,规范发展是主流。目前最突出的矛盾是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的缺失,据中新社5月7日报道,中国自行车协会共享单车专业委员会5月7日在上海成立,共享单车专业委员会将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并推动共享单车相关强制性标准制订。

这意味着共享单车在促进经济发展、引导产业融合、加强行业自律、进行联动服务等方面将有规可依。有了标准和规范,还要有法律去强制约束,未来将共享单车纳入城市公共交通法律体系中去考量,应纳入立法部门议事日程。 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