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a不决暗区突围(PSA新展她妮基)
周 三 发 布 魔 都 戏 剧 预 告
周 五 发 布 魔 都 展 览 预 告
▼
2018 / 05 / 28 上海 | 多云
7月盛夏,两位女性艺术家妮基·圣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与沈远的一场跨时空对话展“她”将发生在艺术电厂。
两位艺术家虽未曾谋面,却因冥冥之中的巧合牵连了彼此。妮基·圣法勒出生的年月正好与沈远父亲相同,圣法勒成为艺术家时沈远恰好出生。当然,沈远认为她与圣法勒的交汇点远不止于这些。作为女性艺术家,她们艺术创作的表达方式不谋而同;她们的作品中皆运用了许多女性特质,例如肢体语言;由于文化双重性的经历,她们的作品皆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复杂性与包容性。
妮基·圣法勒,《球形娜娜(橙色)》(Nana boule - Orange),1966-1967,雕塑:聚酯漆,100 x 105 x 80cm,©妮基慈善艺术基金会版权所有Niki Charitable Ar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沈远,《白费口舌》(Perdre sa salive ),1994,装置:冰、刀,尺寸可变,图片来源于杨诘苍
正如妮基·圣法勒的孙女、妮基慈善艺术基金会受托人布鲁姆·卡尔德纳斯(Bloum Cardenas)所言:“两位艺术家在文化背景、语言和创作表达等方面都截然不同,并且从未见过面。但在我看来,她们依然共享着诸多相似之处,譬如诗性与幽默等。这两位艺术家的伴侣也都是著名艺术家。她们的文化背景相异,但各自在法国取得了职业上的成就,因此她们之间的碰撞并非东西方的相遇,而是关乎艺术自身的力量。”
妮基·圣法勒的塔罗公园(Tarot Garden)全景,图片©Laurent Condominas
沈远,《发屋》(Hair Salon),2000-2017,装置:亚麻,、铁、蛋壳,700 x 600 x 200cm,图片来源于艺术家
PSA馆长龚彦谈道:“妮基·圣法勒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她》,邀请观众步入女性的体内,在生命的源头狂欢。这件作品因不可再复制而成为今天的神话。沈远把现实世界的困顿化作感性而可触的结构,与妮基·圣法勒色彩斑斓的梦魇形成对比。她们为象征男权的发电厂注入超越性别的能量,伴随着她们的矛盾,挣扎和想象,是一场观念的历险。”
妮基·圣法勒,《加州日记(加利菲亚女皇)》(Californian Diary - Queen Califia),1994,丝网版画,80 x 120 cm,©妮基慈善艺术基金会版权所有Niki Charitable Ar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妮基·圣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
妮基·圣法勒肖像照,1972;© 妮基慈善艺术基金会版权所有 Niki Charitable Ar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摄影:Peter Whitehead
1930年生于法国塞纳河畔的纳伊市,2002年逝世于美国加州的拉霍亚市,其创作形式多样,涉及拼贴、雕塑、版画、电影等媒介;取材广泛,个人心史、神话传说等均构成她的灵感来源。上世纪60年代初,在抽象绘画依然占据西方艺术主流的时候,没有接受过学院教育的妮基就以闯入者的姿态现身艺术界,她向隐匿在石膏装置中的颜料射击,让色彩在画布上泼溅,创造了著名的“射击系列”绘画,由此成为欧洲“新现实主义”的核心人物之一,引领了绘画与雕塑的“观念化”转向。从60年代中期起,妮基·圣法勒开始着手创作她最具标志性的“娜娜”系列,一个个形象丰腴而自由的雕塑从她手中诞生。随后,她创作了诸多体量巨大的作品,并率领团队完成了意大利托斯卡纳塔罗公园等雕塑群落项目。1990年代早期,艺术家移居美国,《加州日记》系列丝印版画即以这一时期的生活为蓝本。
沈远Shen Yuan
沈远肖像照,摄影:Fabrice Seinax,图片来源于艺术家
1959年出生于福建仙游,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沈远求学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在当时的风潮引领下逐渐展开实验艺术创作。90年代初期,她移居法国,环境的变化与文化的断裂激发了她对身份与语言问题的思考。沈远擅长使用日常物件进行创作,偏爱那些转瞬即逝和难以使用的材料,她认为"赋予事物以新的价值,正是艺术家的责任所在"。在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编织、刺绣、头发、鞋子等素材,既映射着朴质的女性经验,也指向宏大的女性话语。近年来,沈远的创作更直接与其四处游历考察的见闻有关,体现了她对急剧变动的世界的敏锐捕捉。
她:妮基·圣法勒和沈远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楼
费用:待定
今年夏季,展览“她:妮基·圣法勒和沈远”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为观众带来两位艺术家创作生涯中的经典作品。展览首先向妮基·圣法勒创作于1966年的里程碑式作品《Hon》致敬,这是当代女性艺术创作史上最早的大体量作品之一。“Hon”在瑞典语中意为“她”,展览以形态抽象的“Hon”联结“女也”,旨在构建不同时空背景下两位艺术家的对话关系,展现她们的创作机缘与内心默契。
- END -
上海艺术展览
微信订阅号/微博号/豆瓣小站/头条号
投稿合作邮箱:736366156@qq
艺 术 让 生 活 更 美 好
长 按 二 维 码 关 注 本 订 阅 号
喜 欢 分 享 给 朋 友 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