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70年代花市(羊城花市畅想曲)

广州70年代花市(羊城花市畅想曲)(1)

玫瑰花朵丰满,妩媚动人,它与人间的友谊、和平生活相联系,美便由此而得

“和平玫瑰”饮誉全球,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它是“中美人民的友谊之花”

自然物的形式特征,与人类社会生活美的某些特征相类似,它就具有美的性质

某些自然物直接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构成密切的关系,它同样具有美的性质。

周钧韬讲演《生活与美学》(网络版)

第九章 美的客观社会性

第30讲 羊城花市畅想曲——“和平玫瑰”的动人故事

“玫瑰多刺,为什么也是美的?”是啊,玫瑰多刺,这一特征与人间的小心眼、爱挑剔相类似,似乎令人不喜。但它花色明丽,花朵丰满,姿态典雅、妩媚动人,而更重要的是它与人间的友谊、和平生活相联系,美便由此而得。

一位国际友人手捧的玫瑰,叫“和平玫瑰”。它饮誉全球,还有一段美好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了欧洲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法国园艺家弗兰西斯向美国寄出了一包珍贵的玫瑰新品种。它终于避免了法西斯的糟踏,经美国园艺家培耶的精心培植,在美国大地上自由地竞相开放。

广州70年代花市(羊城花市畅想曲)(2)

为了庆祝这一胜利,1945年4月29日,在太平洋月季协会举办的展览会上,特为它举行命名仪式,“和平玫瑰”之称由此而得。这天正好是法西斯覆灭的日子。联合国成立时,美国玫瑰协会给每位代表赠送一束“和平玫瑰”。花束上还附着一个纸条:“我们希望和平玫瑰能影响人们的思想,给全世界以持久的和平。”从此它誉满全球,在世界各地广为培植。

和平玫瑰与我国人民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呢。那是在1944年,作为抗日盟军的美国空军飞行员欣斯德尔等人,因座机被击,流落在山海关一带。他们相信“毛泽东的抗日军队”能帮助他们,终于在游击队的护送下到达延安。毛主席请他们吃饭,一起为盟军的胜利而干杯。

回国后,欣斯德尔一直盼望着再来中国,畅叙友情。中美上海公报签订了,他却告别了人间。欣斯德尔的夫人遵循丈夫的遗愿,带着两株和平玫瑰来到了中国。

这两株凝结着友谊的玫瑰,分别送给了毛主席和周总理。1978年,邓颖超在接见前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成员访华团时,深情地说:“这几年,这株和平玫瑰每年都开得很茂盛,今天我特意摘一枝花带来给朋友们,这是一枝中美人民的友谊之花。”

这个生动的故事,从美学上讲是很有深意的。它告诉我们:第一,自然物的形式特征,与人类社会生活美的某些特征相类似,它就具有美的性质;第二,某些自然物直接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构成密切的关系,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样具有美的性质。和平玫瑰的美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产物。这种美完全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存在。我们从玫瑰的自然属性中,是无论如何分析不出“和平”“友谊”这一类美的社会属性来的。

可见,认为美是由物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观点,是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但是,如果认为美的社会性是主观的东西,或是“天意”和“理性”的产物,这又走向了唯心主义。因为自然物的美和社会生活的美,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不能离开人类的社会生活,而能离开人们的意识而存在。人类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不都是客观的社会存在吗?因此,我们坚持美的客观社会性,就与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美学观点划清了界限。

鲜花戴在劳动模范、战斗英雄胸前,这是光荣之花,标志着贡献、荣誉;鲜花开放在恋人之手,这是爱情之花,标志着爱情的纯洁真挚;鲜花开放在舞台上,这是祝贺之花,标志着艺术的成功;鲜花开放在国际友人之手,这是友谊之花,标志着同志、兄弟的深情厚谊。如果花草不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这些美好的东西相联系,难道它还能有什么美吗?

自然物的形式特征,与人类社会生活美的某些特征相类似,它就具有美的性质;第二,某些自然物直接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构成密切的关系,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样具有美的性质。和平玫瑰的美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产物。这种美完全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存在。我们从玫瑰的自然属性中,是无论如何分析不出“和平”“友谊”这一类美的社会属性来的。

广州70年代花市(羊城花市畅想曲)(3)

时值除夕的深夜,我们已经饱赏了羊城花市的奇异美景,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美的享受。你看,许多赏花、买花的朋友已盛载着美的丰收盈盈而归。一年一度的羊城花市也到了尾声。好吧,就让我们尽兴而返,结束这一次美的散步吧。( 本章中的花木资料,大多转引自张玉璇著《赏花与养花》、秦牧著《花城》、周瘦鹃著《花木丛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