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不同(说英语的人和说汉语的人有两种思维方式)
作者:LL
转自:语言学午餐Ling-Lunch
微信号:ling-lunch
如涉版权请联系编辑
微信 @ iwish89
话说在德国有这么一所大学——
爱因斯坦在这儿搞过科研,黑格尔在这儿当过导师;革命导师马克思在这儿求学深造,哲学家叔本华在这儿思考人生。
即使后来因为冷战,从前的学校一分为二,但仍世界排名一流。这所出了几十个诺贝尔奖的牛校叫做柏林洪堡大学。
而他的创办者是一位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 (Wilhelm von Humboldt)。
洪堡特出自一个德国的富裕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时候结交的两个挚友,一个是歌德,一个是席勒,也正应了那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歌德、席勒与洪堡特兄弟
尽管我们目前提到洪堡特都习惯把他当做一位学者,但事实上洪堡特同样是一位德国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政治家。
作为内政部文教署长,他推动了教育改革,创建了上文提到的超级牛校柏林洪堡大学,推行的大学教育模式也成为他国纷纷效法的范式。
作为外交官,洪堡特曾长期出使罗马、维也纳、伦敦,也曾以内阁大臣身份代表普鲁士两次出席巴黎和会。
蔡元培十分推崇洪堡特,为了纪念他,更是将其长女取名威廉,北京大学的建设便是传承自洪堡特的办学理念
尽管在政坛建树颇多,洪堡特的真爱还是语言学研究。
在政坛遭遇动荡被迫退隐后,洪堡特更加专注于语言学研究,其研究成果在洪堡特去世后被编撰为《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一书。海德格尔说此书“在一片赞扬和反对声中……或显或隐地规定了直到今天为止的整个语言科学和语言哲学”,布龙菲尔德则将此书称为“第一部阐述普通语言学的巨著”。
更重要的是洪堡特的语言学思想对后世学者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远如萨皮尔和沃尔夫,近如乔姆斯基,他们的学术理论都或多或少与洪堡特的观点不谋而合。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它们的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他们的语言
洪堡特认为语言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民族的差异是可以表现在语言上的。换言之,英语和汉语的不同实质上体现了使用两种语言的人在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当你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不光是在学习语言本身,通过学习语言他更是在了解一个民族,在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在洪堡特眼里——
“每一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人从自身中造出语言,而通过同一种行为,他也把自己束缚在语言之中; 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道樊篱, 一个人只有跨过另一种语言的樊篱进入其内 , 才能摆脱母语樊篱的约束”。
在对印第安Hopi语进行研究后,沃尔夫找到了一些支撑语言影响思维的证据
按照其观点,语言的不同体现了语言使用者世界观上的差异,引起了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解释的不同,因此讲不同语言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之中,一千种语言便存在着一千种思维世界。
近百年后,萨皮尔和沃尔夫对洪堡特的理论进行了发展,形成了著名的“语言相对论”,尽管该理论如今仍是争议不断,但仍有不少语言学家在尝试寻找语言会影响思维的证据。
世界语言分为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三种类型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汉语是低级语言”这类的论断,而究其根源,与洪堡特的一些主张不无关联。
洪堡特对语言学理论的一大贡献便是区分了三种语言类型,孤立语、黏着语,和屈折语。这主要是根据词的结构来进行语言类型划分的,汉语(洪堡特以《四书》为例进行研究,所以准确的说是古汉语)由于缺乏词汇的形态变化便是典型的孤立语。
但是问题在于,洪堡特把不光对语言进行了分类,受当时的进化论思想影响,他还对这三种的语言类型的发展顺序进行了界定。
他认为,语言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开始是用简单的词语指称事物(孤立语),然后开始把附加成分加在简单的词上来指称事物(黏着语),最后进化为使用词尾的变化(屈折语)。所以按照其观点,屈折语最先进,孤立语最落后。
汉语作为孤立语的代表,便被认为是语言进化链的底层。
此外,洪堡特认为语言代表民族精神,加上近代以来中国国力衰弱、饱受欺凌,一些人更是进一步将汉语附会为落后的语言。
尽管其认为语言进化存在等级的观点已经为学界广为质疑和否定,但该论断却也流传了下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创造出无限的语言行为
受洪堡特的语言学思想影响很深的语言学家除了沃尔夫,还有乔姆斯基。
乔姆斯基极为赞赏洪堡特的思想,在他的著作中也不难发现转换生成语法与洪堡特语言学思想的共通之处,比如语言的创造性。
洪堡特认为语言是精神力量积极自主的活动:语言的创造性意味着精神力量的创造性 。
语言的创造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根据规则的普遍创造,即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如 : 音位有限,由音节组成的词无限 。在这点上,乔姆斯基研究句法的转换规则和其有很多共通之处。
二是个别的创造,即民族精神和个别人的创造。如某个民族所独有的语言形式,发明词语的特定时刻对这个事物的理解。例如在梵语里,大象有时叫做“饮两次水的”,有时叫做“双齿的”,有时又叫做“用一只手做事的动物” 。个别人的创造 ,如诗人或文学家遵循规则而又超出规则的艺术创造。
人类语言基因FOXP2
另外,在洪堡特看来,语言是讲话者产生语言和理解语言的能力,而不是说话或写字所产生的可观察的结果,因此洪堡特不赞成将交际功能看做语言的一大主要功能,他把语言看做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他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大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儿童是无法在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语言的。
在这点上,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概念和洪堡特的想法十分相似,都认为人类具有语言能力,在语言环境中不断训练使用而有所提高。只不过,洪堡特将语言能力和人类的思维能力基本画上了等号,而乔姆斯基则认为语言能力与人类的思维能力显然是不一致的。
洪堡特的语言学思想还有很多很多,但篇幅所限,难免有所纰漏,更多的深邃内容恐怕还需要读者们自己去进行拓展。
另一方面,尽管我们主要在介绍洪堡特的语言学思想和观点,但千万不要以为洪堡特的观点只是来拍脑袋的空想,要知道洪堡特对大量语言进行过科学的对比分析,他作为一名语言学家,研究过欧洲古典及近现代语言、巴斯克语、梵语、巴利语、汉语、缅甸语、马来诸语言等等,以上论断也是在对语言材料分析后得出的。
所以吧,想像洪堡特一样发表高端语言学言论,大家还是先去看看书吧~
参考文献
姚小平 , 《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洪堡特, 1836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 的影响》 姚小平译, 商务印书馆, 1997
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修订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
程芳. 乔姆斯基与洪堡特语言学思想比较研究.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04):34-38.
姚小平, 2004 , 亚历山大·冯·洪堡美洲归来二百年, 《中华读书报》 2004
姚小平. 再读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编后.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06):450-455.
畅销日本70万册!
认知神经科学专家
教育专家洪兰
及世界脑力锦标赛
总冠军王峰鼎力推荐
每个小学生都需要
这样一套逻辑思维训练书
《爱因斯坦式: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