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神兽归笼(上海中小幼学生将)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9月1日,上海约有220万名学生(其中中小学生165万名、幼儿55万名)迎来开学开园日,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孩子上学神兽归笼?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孩子上学神兽归笼(上海中小幼学生将)

孩子上学神兽归笼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9月1日,上海约有220万名学生(其中中小学生165万名、幼儿55万名)迎来开学开园日。

阔别校园近半年了,终于等到再次重返校园。有不舍、有期待,也有不安,如何迈好开学第一步,澎湃新闻为家长和师生整理了八个篇章13个热点问题的集锦,请带上这份开学秘笈,开启新学年的全新旅程吧!

一、防疫篇

1、关于校园安全和防疫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开学第一道关,校园安全和科学防疫。上海各区中小学幼儿园在疫情防控方面做足各项准备,做实“一校一方案”,做好师生返校前自我健康观察,严格落实应急预案、物资保障、校园消杀等防控措施,切实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科学有序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把握好日常防控指南和手势,确保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无缝衔接,全力守护师生健康安全。要尽可能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科学开展体育锻炼,寓教于乐、强身健体,高质量推进教书育人工作。(上海各区教育局)

以浦东新区为例,9月1日,浦东新区将有约62万名师生员工开学返校。按照全市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安排的部署要求,浦东新区正组织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准备,落实落细校园各项防疫措施,保障开学平稳有序。

将重点把好四个关口:一是把好健康监测关。在师生返校前,学校将通过云上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相关自我健康管理要求。开展精准排摸,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动态掌握师生员工的基本情况、行程信息和健康状况。严格分类管理,落实所有师生员工返校前14天自我健康观察和返校前3天2次核酸检测。

二是把好学校入口关。严格落实入校人员“应扫尽扫”“逢扫必验”的要求,在所有学校门口布设“场所码”和“数字哨兵”,严格落实进校人员的身份核验、体温测量、查看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等相关工作。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学校。

三是把好日常管理关。强化学校预防性消毒,做好校园日常消毒和清洁工作。严控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落实健康管理,做好师生员工和同住人的日常健康管理和体温监测等工作。对于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包括门卫、保洁、食堂工作人员要求工作期间全程佩戴N95/KN95口罩。

四是把好核酸检测关。围绕“采-送-检-报”全流程,为学校建立相对独立高效的核酸采检体系。按照“一校一点”,在所有学校均规范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目前已培训包括2万余名教职工在内的采样工作人员,在36个街镇均安排了专用样本中转站,同时安排了8家定点核酸检测机构对接学校的核酸检测工作,保证师生员工的核酸采样快检快出。(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晏波)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在前五版中小学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基础上,结合中小学校疫情防控实际和应急处置经验,指导中小学校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制定了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做为执行标准。(教育部)

2、学生开学前和开学第一天要上报哪些健康信息,如何上报?

答:为了保证中小托幼学生顺利开学,上海市教委开发了“申生康”上海校园防疫通服务系统,得到家长实名认证授权后,通过与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对,及时精准掌握师生健康状况,确保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第一时间应急响应。因此,需要学生及家长、同住人填报个人信息,用于学校健康管理。

除了上传信息,开学前几天家长还需要填报一些表格和材料。比如,要填报学生及同住人的随申码、行程码和三天两检的核酸报告;要上传最近重新申领的核酸码;要填好14天自我健康观察表;暑假期间离沪的学生还需上交离沪信息登记表。

开学后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师生员工需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进校(园),因此师生需要在每日离校前错峰完成1次核酸采样。为了有序做好这项工作,各学校都做了方案,并提前进行了演练。各校教职工已经提前到岗,做好校园清洁消杀、防疫物资储备、应急预案完善等各项工作。(上海市教委、各区教育局、各学校)

3、没有智能手机,学生如何乘车?

答: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自9月1日起,乘坐公交、地铁、轮渡时,无智能手机的学生需使用已登记关联的交通卡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带好“电子学生证”或“离线码”备查。

家长或学生可通过“上海交通卡”APP首页或“上海公共交通卡”微信公众号菜单栏【交通卡】进入“交通卡登记关联”页面,完成学生交通卡的登记关联。

注意:所有乘客乘坐地面公交、轨道交通、轮渡(含三岛客运)、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体温正常(<37.3℃)、随申码为绿码。(上海市交通委)

4、给孩子申请了离线“随申码”做核酸,如果再使用“核酸码”或更新“核酸码”,会导致离线“随申码”失效吗?使用“核酸码”和离线“随申码”分别需要注意什么?

答:申领离线“随申码”后,可以再使用“核酸码”,离线“随申码”和“核酸码”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服务功能,互不影响,都可以作为个人身份凭证进行核酸采样登记。

用户除使用“随申码”、核酸码、离线“随申码”进行核验采样登记外,还可使用身份证进行核酸采样登记。使用身份证进行核酸采样登记不影响用户“核酸码”及离线“随申码”有效性。

数字哨兵不能扫纸质“离线随申码”通行,因为“数字哨兵”仅支持扫“随申码”、“亲属随申码”、身份证核验通行。“离线随申码”必须配合身份证,通过核验人员使用“随申办”进行健康核验和身份比对后通行。

用户申领离线“随申码”后,可以再在做核酸时扫“亲属随申码”。家人可替家中亲属申领“亲属随申码”,“亲属随申码”可用于核酸检测。“亲属随申码”的使用不影响用户“核酸码”及离线“随申码”的有效性。

用户可通过“亲属随申码”替家中亲属代为申领“核酸码”,“核酸码”可截屏反复使用,有效期30天,同一时刻,用户仅能生成一张有效的“核酸码”,重新生成“核酸码”后,之前截屏保存的“核酸码”将失效。

“离线随申码”和“核酸码”都是来源于“随申码”生态体系,都可以离线使用,但应用场景和应用功能有所不同。离线“随申码”是为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60周岁以上老人、持本市残疾人证的残障人士及其他特殊群体)提供的纸质打印离线二维码,有效期180天。

需要提醒的是:重复申领同一种码或原有码超出有效期,会造成原有申领的码失效。(上海市大数据中心)

5、开学后,如果有师生的居住地出现风险区或排查管控,怎么办?

答:以浦东新区为例,相关部门将重点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一是做好管控区内学生教学保障。全面摸清管控区内学生信息,由学校采用直播课堂、线上辅导等方式,保障线上教学安排与线下同步。对学生需要辅导、答疑等需求,学校将安排老师进行保障。同时,将安排专业人员加强对管控区内学生的心理关怀,提供24小时心理热线服务。

二是做好关联学校的应急处置。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和《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2022版)》的有关要求,已制订学校(幼托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8种涉疫场景,包括学生或教职员工中出现单采核酸检测阳性、混采核酸检测阳性、抗原检测阳性、或被判定为密接、密接的密接、其他风险管控人员等,逐一制订了应急预案,明确了具体处置流程和应对举措,确保在各种突发情况下,都能快速规范处置风险,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晏波)

二、物品篇

6、家有一年级新生,如何给孩子准备入学必备物品呀,有清单么?

答:入学必备物品包括书包、本子和笔、笔袋、橡皮和尺、包书皮、工具书。

● 书包

挑选书包时要注意:要选质量稍好,自重比较轻的书包。挑好书包的样式后,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试背一下,注意看看肩带距离是否合适。

如果学校离家较远,孩子经常要走较远的路程,建议家长选择拉杆式的书包。

● 本子和笔

按照学校和老师要求,准备各种拼音本、田字本、算数本、单线双线本、HB铅笔、2H铅笔等若干。

● 笔袋

笔袋质地较软,重量也轻,掉在地上动静小,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款式。

● 橡皮和尺

买橡皮时不要买那种很硬的绘图橡皮,太硬了容易擦破作业本。尺子准备15CM的小直尺即可,最好是一边是直线,一边是波浪纹的尺。

● 包书皮

包书皮一般分为纸质和透明塑料质的,有很多尺寸规格。家长根据孩子的课本选择尺寸,两种材质的可以各买一些。

● 工具书

小学阶段需要用到的工具书,例如《新华字典》等。家长可以提前准备好放在家,孩子大人都能随时翻阅。(微信公众号“上海家长学校”)

三、习惯篇

7、都说习惯的养成很重要,该如何做呢?

答:对中小幼学生来说,习惯养成是非常重要,孩子可以在“生活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三个方面做好准备,具体建议如下:

生活习惯。父母要提前培养孩子条理生活的能力。如作息有规律,按时起床睡觉;自己的事自己做,独立穿衣洗脸刷牙等。孩子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文明习惯。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行为举止文明。能主动与人打招呼,懂得运用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等。让孩子理解学校集体生活的常规并能遵守,能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有事愿意向老师寻求帮助,敢在老师、同伴面前发表意见或提出问题等。

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对新事物有兴趣,喜欢探究,好奇好问。认真观察和倾听,喜欢尝试。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让孩子能认真完成家长或老师布置的任务,如理东西、收衣服、分筷子。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能坚持20分钟专心做一件事情,做事认真,遵守游戏规则、生活规则、学习规则等。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细节入手,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微信公众号“上海家长学校”)

四、心理篇

8、孩子说不想开学,怎么办?

答:事实上,孩子并非厌学,只是在家里呆了半年,突如其来的转变会让他们产生一些不适应的感觉,对于没有做好开学准备的孩子来说难免会有些担心。

孩子没有为开学做好准备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孩子想到开学巨大的学业压力,烦躁不安。有些孩子习惯了假期的睡懒觉,玩手机的生活,现在需要和这样的生活告别,有些依依不舍。还有些孩子习惯了居家学习生活,想到开学后要离开爸爸妈妈,和老师和同学朝夕相处,也会有些害怕。父母可以尝试以下方式,帮助孩子做好开学准备。

(一)不要随便贴“厌学”标签

当家长看到开学在即,孩子却迟迟没有进入状态时,往往会感到着急担心。这些情绪是正常的。但在觉察到这些情绪后,我们需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探索并理解他们自己的情绪。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放弃主观的判断,而尝试用好奇的态度去了解他们的困扰。

例如,我们可以询问孩子“你最近好像有些不开心,怎么了?”,“你在为开学感到担心,你担心的是什么?”,“我们一起做点什么可以帮你好受一些?”这样的询问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抽象情绪背后的具象原因。当孩子了解原因之后,可以慢慢引导他们想出应对的办法,而不是一直沉浸在情绪里面。

此外,这样的方式还可以传递给出父母愿意和孩子一起应对困难的态度。这会让他们感觉更安全,更有勇气应对挑战。

(二)制作属于孩子的“快乐宝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应对困扰的方式。因此,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宝箱”。

有些孩子的宝箱中装着撸猫遛狗;有些宝箱中装着听喜欢的音乐,吃喜欢的食物;还有些孩子的宝箱中装着一个想象中的能够让自己安全的地方。

与孩子共同制作宝箱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孩子找出自己存在的资源。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应对这些困难后,可以获得掌控感。对未知的恐惧会让孩子担心,而掌控感则是对付不良情绪的良方。

(三)调整作息

在这半年中,因为不用早起上学,很多孩子习惯了晚起晚睡。但开学后孩子需要早早就起床上学。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因此想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但经常以失败告终。原因可能是家长只是为孩子提了一个要求,而没有为这个要求创造适宜的条件。

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商量调整作息的进度,同时在调整作息的过程中为孩子创造条件。

例如,我们和孩子协商的结果为每周把睡觉及起床时间都往前调整半个小时,睡前不看电子产品。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早晨孩子起床的时间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为孩子准备早饭,让饭菜的香味飘进房间。在晚上睡觉前把孩子的电子产品拿出房间,陪伴孩子做一些亲子活动,为孩子准备一杯热牛奶等。

与孩子协商进度可以让孩子更有参与感,激发他们为目标努力的动力。而为孩子的改变创造条件也更有益于改变的发生。

(四)增加运动

增加运动量也是帮助孩子应对好新学期的必要准备。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也可以帮助孩子抵御情绪问题。但要求孩子做他们讨厌的运动往往会让他们感觉烦躁,结果适得其反。

父母可以与孩子商量他们喜欢的运动方式,例如丢沙包,打篮球等。同时,如果孩子愿意,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共同进行这些运动。这可以帮助他们从体力上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五)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

由于疫情原因,孩子们已习惯了居家学习生活,很少和同龄人接触。突然回到学校,一部分孩子期待和同学见面,但也有一部分孩子会因此感到不安。

因此,在开学前,家长可以适当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可以和朋友交往。例如,邀请同学到家里玩,和其他家长约好一起带孩子参观一些展览。这可以帮助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与同伴接触,找回同伴交往的乐趣,减轻不安。

(六)用仪式感准备开学

对于孩子来说,仪式感必不可少。开学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父母可以通过仪式感来帮助孩子开启新学期。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文具店选择他们喜欢的文具,也可以和孩子共同用手工材料做一个课程表。

这些开学的“仪式”可以让孩子意识到,假期生活已经结束,而新的学期即将开始。这可以帮助孩子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动性,主动收心,准备开学。

如果家长尝试了上述方法,孩子依旧存在无法适应学校生活的问题,如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影响学习;对返校过于焦虑,无法回到学校;沉迷电子产品,无法跟上学业等情况,则需要带孩子来心理科寻求医生的帮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 赵奇慧 朱大倩)

9、能否开具一份开学季身心调适指南?

答:同学们即将重返校园,迎接新学期。从较为悠闲的假期模式切换至相对紧张的开学模式,从数月的线上网课模式切换至线下教室模式,许多同学会面临身心适应和学习调整方面的一些挑战。有的同学可能会渴望回到久别的校园,但也有同学可能会伴随焦虑、害怕、担心等情绪,出现“假期综合症”。假期综合症也称为节后综合症,常表现为:宅家不愿出来,与电子产品形影不离,精神状态较为慵懒,学习也处在怠速状态,时不时会冒出对学习的一些不喜欢。出现这些情况实属正常,不过确实要给予重视,以免出现学校生活的长期不适应。

那么,同学们应如何尽快适应学习节奏的转变,以相对良好的身心状态迎接开学呢?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入手,调好作息,放平心态。

(一)生理准备:调整作息,适当运动

“昼夜颠倒”、“不吃早餐”、“中国时间外国作息”等假期常见情况,反映出假期中较为随意(凌乱)的作息表。因此,调整就寝与起床时间,尽快校准作息表与学校日程安排一致,是当务之急。

要设立具体可行的作息表。要能执行好,须提前计划好,最好有个实实在在的时间表,并真真正正执行。如:7:00起床,8:00-11:30看书做题(其间每隔四十分钟休息五分钟),11:30-13:00吃饭午休,13:00-16:30看书做题(可加入体育锻炼),16:30-19:00晚饭休息,19:00-21:00看书(适当休闲娱乐);21:00-22:00洗漱睡觉。这个也可以称之为演练,但真的非常重要。所以,不要求你学习直接上强度上难度,主要目的是调整好作息,形成规律应用开学的时间表。

此外,同学们还要适当运动,如慢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消耗人体的肾上腺素,缓解焦虑、分泌多巴胺,令人身心舒缓,同时对提高身体素质也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也要设立运动的作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如,每周要做三次锻炼,每次的内容包括20下俯卧撑做6组,以及50下深蹲做4组。具体的锻炼内容因人而异,运动要适度。可以自己或和好友一起玩“天天跳绳”这样有趣味的运动游戏。

(二)心理准备:摆脱电子产品依赖,做好自我管理

机不离手,手不离机,这种情况在假期可能会比较普遍,毕竟这是最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但若是使用得过于频繁,可能会出现电子产品依赖,表现为:过长的使用时间;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如过分依赖网络社交而回避现实社交;出现戒断反应,即离开电子产品会变得无所事事或焦躁不安。

如何控制自己对电子产品的渴望呢?

(1)触手不可及

既然手机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和无时间限制的特性容易让我们自己无法控制住双手,那不如就先借助一些“外部力量”来使手机不再时刻“触手可及”,帮助我们减少对手机的习惯性依赖。

我们可以在需要专注学习的时间内打开手机的免打扰模式,使用时间管理软件,或是给自己一刷就停不下来的app定下每日使用时间限额、调低手机色彩饱和度,甚至只是晚上睡觉前不把手机带上床,都有助于减少日常拖延、有效约束手机使用的频率和时长。

还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强制手段,比如白天学习的时候与手机等电子产品完全隔离,专心度过规定的学习时间。

(2) 转移信息焦点

部分同学面临焦虑等负性情绪时,将使用手机当作缓解情绪的手段,但这极易陷入恶性循环。最简单的办法是从电子信息渠道为主,转向以书本载体为主。读一本好书,找到一种可以忘我的感觉,充分享受连续时间支配、非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愉悦,那种感受既有久违感,又实在妙不可言。

(3) 调整生活重心

以如何充分而有效利用时间为主题,做好生活重心调整。刻意减少无用的网络被动社交,花更多心思在现实社交上,闲暇时多多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便能自然而然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多出门散散步,约朋友见见面(要保持社交距离哦),多看看自然风景,好好享受当下时光,会让人心生欣喜。

暑假学业任务方面,按部就班或有序完成可能比较少见一些,估计不少人会经历任务恶补,一边担心完不成,一边暗下决心下次绝不这样干(但下次可能依然故我)。所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是极重要的自我发展任务。

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培养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呢?

(1)目标设置

有目标就有了奔头,我们的行为也就有了准绳,行动也就有了方向。我们要制定一学期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如本学期某门课程的学习目标,或者是期末检查要取得怎样的结果。长期目标是可以指引我们行动的方针,但因为时间跨度长,需要短期目标加以辅佐。短期目标更加贴近现实、贴近当下,如一天或本周的学习目标。关键在于:短期目标是一个近期可以见到结果的目标,具有可实现性,获得“我可以做到”的自我效能感。

(2) 计划制定

学校里,课程表帮同学们安排了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每日的行程具有规划性。因此,在家里同学也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锻炼。

基本原则是:计划是可实现、能实现的。切忌不要贪大好功。有时我们会高估能力,恨不得一口吃成胖子。务求任务执行成功,切实给自我管理加码提力。假期里,同学们可以拿暑假作业练手,或者制定其他任务,如课外习题、练字、看书等等。

(3) 环境创建

在学校上课时,教室是一个固定的学习环境,自己的课桌也都相对固定。因此在家学习的我们也要准备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避免坐床上、躺沙发上学习,而要正襟危坐,学习态度要认真,才能更好适应即将到来的线下学习生活。

学习需要注意力的持续集中,但是在家里,父母或其他长辈陪在身边,不免会造成打扰。因此,我们要和家长进行协商,创造独立学习的机会,并做到不要被频繁无故打扰。

(4) 监督激励

我们要追求这样一种转变:从老师家长的外部监督,到同学们的自我监督。同学们和家长们都要知道,所谓监督就是要让学生获得自我监控的能力,如同学们可以复述已经学过的课程,这就是一种有效的监督。

同时,我们要鼓励有效的行为,可以适当采用一些外部奖励,但我们更强调自我激励,比如夸夸自己“我真棒”。有效的自我激励就是要让我们对自己有“好”的感觉,这是一种自我赋能。

(5)困难预防

凡事都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我们要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分思想和行为准备。如果遇到了计划完不成的问题,怎么办?也要生出一个预案或备份,至少有一个心理准备,这样利于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样不至于在出现困难时感到沮丧。

同学们,每一次开学,都是人生一个新起点,一段新征程。所以,我们要好好的调整自己,放平心态,从假期的闲适节奏切换至开学的活力节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适应。以昂扬姿态,迎接一个元气满满的新学期!(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五、教师篇

10、一线教师应做好哪些事?

答:其实,不仅学生有开学恐惧症,许多老师也难免在新学期来临之时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应对。

回归校园后,一系列工作将接踵而至。“双减”之下,教育与教学又面临一些新的情境。

· 新学期计划制订好了吗,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路径?

· 教室重新布置了吗,期望给学生带去怎样的新学期体验?

· 教案准备好了吗,开学后能否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 开学第一课准备怎么上,主题够不够创新?

· 带班攻略梳理好了吗,手里的这个班,准备如何打造?

如何将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理顺,为新学期定下从容不迫的基调?老师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准备,做好下面这8件事:

(一)调整作息时间

每当暑假回来,不仅学生们有些跟不上紧张的学习节奏,课堂上难以保持集中注意力,不少老师也觉得难以快速调整状态、进入教学节奏,几节课下来难免有些疲倦。

所以,开学前甚至开学第一周调整好作息时间很关键,坚持每天早睡早起,这样可以很快把紊乱的生物钟调整过来,开学后才会很快适应“工作时间表”,快乐而顺利地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保养好嗓子

在学期开始前一定要养好嗓子,并记得提前练练嗓,让自己的嗓子提前进入工作状态,适应高密度、高音量的语音模式,以免开学第一周声音沙哑、口干舌燥。

老师们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准备一些滋润的佳品,比如菊花枸杞茶、蜂蜜柠檬茶等,以便开学后携带。

(三)加强体育锻炼

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的身体素质要全面发展。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有较强的耐受力、敏捷的反应力和充沛的精力。

开学前,老师要有意识地加强体育锻炼,让身体告别假期的慵懒,促进新陈代谢,激发积极的心理状态。游泳、跑步、羽毛球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四)开启阅读模式

难得的假期让很多老师终于感受到“回归”生活的滋味,自己终于有时间买菜做饭,有时间陪孩子一起玩游戏,有时间逛街逛公园……可“一不小心”就把书给落下了。

其实,拾起床头的书,感受一下浓浓的书香,平静又怀着些许期待开启新学期,是再好不过的自我收心方式。改变的根本,是自我改变。对老师而言,自我改变是一种专业自觉。当下一些教育类书籍中,教师们不仅需要关注那些教授教学方法的书籍,更应当花时间阅读那些分享教育心态的好书。

(五)制定新学期计划

有计划地做事可以让老师们新学期的工作更加高效。

作为老师,既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过去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扎实、比较有效,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具体地谋划一下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破解问题。好的计划可以让工作对象更明确,工作思路更清晰。

制定班级计划时,首先需要明确目的是什么,根据上学期班级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的优缺点找出本学期工作重点。其次是找准依据,来源于学校要求、自我需求、科任教师需求以及学生需求,如此才能制定出切合班级实情的计划。最后细分目标,在大目标之下细分若干小目标,列出先后顺序,才具有操作性。

(六)重新认识学生

暑期之后的孩子进入新的学年,心理认知等各方面都有所成长,教师需要花上一些时间,通过电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做好积极应对。同时,也应该多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快乐、更有效地学习。

面对孩子身上或多或少的变化,教师有必要做好学情分析,重新认识孩子。而学情分析正是对“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七)提前投入备课

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只有备得深,才讲得透,析得准,练得精。

相信不少老师都知道提前备课的重要性,开学杂事繁多,一定会挤压教学准备的时间。所以从现在起,最好超前备一到两周的课程。如果是青年教师,还要注意备好开学第一课,争取新学期有一个好的开端。

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只有这样,老师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

(八)组织好第一次班会

回归校园后,一系列开学工作接踵而至,主题班会是不可忽视的活动之一。作为班级活动的基本形式,主题班会既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塑造学生品格和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天的班会非常重要。第一个班会讲什么内容呢?可以和一个假期没见的学生讲一讲新学年、新学期、新学段的特点,以便于学生尽快适应新生活。如果一些老师带了新班级,应该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以便于师生和谐相处。

新学期款款而来,愿所有老师都能准备一份好心情,带着满满的正能量,开启新一轮工作,准备一份内在的生长动力,触发自己的教育热情,准备一份从容不迫的定力为新学期开个好头。(上海长宁区教育局)

六、培训篇

11、问:开学后培训机构开了么?如何选择?

答:开学前,全市各区都发放了《告家长书》。

各位学生和家长,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现就选择培训机构、报名缴费和参加培训等相关事宜作如下友情提示:

树立科学教育理念。请关注自己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留出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让孩子快乐成长。确需参加培训的,请遵从孩子意愿,选择适合的培训项目,适度参与,避免盲目跟风。

遵守防疫工作要求。进入培训场所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配合培训机构做好多“码”核查、测温等防疫措施。请主动查看机构恢复线下培训服务备案承诺二维码,关注培训内容、培训地点、监管账户、检查结果等公示信息。

谨慎选择培训机构。选择机构时,请仔细查验培训机构的资质,包括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法人登记证)等证照,关注机构的业务范围是否与实际培训内容一致。关注培训课程内容、教师资质、收费标准等信息,请勿选择不正规机构。

关注资金安全保障。参照《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2年上海版)》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认真查看培训合同条款,并妥善保存好合同、发票、收费凭证等凭据。选择纳入银行资金监管的培训机构,一次性缴纳费用不超3个月或60课时。

(上海各区培训市场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办公室)

七、校内服务篇

12、开学后学校里的课后服务还开展么?

答:还继续开展的。上海各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关于开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的工作要求,坚持“愿留尽留”原则,对放学后自愿留校参加课外活动和晚托的学生,提供类型多样的免费课后服务,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做有温度的教育,让教育暖心,让社会放心,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满意度,切实回应民生需求。

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公民办学校全覆盖,服务对象为所有自愿留校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推行课后服务“5 2”模式:每周5天提供课后服务,每天服务时间不少于2小时。

课后服务人员一般以学校教师为主,也可聘请退休教师以及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如教练员、艺术家、设计师、演员、非遗传承人、科普工作者等)等参与,也可视实际需求引入社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等公益力量。

课后服务根据人数变化和时间推移,提供“三段式”服务。“班级服务’以基础服务为主。开展作业辅导,安排学科教师轮班指导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加强对学科作业及时反馈。“年级服务”以拓展服务为主。培养学生兴趣与发挥特长,进行兴趣与社团活动,同时平行开设作业答疑。“校级服务”以延迟服务为主。落实看护工作,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课外阅读等,一般不早于18:00。

(上海各区教育局)

八、安全篇

13、开学期间校园安全工作如何保障?

答:根据《做好2022学年秋季学期开学期间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各学校要在开学前全面细致开展校园安全检查。一是做好防疫测温棚、临时帐篷、热像式筛检仪、“数字哨兵”等防疫设施检查,特别要对经过防疫消杀后的设施设备正常运转情况开展检查,确保完好有效。二是加强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检查食堂、实验室、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是否落实,消防设施设备是否运行完好。三是做好校车等学校集体用车车辆安全检查,确保校车安全检验证明及校车标牌均在有效期内。校车线路有调整的,驾驶员应在开学前熟悉新线路。四是加强实验实训场所安全和危险化学品管理。五是加强安防设施设备巡查和运维,确保安全好用。六是加大校园巡查和校内空置房、自建房、两改房等场所和重要设施、重要部位的监管力度,做到安全管控不留死角。七是对新建或大修校舍,新添置学生课桌或办公家具进行空气质量检测,落实绿色建筑管理相关要求,检测合格后方可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确保符合环保要求。八是不断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食堂就餐环境,消除各类卫生和安全隐患。

严格教育规范。各中小学不得以暑假作业是否完成作为新学期注册依据,重申开学2周内不得组织纸笔测试,不得随意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中小学要在开学前后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提升学生自我心理危机防御能力。在开学第一周内对所有学生开展1次谈心谈话,关注学生思想状况和情绪发展,完善心理档案。(上海市教委)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施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