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

1.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而进行的实验探究.探究的具体内容有:

1.燃烧的条件,也就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即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也就是,(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找出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并且,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其中以实验探究题最为常见.中考的重点是将有关的理论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先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然后,通过拓展与迁移来进一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根据燃烧的条件和学过的相关知识,充分挖掘实验图示中的有用信息,使用控制变量法、对照实验法等来设计实验方案,或者根据问题情景,按照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然后,分析归纳出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等.最后,运用实验所得,进一步拓展与迁移,以便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包含有两项内容.其一,是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其二,是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而所谓的常见气体,主要是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等.具体说来,它们的检验与吸收的方法如下表: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1)

至于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就是指为了将常见气体中的杂质除去,使其得到净化的科学方法.

其理论依据是利用杂质所具有的与所需气体不同的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选用适当的试剂,进行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案,或者按照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探究,逐步将气体中的杂质除去,使其得到净化.

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不减、不增、不污、易分".也就是,除去杂质的同时,要保证不能使所需气体的量减少(即不能"玉石俱焚",但可以增加),更不能引入新的气体杂质,生成物还不能造成环境污染,并且,生成物、所选试剂与所需气体要容易分离. 常用的气体的除杂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吸收法;即选用适当的试剂,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将杂质吸收后,转变为液体或固体等而除去的一种方法.例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的CO2时,可先将混合气通过盛有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吸收掉其中的CO2,然后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再吸收掉其中的水蒸气.而常见气体的吸收剂(即除去的方法)如上表所示.

二是转化法;即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所需气体而除去的一种方法.例如,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的CO时,可先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中,将其中的CO转化为CO2.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经过科学的分析探究后,设计实验方案(或按照给出的实验方案),推断、选择或填写出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根据实验、问题情景信息,考查学生分析探究并选择、推断、填写相关的实验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查学生对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检验和除杂方法,以及对这类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及理论依据,还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的相关知识,有时还需弄清图示信息,以及有关的注意事项等等;然后,结合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图等,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当然,有时还会根据给出的实验图来推断气体或所选试剂的性质、仪器的名称、其中的错误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等.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知识点的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是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或特点,来对某物质进行辨析、推断,看它到底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具体的判别方法或技巧是:

1.从宏观角度来说,主要看它含有几种物质,含有一种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的是混合物.当然,也有一定的规律或技巧所在,那就是只要它是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或合金时,就不用再细分析了,它一定是混合物.还有,由于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并且有且只有一个化学式;所以只要某物质有化学式,也就不用再细分析了,它一定是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来说,如果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含有一种分子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分子的是混合物.如果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那么含有一种原子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原子的是混合物.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方法或技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及进一步分类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类别辨析(或判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方法或技巧,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一提的是:

在判别某物质是纯净物或混合物时,不要只看表面字眼"纯"或"混",而要看其实质(即它的物质组成,也就是它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否则,就会误入圈套,进而导致出错失分.例如,纯净的盐酸就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当然是混合物);而冰和水的混合物却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因为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4.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知识点的认识】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如下表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2)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化石燃料、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甲烷的密度、溶解性、燃烧时的现象及反应方程式、不纯时的燃烧爆炸现象、乙醇的挥发、气味、燃烧时的现象及反应方程式、二者的用途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3)

用途),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分析、推断和解答有关金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等相关问题,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2.不纯的甲烷燃烧时,可能会引起爆炸;因此,点燃甲烷前一定要检查其纯度.

3.对于它们的燃烧来说,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和质量守恒定律,借鉴着蜡烛的燃烧实验来分析、推断其燃烧现象及产物.并且,还要注意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问题,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问题.

5.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符号Mr).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利用公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和"来进行计算.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及有关的其它计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及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相互推算,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推算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即右下角的数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不难看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是建立在相对原子质量的基础上的.因此,相对分子质量的标准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一样的,也是以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质量的1/12(即1.66×10﹣27kg)作为标准的.

2.某分子的实际质量=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即1.66×10﹣27kg).

3.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一",符号是"1"一般不写.

4.利用公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要用试卷上给出的数值来计算.还有,其中的原子个数一般是相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没有数字时,默认为是1);但是,如果某元素在同一化学式中出现多次,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之和;如果某元素符号被括号括起来了,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括号的右下角的数字的乘积.

6.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是指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化学式来计算某物质中所含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公式是:"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当然,如果知道了物质中各元素的实际质量,就可以利用元素的实际质量来直接相比即可.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及有关的其它计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及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式来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或者是利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反推化学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即右下角的数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虽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公式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而不是其实际质量,但是计算出来的元素的质量比与利用元素的实际质量计算出来的是相等的.因为,各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一样的,都是以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质量的1/12(即1.66×10﹣27kg)作为标准的;当然,可以利用该标准推算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即某原子的实际质量=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但是当用来计算元素的质量比的时候,这个标准又以约数的形式被约分掉了;所以,按照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公式,采用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是根本不会影响各元素的质量比的.

2.利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时,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要用试卷上给出的数值来计算.还有,其中的原子个数一般是相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没有数字时,默认为是1);但是,如果某元素在同一化学式中出现多次,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之和;如果某元素符号被括号括起来了,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括号的右下角的数字的乘积.

3.利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反推化学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即右下角的数字)时,可以先将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设为x,然后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4.有时还会利用某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计算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例如,如果已知或已求氧化铁(Fe2O3)中的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即56×2:16×3),那么就可以推算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即7÷(7 3)×100%],也可以推算出氧元素的为30%.

7.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是指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化学式来计算某物质中所含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是:"某元素质量分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个数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当然,如果知道了物质和其中某元素的实际质量,就可以利用公式该元素的实际质量/该物质的实际质量×100%来直接相比即可.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的意义、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化学式的意义及有关的其它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式来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或者是利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反推化学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即右下角的数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虽然计算元素质量分数的公式中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都是原相对质量而不是实际质量,但是计算出来的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利用元素和物质的实际质量计算出来的是相等的.因为,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标准是一样的,都是以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质量的1/12(即1.66×10﹣27kg)作为标准的;当然,可以利用该标准推算出原子和分子的实际质量(即某原子或分子的实际质量=该原子或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但是当用来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时候,这个标准又以约数的形式被约分掉了;所以,按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时,是根本不会影响各元素的质量比的.

2.利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各元素质量分数时,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要用试卷上给出的数值来计算.还有,其中的原子个数一般是相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没有数字时,默认为是1);但是,如果某元素在同一化学式中出现多次,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之和;如果某元素符号被括号括起来了,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括号的右下角的数字的乘积.并且,计算数据要准确,除不尽的按照题目的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没有要求的最好保留两位小数,最少也要保留一位小数.

3.利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反推化学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即右下角的数字)时,可以先将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设为x,然后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4.有时还可以利用某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计算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例如,如果已知或已求氧化铁(Fe2O3)中的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即56×2:16×3),那么就可以推算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即77 3×100%],也可以推算出氧元素的为30%.

8.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知识点的认识】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别是指元素符号、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等及其周围的四种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具体内容如下:

1.元素符号宏观上表示元素,微观上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H既表示氢元素,还表示一个氢原子;等等.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部分元素符号还能表示由它所组成的物质等;不过,这些物质必须是由原子构成的才行.实际上,此时元素符号所表示的物质意义,其实是该元素符号的兼职身份(即该物质的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也就是说,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就是组成该物质的元素的元素符号,因此,这类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只是那两个基本意义了;它还能表示物质及其组成或构成等.例如,Fe除了表示铁元素和一个铁原子以外,还能表示铁这种物质、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等.

2.化学式宏观上表示物质及其组成,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构成.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原子,那么它还能表示元素和一个该原子;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它除了表示一个该分子外,还表示该分子的构成;等等.当然,有时根据物质的化学式,结合所给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还能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其中的元素质量比或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等.具体的表述是这样的:(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铁(Fe)为例,它除了表示铁这种物质、铁由铁元素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以外,还能表示铁元素和一个铁原子,等等.(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水(H2O)为例,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4)

.另外,根据水的化学式(H2O)还可以计算出:①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②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8;③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1.11%,氧元素的是88.89%;等等.(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氯化钠(NaCl)为例,它既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又表示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还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等等.

3.离子符号整体上表示一个该离子,右上角表示一个该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

4.四种数字的含义是这样的:(1)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例如,2H2表示2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 表示两个氢离子,等等.(2)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例如,H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原子;SO4表示一个硫酸根中含有四个氧原子;等等.(3)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例如,H 表示一个氢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SO4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二个单位的负电荷;等等.(4)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在该化合物里该元素或原子团所显的化合价.例如,H2O﹣2表示在水中氧元素显﹣2价;NaOH﹣1表示在氢氧化钠中氢氧根显﹣1价;等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元素符号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离子符号的意义、化合价、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分子的构成"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根据化学符号表述它及其周围四种数字的意义、根据相关的意义来书写其相应的化学符号"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一直是多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跟化学符号中所有元素符号和数字都有关系.并且,此时的化学符号只有微观含义,不能再表示其宏观含义了.但是,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跟其前面的数字是无关的.例如,在2H2中,前面的2表示2个氢分子(它与右下角的2是有关系的,当没有这个2时,它就表示2个氢原子了);右下角的2表示1个氢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它与前面的2是无关的).

2.在根据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来书写相应的化学符号时,一定要规范、准确,不可丢三落四.

9.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知识点的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即有无新物质生成)来进行细心地分析、判断.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变化时的现象和能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新物质的理解和判断,运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来判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中新物质来说,关键是个"新"字.并且,这里的"新"是相对的,而不是指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物质才算是新物质,只要是相对于变化前的物质是新的(即和变化前的物质不是同种物质),就认为是有新物质生成.

2.运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来判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可以参考着化学变化常伴随的一些现象;例如,发光、放热或吸热、变色、放出气体、出现沉淀等.但是,也不要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了;因为有时虽然有这些现象出现了,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的发光、放热,就不是化学变化而是物理变化.因此,在判断某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时,一定要抓住变化前后的物质的本质进行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如果它们是同一种物质,那么该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如果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那么该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1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知识点的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就是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当然,有时也涉及到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问题;例如,电解水时,电能转化成了化学能;燃料电池时,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等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及其判别、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及其判别、变化时的现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化学变化时的能量转化问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变化时吸热或放热现象、化学变化时的能量转化"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实际上,吸热或放热现象也是化学反应的一种现象.因此,表达化学反应现象时,不要忽略了这点.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现象;但是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发生,却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现象和硝酸铵溶解吸热现象,就不是化学变化而是物理变化.

2.对于能量的转化问题,经常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等联系起来.因此,如果涉及到能量的转化问题,可以将其综合起来分析、推断.

1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来说,该定律成立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三不变".该定律的含义是:"宏观上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各元素质量'和微观上的'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六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1.解释一些实验事实,例如,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细铁丝的质量大了.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所以,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原来细铁丝的质量大了".

2.推测一些物质的元素组成,例如,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以表示为"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能量".以下有关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元素 B.只含碳元素和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物所含的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来自于有机物,至于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部分来自于氧气,另一部分则来自于有机物;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3.推断一些物质的化学式,例如,一氧化氮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又发现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这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热点.工业上制取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X 5O2=4NO 6H2O,则X的化学式为 NH3 .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可知,X中应该含有氮元素和氢元素,其化学式中应该含有氮原子和氢原子,并且其原子个数分别是1和3;所以,答案应该是"NH3".

4.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例如,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使它们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B的质量是 5g .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知,反应物B的质量等于生成物C与反应物A的质量之差(即15g﹣10g).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判断对错和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成立的原因、含义和4个方面应用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要抓住概念中的"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这样四个关键词.由此可知:(1)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2)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是使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即化学变化),而对物理变化无效;(3)质量守恒定律是指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等;(4)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而非某物质的质量.

2.对于定律成立的原因,可以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来推断(即"三不变"造成的).

3.对于定律的应用,一定要抓住它的含义(即"六不变"),细心地进行套用.

12.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 ")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

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

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 ")连接起来.

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

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

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 ")连接起来.

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

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13.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知识点的认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5)

;一共有三个:(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自燃与爆炸"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燃烧的概念、现象和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燃烧的概念,一定要明确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常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因此,在书写有关物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时,不能把反应条件写出燃烧,而应该是点燃.

2.对于燃烧的条件,要特别注意三个条件应该是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的.并且,有些物质(如细铁丝等)燃烧时要求的氧气浓度比较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是达不到的;因此,这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还有,就是物质的着火点是经常考查到,一定切记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本身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

14.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知识点的认识】完全燃烧是指是物质燃烧后,产生不能继续燃烧的新物质的燃烧;即当氧气(或空气)充足时的充分燃烧.而不完全燃烧是指物质燃烧后,产生还能继续燃烧的新物质的燃烧;即当氧气(或空气)不充足时的不充分燃烧.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氧气和一氧化碳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燃烧的条件、氧气的化学性质、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来说,主要是由于氧气的充足不充足造成的,当氧气充足时,燃烧充分,即完全燃烧;当氧气不充足时,燃烧不充分,即不完全燃烧.

2.值得一提的是,当发生不完全燃烧时,不但放热少,而且往往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

15.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的认识】常用燃料的使用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乙醇和氢气等清洁燃料的使用.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1.燃烧煤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其中含有硫、氮等元素,所以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还有,燃烧排放出的烟尘和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也都会污染空气.

2.燃烧汽油或柴油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多数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会随着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尾气中的主要污染有一氧化碳、未经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3.燃烧天然气或乙醇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城市的一些汽车已改用压缩天然气(CNG)等作燃料,以减少其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还有,车用乙醇汽油在一些国家已成功使用多年,目前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使用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不但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和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这些燃料的使用相对来说,确实是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可是它们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虽然不污染空气,但是容易导致温室效应.

4.燃烧氢气对环境来说,是最清洁的燃料.氢气作为燃料,可以说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因为它具有三个优点:(1)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汽油的三倍(即热值高),常用作火箭、宇宙飞船的燃料;(2)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即产物无污染);(3)氢气可以不断地以水为原料制取(即来源广).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酸雨的产生和危害、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空气的污染、温室效应、甲烷和乙醇的性质及用途、氢气的性质及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电解水"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酸雨的产生和危害、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空气的污染、温室效应"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联系着物质的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其燃烧产物,再结合着燃烧产物的性质进行分析探究即可.

2.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3.氢气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不过,目前对氢能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的能源之一.

16.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如森林失火时,经常砍到一条带树木(即造隔离带).

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油锅着火时,可盖严锅盖.

3.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如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常用物质的性质、几种常用的灭火器"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利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来设计灭火的方案,或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谓灭火,实际上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因此,可以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推断和理解.值得一提的是:燃烧发生时,燃烧的三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才可;但是,灭火时,就没有不要将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破坏,只要其一被破坏,即可达到灭火之目的.当然,三个条件同时就破坏更能灭火了.

2.如果采用第三种原理和方法来灭火,那么在表达时一定要注意是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而不能说成降低着火点.因为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本身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

17.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知识点的认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这种爆炸是化学变化.但是,还有一种爆炸不是由于化学反应引起,而仅仅是由于气体的受热膨胀或压强增大而导致的现象;这种爆炸就是物理变化.

缓慢氧化是指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自燃是指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关系,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6)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燃烧的现象、呼吸作用、金属的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燃烧和爆炸实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氢气的爆鸣实验、甲烷(或一氧化碳、氢气等可溶性气体)的验纯及燃烧"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不同点是剧烈程度不同;按照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爆炸的顺序,可以说是越来越剧烈.

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相同点有两个:(1)都属于氧化反应;(2)都放热.

18.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知识点的认识】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它们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7)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的具体情况分别是:

1.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此外,煤中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铝、钙、铁等元素).

2.石油也是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石油的化学成分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同.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也叫原油,是一种黑色或深棕色不溶于水的黏稠状液体,密度比水的稍小.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8)

3.天然气也是混合物,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另外,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但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困难.因为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但是已经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化石燃料的主要用途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9)

;它们的综合利用分别如下:

1.煤的综合利用: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和粗氨水等.其中,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可作为洁净的生活燃气和化工原料;粗氨水可用于制化肥;焦炭可冶炼金属(如炼铁等)、制水煤气、做电极等;黑糊糊的煤焦油也是个大宝库,已经从它里面分离出了上百种化合物,又进一步制成了各种有用的物质,如染料、炸药、农药、药物、化肥、涂料和塑料等.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10)

2.石油的综合利用: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以得到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等不同的产品,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11)

;从而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例如,人们常利用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的燃烧,给工厂、农村、汽车和家庭生活等提供了所需要的动力和热量.又如,化学科技工作者设法把燃料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含二个、三个、四个碳原子等的小分子,然后把它们加工制成各种产品,像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农药、炸药、化肥、染料、洗涤剂等.这就是20世纪兴起的综合利用石油产品的工业﹣﹣石油化工,它已经并正在为满足和丰富人类的物质需要作出贡献.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12)

3.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在池沼的底部常含有甲烷,通常也把池沼中的气体称为沼气.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13)

.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燃料问题.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14)

.天然气除主要用作燃料外,也用于制造化工原料、化肥和炭黑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空气污染及防治、酸雨的产生及其危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石油的组成、石油加工的产物、海洋中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三大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及其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别、甲烷的验纯及其燃烧"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可以根据它们的元素组成,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理解.

19.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知识点的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主要指以下三个方面:

1.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在《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完善油气管网,扩大油气战略储备;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等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方面:在《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还提出,要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

3.在新能源开发的方面: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15)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海洋中的资源、对海洋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塑料制品的回收及再生、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工业'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与环境污染及防治有关的化学知识点、有关回收利用的知识点、新能源的开发"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从生产、生活、电视、报纸或网络中了解到相关信息等,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20.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知识点的认识】易燃物指的是哪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而易爆物指的是哪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产、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厂房和仓库要符合防火和防爆的要求.厂房和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静电消除设备,消防器材必须齐备,并严禁烟火,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所有的电气设备和照明设备均应采用隔离、封闭或防爆型装置.

2.盛装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容器要牢固、密封,容器外要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并标明物质的名称、化学性质和注意事项.

3.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跟其它物质混存,对哪些相互接触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以及灭火方式不同的物质,应隔离贮存;对哪些遇水或受阳光照射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不能存放在露天或高温的地方.

4.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堆与堆、堆与墙之间要留有一定距离的通道.

5.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的仓库,要做到人走电断,并进行经常性的防火检查,以防止自燃或爆炸.

6.在搬运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燃烧及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燃烧和爆炸实验,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氢气的爆鸣实验,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化学性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的验纯"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燃烧及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化学性质及其验纯"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从生产、生活、电视、报纸或网络中了解到相关信息等,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21.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知识点的认识】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由于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在空气中燃烧时容易发生爆炸现象,导致一些实验事故的意外发生;所以使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时,一定要检验它们的纯度.下面就以氢气的验纯为例,将验纯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介绍如下:

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16)

;用排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纯净.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使试管内可能尚未熄灭的火焰因缺氧而熄灭(以防尚未熄灭的氢气火焰点燃氢气发生器里尚混有空气的氢气,使氢气发生器发生爆炸),然后才能再收集氢气(或另取一试管收集).收集好后,再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再移开,看是否有"噗"声,直到试验表明氢气纯净为止.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氢气(或一氧化碳、甲烷的可燃性气体)的性质和用途、防范爆炸的措施、燃烧和爆炸实验"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氢气(或一氧化碳、甲烷的可燃性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及其验纯操作和现象、防范爆炸的措施"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的操作及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从生产、生活、电视、报纸或网络中了解到相关信息等,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

1.不管是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进行燃烧实验,还是利用它们进行其他实验,只要是使用这些气体都需要检验它们的纯度.

2.要特别注意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17)

用途),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相互分析、推断和解答有关的问题等,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22.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知识点的认识】常见能源的种类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乙醇、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电能、化学能、水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等.

能源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分类标准不同,所分的类别也就不同.现主要有介绍以下4种:

1.按能源可再生性分类为:(1)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有一些能源能够循环再生的,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2)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有些能源不能够循环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一旦被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这是我们目前地球应用最广泛的能源.

2.按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分类为:(1)清洁能源.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称之为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水能和地热能等.(2)非清洁能源.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有污染的,称之为非清洁能源.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将非清洁能源清洁化.人类使用能源的终极目标是无碳经济.

3.按能源加工程度分类为:(1)一次能源.在自然界中现存的、未经加工转换的直接获得的天然能源称之为一次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和核能等.(2)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人们需要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源产品称之为二次能源.例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

4.按人们对能源利用的科技程度分类为:(1)常规能源.已被人们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之为常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等.(2)新能源.尚未大规模商业应用,在技术、经济上进一步研究的、有前途的能源,称之为新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和核能等.有些发达国家也把核能列入常规能源.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环境污染、低碳生活、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对海洋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常见能源的名称、能源分类的标准及其相应类别的判别"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从生产、生活、电视、报纸或网络中了解到相关信息等,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常见能源的名称,一定熟练地记住,书写时要准确,不可使用错别字.

2.我们所讲的"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都是对一次能源而言的,即只有对自然界中现成存在,可直接取用的能源来讲,才能说其是属于"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3.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划分是相对的."常规"是通常使用的意思;而"新"的含义有两层:一是20世纪中叶以来才被利用;二是以前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它们本质的区别是利用时间有差异.当然,随着时间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新能源会逐步成为常规能源.例如,石油在19世纪下半叶,是一种了不起的新能源,现在也是常规能源了.又如核能在发展中国家还算新能源,而在发达国家已看成是常规能源了.

3.还要注意"煤﹣煤气"、"核能﹣核电"、"波浪能、风能与潮汐能"的区别.例如,煤是一次能源,而煤气是经过加工的,是二次能源;又如,波浪能和风能来自于太阳,而潮汐能的形成却与月球的引力有关.

精选试题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燃料属纯净物的是( )

A.甲烷B.天然气C.石油D.煤

2.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H2 CO2B.CO O2C.H2 COD.CO N2

3.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煤中获得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B.都属于混合物

C.都是蕴藏量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能源

D.完全燃烧时对空气不会产生污染

4.下列化学变化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高温煅烧石灰石B.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D.加热高锰酸钾发生分解反应

5.安全警钟长鸣.为防患于未然,下列关于易燃易爆物品做法错误的是( )

A.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和其它可燃物品混合贮存

B.载运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不得同时载客

C.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地点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语和"严禁烟火"

D.不能夹带浓硫酸、浓硝酸乘车,因为它们属于易燃易爆物

6.洋洋同学,利用所学知识表演一个"魔术".他快速将燃着的火柴梗放进口中,立即闭嘴,做吞咽状.再取出火柴梗,火焰熄灭.让人看到火被吞咽下去似的,其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火柴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至火柴的着火点以下

7.发生火灾时,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①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②身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以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③人在高层时,迅速跳楼逃离

④撤离时,可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快速离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9.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

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11.小董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只要是为了( )

A.是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温度D.方便添加木柴

12.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们燃烧产生的热量

13.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 9O2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18)

4CO2 2X 6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为SO2

B.乙硫醇由三种元素组成

C.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g

D.乙硫醇不充分燃烧也可能产生CO

14.若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3.6g水(只有这两种产物),则关于这种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二、我会填空(15小题每空1分,其他每空2分,共16分)

15.用化学用语表示:天然气的只要成分: ,导致温室效应的只要气体 ,煤的只要成分 ,标出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16.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该物质能燃烧的点是 ,不能燃烧的点是 ,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19)

17.有三瓶无色、无气味的气体A、B、C,它们分别是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点燃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B、C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而在A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没有水珠.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A、B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C杯内没有变化.则A是 ,B是 ,C是 .

三、我会回答(每空2分,共34分)

18.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 .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 .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 (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 (填代号).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20)

19."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2)天然气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煤 b.石油 c.氢能

(3)CH4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 能,而CH4﹣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4)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反应中的分子数之比为 .

20.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

(1)白磷和红磷燃烧,都能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

(2)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得多,当白磷受到轻微的摩擦或被加热到40℃时,就会燃烧.

【进行实验】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与氧气和温度有关.

【解释与结论】

(1)实验 和实验 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选填序号).

(2)实验 和实验 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选填序号).

【反思与评价】

(1)该组实验运用了 的方法.

(2)以上四个实验中,实验 省略不做也可达到实验目的(选填序号).

【拓展延伸】白磷必须贮存在密闭容器里,少量时可保存在水里.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21)

四、我会计算(8分)(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21.某物质2.16g,使它完全燃烧,测得只生成2.16g水和5.28g二氧化碳请你通过计算回答有关问题:

(1)从生成物分析,该物质中一定含 元素;

(2)通过计算证明该物质是否含有氧元素,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3分,共42分)

1.A2.B3.D4.C5.D6.C7.C8.A9.D10.D11.A12.A13.C14.B

二、我会填空(15小题每空1分,其他每空2分,共16分)

15.CH4CO2C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22)

H416.N、QM、PQ17.COCH4H2

三、我会回答(每空2分,共34分)

18.可燃物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不合理M和P或M和L19.75%不可c热能和光电CH4 CO2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以及利用)(23)

2CO 2H21:2:120.②④③④对比①

四、我会计算(8分)(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21.C、H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