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章(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ò)。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道德经第六十章(光脚的不怕穿鞋的)(1)

【感悟】

民间有句俗语: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要命的不怕光脚的。意思是说一无所有的人,没有一切束缚,反而不怕那些拥有很多的人。不要命的连死都不怕,当然不怕任何光脚的、穿鞋的人。

当社会动荡不安,生命朝不保夕,人民处于水深火热时,在人民看来,生是痛苦的,死倒是一种最好的解脱,他们也就不惧怕死亡了。

这一章,老子也阐述了同样的道理,假如统治者们苛捐杂税、穷兵黩武,人民无法忍受残暴的统治,当人民被压迫到生活都难以为继、连“穿鞋”都成问题的时候,就一定会不惜自己自己的性命而奋起反抗。

如历史上的商纣、秦始皇、隋炀帝,虽然都有治理天下的抱负,但是最终都成为暴君,政权被人民推翻。

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他无所畏惧,生命、尊严、底线都可以放弃,于是就会出现暴乱、犯罪、欺骗、战争……

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对于不惧怕死的人来说,死刑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老子才提出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质问,“以死惧之”的目的在于用严厉的法律惩罚来使人民惧于反抗。

不管统治者采取怎样的手段来镇压人民,他们的道德勇气总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而且是斩不尽、杀不绝的。所以,一旦人民不再畏惧死亡,那么国家的严刑峻法也就无法发挥作用了,或者说它不再有威慑力了,国家势必更加混乱,统治者也将面临被颠覆的危险。

回到现实,我观察到,在路上开车速度飞快、横冲直撞、闯红灯抢道的,除了少数耍酷、飙车的年轻人,还有大多是用车来谋生的,比如外卖、快递、物流、送货的,而开着豪车、好车的,一般都比较遵守交通规则,比较稳重、因为当他们有了一点身家后,他会惜命,会注意身体,更不愿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意见,通过不全面观察得出的不严谨结论,不是指绝对全部)

道德经第六十章(光脚的不怕穿鞋的)(2)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有五种需求,生理、安全的需求是最底层最基础的,假如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无所畏惧,甚至是生命。

在教育过程中,我常常在想,假如一个学生,他对于学习没有兴趣、动机;对于老师的批评无耻感、对父母的唠叨厌烦,而现在的教育现状,又不能进行任何的惩戒措施,孩子越来越变得肆无忌惮,那么,对他,该如何教育才有效?

老子反对用重刑,尤其反对以滥杀的方式来维持统治,他认为,刑法越严厉,那个犯罪越无法根治。

对于学生,一味实行“高压”政策,一味批评指责,严格要求,也一定没有效果。

道德经第六十章(光脚的不怕穿鞋的)(3)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我们的一切言行,绝对要遵循法律的底线,但是,要想让一个社会真正变得和谐文明自由平等,那就必须德与法齐头并进。

除了法律,社会还需要道德教育、三观教育、生命教育,只有社会大众都有基本的道德底线,懂得道的存在,才能达到和谐、民主、自由、平等。

马斯洛需求理论,只有当人底层的生理、安全需求被满足,他才会开始思考自己的更上层的理想,比如社会价值、尊严、自我理想实现等等。这几年国家一直大力倡导的扶贫政策,就是要让处于贫困线的普通人能够看到希望,先解决他们最基础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激起他们的对自己的自尊、价值的需求。当他从一无所有到有安身立命之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自己拥有一点累积,看到生活的希望后,他才会关注自身价值、理想,关注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当生存都成问题时,谁还会思考意义、价值?

道德经第六十章(光脚的不怕穿鞋的)(4)

【译文】

人民不怕死,为什么还要用死去恐吓他们呢?倘若人民真的惧怕死亡,对于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可以把他们捉来杀掉,那么还有谁敢为非作歹呢?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行戮者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已手指头的。


大家好,我是拂尘记,写日常感悟,聊亲子日常,拂生活尘埃,感人间之爱。

品读道德经,云端共说道!私聊加圈,一起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