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都是从一束花开始的(花束般的恋爱只差一步)
作者:张师迅
“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和你维持现状。”阳台上,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山音麦兴奋地对女友八谷绢说道。可骨感的现实,总会在甜甜的恋爱中给出提示,或许生活中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本身。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是导演土井裕泰、编剧坂元裕二继日剧《四重奏》后,合作的首部大银幕作品,讲述了“百分百合拍情侣”山音麦和八谷绢因错过末班车而相识,因志趣相投而恋爱,最终经历龃龉与挣扎,笑着告别的故事。影片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爱情与婚姻等命题,以浪漫主义笔法完成了对现实生活的刻画。
《花束般的恋爱》海报
独白与对话
电影中采用高密度的内心独白和对话,不仅展示出二人的真实想法、性格特点、价值导向及生活习惯,更成为了推进剧情、设置悬念、铺垫高潮的关键途径。
在男女主捕捉到十足默契后,影片以“听说如果吃过三次饭还没有告白的话,就会变成普通朋友”的内心独白,巧设悬念,营造紧张感。第三次约会中,二人谈论的话题不断被岔开,双方的内心独白不断报送时间“距末班车发车还剩3小时……2小时……1小时”,最终在最后一刻完成表白。
影片巧妙地用“耳机理论”来隐喻两人之间的关系。影片刚开始,两组阐释性的对话交叉式地扑面而来,不断强调爱情就像耳机,不要将左右声道分开供两人分享,这样两个人听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曲调。剧中一些绕着圈却接地气的独白和对话,带有鲜明的“坂元风格”烙印,将情侣的复杂心境体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则需要通过不断地品鉴而获得回甘。细腻的表述让受众的情感体验更为真实,形成了强烈的代入感。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视角与关系
影片采用了双视角的方式,呈现两人在感情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在梳理这段感情经历时,“男主找工作”作为一个关键节点,将前半段甜腻的校园恋情和后半段残酷的社会生活分成大体两段。随着两人的身份、环境及相处模式的变化,对于同一件事,男女双方的看法、双方的关注点,都悄然发生变化。
当分享老夫妇面包店关门这个难过的消息时,得到的答复是“到车站前买不就好了吗?”;当女主推荐的《茄子的闪耀》被留在车的后备箱,取而代之捧在手心的是《人生的胜算》;当参加朋友葬礼后想彻夜聊天,却得到一句“我去睡了”的回应……二人之间的差异和分歧显而易见。进入社会工作后,男主产生了“在社会里洗澡”的压力,丧失了艺术鉴赏的热情和对热点话题共情的能力,而女主还处于之前的“校园”状态中,由此形成了视角的错位。综合来看,男主考虑的是工作压力、生活实际,是可以应付的朝夕相伴;而女主考虑的是恋情保鲜、追求梦想,是相遇伴随着离别。当不同的视角形成不同的认知观点、行为准则,不可调解的矛盾随之而来。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伏笔与悬念
影片就像一首对仗工整的爱情诗,将令人惊喜的巧合、无可奈何的心酸、伤心痛苦的煎熬和如释重负的和解,全都灌注在细节之中。以流行文化符号编织的恋爱编年体纪实,在通篇暗含伏笔与悬念,引发观众浓厚的猜想兴趣。
两人初相遇时,喜欢一样的作家、追同一部连载漫画、同样错过天竺鼠展览,无数的巧合撮合着两人从“聊得来”发展为恋人,成就了童话故事般的恋爱神话。当鞋子从小白鞋换成黑皮鞋;女主终究没有告诉男主花束的名字;没一起吃过的饭店,后来两个人分别去过;更换工作时的无沟通和泼冷水;不合时宜的求婚;互相迁就克制的吵架;无法一起维持的爱好……都成为暗示两人必将分手的伏笔。无数喜悲不能共情的时刻,最终导致了这段爱情的溃败。
除了伏笔外,影片还格外注重悬念的营造。比如表白时急迫的倒计时,,还有最后两人告别时以结婚来挽留的反转,都给人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此外,饮料店里出现的又一对年轻人、一起装窗帘和拆窗帘的行为、谷歌地图上出现两次“奇迹”图像等,在影片前后形成了映照关系,让整个电影更加精致,也使得观众的情绪得到了释放。
从陌生人到朋友,到恋人,再到熟悉的陌生人,电影借由花束般的恋爱告诉所有爱过和被爱过的人们,当爱情步调一致时,请好好珍惜赏味期限,如因错位而不得不放手时,也要会心一笑,带着惦念和祝福跃入人海。因为即便是分手了,这段曾经的记忆也依旧很美好。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师)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