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清代科举制度(清末科举制度简述之一)

#清朝##考研##考公#

在清朝,作为一名读书人,你想获得官职,科举就是必由之路。清朝的科举制度,沿袭自明朝。采用三级考试制度,县试、府试、院试为第一级;乡试为第二级;会试、殿试、朝考为第三级。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篇文章先谈一下,科举的第一级考试,作为一个读书人怎样成为一名生员(秀才),以及成为生员以后的出路。


关于童生的定义,凡未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读书人,无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童生想要成为生员,典型情况下需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的逐级考试,全部通过以后,授予生员的资格。考试生员的整个过程称为“童试”,也叫“童生试”。下文先介绍应试的资格要求,再逐级讲解考试过程。

叙述清代科举制度(清末科举制度简述之一)(1)

棂星门

应试资格及相关规定

童试为士子进身之始,因此对应试者资格的要求极为严格。

1.身家清白

身,是指应试者本人;家指应试者的父祖三代;清白,是指不得有污点。应试者本人需无犯罪记录,其父、祖父三代之中亦不得为贱民(如:乐户、丐户、蜑户、锣夫、吹鼓手、剃头匠、修脚工、喜娘、轿夫等)、贱役(如粮差、衙门差役等)。如有,子孙均不得应试。

2.本籍报考

因府州县学均设有固定的录取名额,称学额。学额的多寡,基于各州县的文教发展、人口多少等实际状况而定。据资料记载大县一般为30-40个名额;中县为15-20个名额;小县名额约10人左右。因此童生试,只允许本县、本州籍人士报考。如果有异地报考者,会挤占本地录取名额,因而严禁跨籍报考。

3.无匿丧之举

按照传统礼教,凡遇父母或祖父母之丧,子与长房长孙须谢绝人事,为官者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称为丁忧。同理,守制期间,士子亦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如有隐匿不报或未满丧期而应试者,均为匿丧。

4.无枪替之弊

所谓枪替,即雇佣枪手代考。

5.五人互保及廪生保结

为了防止冒籍考试及其他违规行为,采取本县同考的五人互相担保,且需每人再各找一名廪生为其保结。如有犯规者,五人连坐,廪生黜革。

保结:即写给官府保证他人身分或行为的文书。廪生是享受政府津贴的各府州县学的生员名目之一,他们是岁、科两试中的一等优秀生员。由应试者在本县的廪生中自行选择一人为其保结。廪生如果借机勒索财物,亦为条例所禁止。

6.考前事宜----报名与资格审查

考生在县城内的县署礼房报名,需要当堂填写姓名、籍贯、年岁、面貌(有须或无须),并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的存、殁、已仕、未仕之履历,必须本人填写,不得代笔。不得谎报年龄(实际上,谎报年龄时有发生。为了考未成年组的题目,有的人会少报几岁。有的为了将来能享受恩裳老年士子的待遇,会虚多年龄)

清代还创立了一项新的制度,即“审音”制度。县试、府试、院试均需审音。审音即是通过问话,核对报考童生的口音,与籍贯是否相同。

叙述清代科举制度(清末科举制度简述之一)(2)

大成殿

县试

县试又称小考,由各府州县地方官员主持。三年之内考试两次。由府、州召集所管辖的各县凡是能读书做文章的人士,限定本县籍贯,均需报名应试。

应试者从十几岁至六七十岁均称作“童生”。所以考试也可以称为“童试”或“童生试”,民间叫做“考秀才”,这是童生进入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

从严格意义上说,童试并非科举中的一级考试。因为从明朝开始推行“科举必由学校”之制度,遂将学校教育纳入了科举的轨道,童生试也由此产生。清代沿袭并发展了这一做法,使得童生试成为科举考试的第一步。无论是县试、府试都是为了院试作准备。

县试的考试场次及内容

考试共分五场,第一场全县童生一律入场,最为重要,也叫做正场。各作八股文两篇,五言六韵诗一首,这首诗俗称“试贴诗”,命题范围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即“四书”)。

考试题目分“已冠”、“未冠”两种,即成年与未成年。已冠题比较高深一些,是成年童生应作的。五更(凌晨三点至五点之间)点名入场,太阳落山之前交卷。有一天的时间,不可以点蜡烛续写。

第一场考试被录取,方可进入第二场考试,第二场也称作初覆,需作“四书”文两篇。以此类推,第三场为再覆,作“四书”文一篇。第四场及以后称连覆,作“五经”文一篇,五经即《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每考一场,发一次榜,有人被录取,有人被淘汰。第五场只作短文一篇,人场的人数很少。交卷后,县官设有饭菜招待,俗称“吃奖赏”。

五场全部完结后,就定案发榜。榜列第一名,称作“案首”。发案时,鸣炮奏乐。将来学台大人来面试,一定可以被录取,成为附生。本县的前十名都坐堂字号,(即:院试时,安排坐在学台大人的面前的大堂内考试,成为生员的概率百分百。)

县试录取后,即造名册,送交本县儒学署,并申送上级所属之知府,以准备府试。县试之录取只为送府试,并不决定能否进入官学,故录取人数稍宽。一般而言,县试录取者方可进入府试。

府试

县试后的两个月内,续考府试,县试合格的童生,全部集中在所属之府进行考试,考官即是知府。

开考前一个月公布考期,并告知报名相关事宜。童生报名、填写履历、取五名童生互结、廪生保结,以及考试场次、考试内容、考场编号、试卷弥封、考法、提堂、出圈、出长案等,均与县试大致相同。

特殊的直隶州厅的童生试可以不参加县试的,一般情况下,应考府试的童生,必须有县试录取后选送。应试的童生,不得跨府应试,不得冒用户籍应试(类似于今天的高考移民)。

府试时约定日期,全部考生同时开考,以防重冒。府试的考场多设有考棚,条件普遍好于县试。府试的命题、阅卷,必须由知府本人亲裁,不得假手他人,且头场试题,亦有已冠、未冠之分。府试以一日为期,必须当日交卷,不准点烛续写。

录取人数少于县试,难度增加。府试录取后,即将名册申报学政,以待院试。

院试(院考)

院试,亦称院考,民间俗称大考,是由各省学政(学台大人)主持。因为学政别称“提督学院”,故称院考或院试,院试是童生试的最后阶段。院试以府为单位,学政亲临各府,考试该府录取的所属各县之童生,所以各个府童生院试的时间均不相同。院试录取者即为生员,童生试以院试为最重要,各项组织工作及防范措施比府试、县试更为严密。

学政为主管一省学校政令的长官,有衡文育才之责任,亦称“督学”,俗称“学台”、“大宗师”。其地位略低于巡抚,但是高于布政使和按察使。

学政兼挂提督衔,也称提督学院,有奏参不法文武官吏的权利,三年一任。三年之中,到任后第一年举行“岁考”,目的是检验上一届学政录取的秀才是否合格。

学政到任的第二年举行“科考”,目的是在“乡试”的举行之前进行一场资格考试。乡试的具体情况容后再表。

院试的考试分两场,第一场谓之“初试”,试卷上面按照千字文编号的坐字号盖有戳记。应试人的姓名另外贴一张纸,谓之“浮签”,交卷后,有专人将浮签撕去,另行登记,防止阅卷人舞弊。

凡是经县试草榜的前十名,及教官报送的佾生(文庙的歌生、舞生,又称佾舞生)都坐在大堂上,在学台大人的面前,谓之“堂字号”,所有试卷都有学台亲阅,较易录取。

历来院试考的内容都是八股文和试帖诗。到了光绪壬寅年(1902年),废除了八股文,改考试经义、策论。初试发榜,公布的是考生所坐的字号,不写姓名。录取人数,每县并不相同。复试,只需作短文一篇。按照规定名额录取,发榜时,将姓名写出,上榜的人就成为“附生”,俗称新生,也叫做秀才。

足额录取后,还有文字通顺的,则列为“佾生”(祭祀孔子时的乐舞生),下次应考,就可以坐堂字号。

正场考试之外,如果有擅长作赋的,也可以另行报名,谓之“古学场”,专门作赋一篇。1902年也改试经义、时事策和各种科学,如有佳作,正场的文章,即使差一些,也可以录取。比只参加正场考试的略占优势,但是报考的人数极少。

至此,生员的整个考试过程就完成了,总结来说,一名童生想要成为生员(即秀才),典型考试过程是:县试→府试→院试,经过三次选拔方能成为生员,即俗称的秀才。

成为秀才后,地位高于普通百姓。

在政治权利方面:

1.有面见县官的权利,见面只需作揖,无需下跪;

2.秀才和县令都属于士大夫阶层,遇到官司诉讼,在生员身份没有被褫夺之前,县官无权对他动刑;

3.普通人无权辱骂秀才,秀才骂你,不可以还嘴;

4.秀才可以着长衫、长靴。

5.秀才盖房子,可以比邻居的房子高三寸;

6.去外地无需路引(普通百姓出行需要官府开具路引方可出行)。

明代对于人口流动限制的较为严格,离开家乡百里之外就要办理引。《大明律》规定:“若军民出百里之外不给引者,军以逃军论,民以私渡关津论。”清代保留了明代的路引制度,不光汉人百姓,旗人出行也要申领路引。

在经济利益方面:

1.可以免除家中两名男丁的徭役;

2.家中部分土地免交钱粮赋税,有资料记载是不超过50亩土地;

3.可以成为私塾老师(老师的年收入大约为24两白银)

4.生员中的廪生,每年可以领取四两白银的国家津贴,有的县还会每月发给米面肉油(不是常例)。

5.廪生有给应试的童生担任保结的资格,可以收到被担保人的感谢费(灰色收入)。

有数据表明清末时期,秀才总数约50万人,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一。这样看来,而目前我国博士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万分之六。仅就考试难度而言,秀才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当你从一名童生成为生员之后,就成功成功完成了科举的第一阶段。生员又分为三等,从低到高依次是:附生→增生→廪生,新考上的生员,一律是附生的身份,想要升级,接着考试就行了。下面,我们接着聊聊成为一名秀才以后的出路。

叙述清代科举制度(清末科举制度简述之一)(3)

县衙大堂

考中生员(秀才)的出路

各府州县均设教官衙门,教育方面的官员有学正、教谕、训导等,专管进学的生员。每次院试完毕后,新考取的附生,戴着金顶,穿着蓝衫,由县官送到教官衙门拜师入学,称作“进学”。按照惯例,应该由教官们领着学习,读书作文,研究学业,以资深造。

生员的等级共有三等,新考中的生员一入官学,统一身份为附生,之上还有增生和廪生。新生需要经过约一年左右的学习,等待之后举行的岁考或者科考。

岁考

学政大人的任期是三年,到任后的第一年,举行岁考。凡是府、州、县的附生、增生、廪生均需参加。所以你取得生员资格,并不是一考定终身,需要定期参加三年一次的复审。

岁考的考试内容为:四书文、五经文、五言六韵试帖诗,晚清时期还有策论。岁考成绩共分六等,一等者附生升增生,增生升廪生,廪生升贡生。二等者附生、增生无变化,廪生停发津贴。三、四等者为及格,五、六等由蓝衫改着青衫,又县学改社学。更有甚者戒尺打手心,革去生员功名。

在岁考中,名列一等的廪生,可以出贡,名为岁贡,也称“岁进士”。岁贡得应一次朝考,考中的给以教官等职务。所谓贡生,就是通过考试选拔各府、州、县的优秀生员进入京师国子监读书,这些人统称为贡生,意思就是贡献给皇上的人才。廪生在朝考中没有通过,国子监肄业后,称国学生,也叫太学生。

科考

学政大人到任后的第二年,举行科考。科考的目的是,从现有生员中有选拔有资格参加在省会举行的三年一次的乡试的人员。所以并不是每个生员(秀才)都有参加乡试成为举人的机会,必须参加科考,考中以后才能参加乡试。乡试再考中,就成为举人了。

恩贡、拔贡、优贡、副贡

1.恩贡,即恩科的岁贡。明、清定制,凡遇皇室庆典,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加考一次作为恩贡,生员多了一次升级的机会。

2.拔贡:学台大人到各府或直隶州考试,每十二年考一次拔贡,凡各县所有的廪生、增生、附生均可参加应试。每县各考取拔贡一名。

3.优贡:每十二年,学台大人在省城召集各县品学兼优的生员考试,全省共考取优贡四名。

拔贡和优贡经过朝考,考中的,一等成绩,给予七品京官或知县之职。二等成绩给以学正、教谕、训导之职,注册候选。

考试拔贡,如果报名,需要出规费若干,因为录取率极低,经济条件差的生员就不报名参加了。另外,拔贡的考试,题目很多,一人的精力,一天之内做完题都很难。因此考取拔贡的穷秀才很少。

4.副贡:是参加考取举人的乡试,没有考中,但是被列入备取的副榜,也有资格进入国子监读书,称为:“副榜贡生”,简称“副贡”。

综上所述,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谓之五贡,都算是出了学,不归教官衙门管辖。清末有俗语称:“恩贡是恩赐出学,拔贡、优贡是跳跃出学,副贡是安步出学,岁贡是爬行出学。”

在清代,生员是进入仕途的初阶,是朝廷官员的候选,通过读书获取的是儒家经典中抽象的政治原则和统治理念,这正是统治者期望的。生员的正途是中举和出贡,但因科举名额的限制,能够在功名上获得升迁的尚不足十分之一。为此,大多数生员因无法入仕而需要在基层社会中进行职业选择,然而所读之书与所受之训练并没有提供从事某一职业的专门知识和职业技能。生员对于自己的期望是“君子不器”,而不是掌握某种具体技艺的专家或工匠。由于功名和身份的原因,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担任塾师是生员的首要选择,而农工商医等职业对于生员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叙述清代科举制度(清末科举制度简述之一)(4)

清末教官衙门的实际情况

到了清朝末期,教官领导学习的惯例早已作废,教官对于新入学的生员(包括廪生、增生、附生),基本没有教育作用。教官都是经济条件稍差的寒士考取,或者有钱人捐纳得来,教官衙门是真正的清水衙门。每次有新生入学,教官就借着“束脩”(给老师报酬)之名,要些银两。教官们每年还要做寿一次,借机要生员们送些礼物。如果有人不识趣,不送礼,有的教官还会派人去下乡讨要。当时流行的两句诗,可以做个旁证:“百无一事堪言教,十有九分不像官”。

每逢科考、岁考之年,参加考试的童生,只要送教官白银二三十两,就可以以“佾生”的身份送考,得到学台大人亲自面试的机会,容易进学。这也是教官们的收入来源之一,学台大人虽然知道这些弊端,但是也知道教官衙门清苦,并不追究。

廪生各县均有定额,考试前列的,如果廪生有缺额,可以即补。如果没有缺额,那还是成不了廪生。如果下次考试名次恰好又下降了,更是补缺无望。有钱的增生,如果着急补缺,可以出钱若干,帮助某个廪生捐纳一个贡生的名额,这样廪生的名额就有了缺额,出钱的人可以补缺。

关于书院

清朝,各府州县均设有书院,由地方官聘请士大夫中素有文名的人掌管,谓之“山长”。书院是童生、生员学习的地方,每月有月考。由当地最高行政长官出题并主持考试,谓之正课;由教官出题并组织考试,谓之副课。每年的第一次考试,称为“甄别”。童生成绩分为上取、中取、次取;生员的成绩分为特等、一等、二等。经过甄别考中上取、特等的,有奖学金,大约是一千文或者数百文不等的铜板,谓之“膏火”。以此鼓励士子,好好学习,争取名列前茅。

清末,学风不正,此种月考,童生大多由他的老师代替作文,一则可以骗取奖赏,二则可以对外宣传某某老师的教学水平高,教出的学生非常优秀。书院的山长也多系寒士,大多品行不端,衡文不公,经常收取学生的馈赠,将次等的文章列外前茅,因此引起读书人的不满,令无力行贿的学生不重视月考。

关于作弊

县试的弊端:县试在卷面上虽然也盖有座号的标记,但是可以随便乱坐,有可以自由走动。有外县人专门冒籍报名,入场考试就是为了给别人作枪手。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带枷锁游街示众。有的考生和考场外的人约定好时间地点,把题目隔墙投掷出去,将文章做好以后再投掷进来。也有的考生在考场内临时雇佣,找人代替作文。

院试时限制很严格,不允许带任何纸片。入场时,由学台大人从省城带过来的随从差役负责搜身,本地公职人员无权参与。被学台大人随从查没的文章书籍会摆在察院外卖掉。

有人异想天开,制作一件白绫小衫,提前请善书的人抄写好可能的考试内容,衣服贴身穿着。等考题发下来,有相同的就抄上去,如果没有被发现,考中的几率很高。

院试时,应试者一旦进入考场,就不准离开坐号,大小便都要在此解决。如果有约定好可以帮你代写文章的,可以通过行贿把两个人的考位安排在紧邻的隔壁,谓之打连号。资料记载,1960年代去世的老生员魏少游回忆,他在参加光绪壬寅年(1902年)的院试时,同县的富户赵灿章用此种方法,买得和魏连号,魏替赵作文,两人都进了秀才。

县试对应试人的身份限制极为严格,贱民和贱役的子女不能报考。清末有郏县人卢步云,因他的父亲在郏县衙门担任负责内勤工作的皂班衙役,发财致富,由于皂役属于贱籍,子女不得报考,他就私自到临近的汝州,行贿廪生为其担保,冒籍报考,并行贿提学使,成功考取了生员。这引起汝州士子的公愤,大家指名揭告,提学使王垿极力压制汝州士子,更是激起众怒,士子们扬言要到北京上访。提学使很害怕,最终撤销了卢步云的生员资格,并将为卢担保的汝州廪生郭应午革职,才算平息众怒。

学识所限,无可避免文中会有谬误,欢迎各位老师不吝赐教,批评斧正。期待诸位朋友在评论区提出疑问,共同探讨。

(下期接着聊怎样成为举人......敬请期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