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界上炮声隆是什么战役 黄洋界上炮声隆
黄洋界上炮声隆
宋海峰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第一站是黄洋界。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登上由147个石阶组成的“好汉坡”后,黄洋界哨口就出现在我眼前。极目远眺,海拨1343米的黄洋界山峰似剑,绝壁悬崖,一边是千仞高山,一边是万丈深渊,四周群峰起伏,地势极为险峻,的确是个“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
黄洋界山上松苍竹翠,杜鹃红得炽烈似火,沉思足下的一草一木,这漫山的红杜鹃,曾是数以万计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吗?伸手拨开雾霭,饱览这巍峨之山、英雄之山,苍茫林海,重峦叠嶂,云雾缭绕,思绪万端。
造物主轻轻一拨,就潇潇洒洒地将五百里井冈点缀在罗霄山脉的中段。1927年秋,经过三湾改编的秋收起义队伍跟着毛泽东上了井冈山,一杆红旗呼啸在井冈山头。次年,秋收起义的队伍与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宁冈会师桥汇聚,两双扭转乾坤的巨手握着中国的命运。
仰望朱德元帅题写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仿佛回到了那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斗争年代。1928年春天,红军利用黄洋界这一天然地势,在黄洋界的三条小路的联结点上建立了三个哨口工事:右边的工事用以控制通往茅坪的小路,阻击从江西永新方向来进犯井山冈的敌军;左边工事可控制通往原宁冈大陇的小路,以阻击从湖南酃县方向的来犯之敌。
红色革命旧址,见证峥嵘岁月。友人指着山顶上的一个瞭望哨所说,这是用以监视山下敌军动向,以掩护前面两个工事的。三个工事互为犄角之势,作战时可以相互呼应,组成了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哨口。
94年转眼飞逝,大树都已添了94圈的年轮,而此地群山依旧峻拔,闭上眼睛仿佛还能听到当年那隆隆的炮声。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逐步深入,湘赣两省敌军频繁地向井冈山发起军事进攻。
噢,我依然记得那段历史,1928年8月下旬,湘敌吴尚部三个团,赣敌王均部一个团,从酃县向井冈山猛扑而来。留守井冈山的红四军第31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当即召开战前动员会,商讨应敌之策。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对这次战斗作了这样的描述:“八月三十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乘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抵抗,将敌击溃,保存了这个根据地。”
用“善算”赢得“庙算”。“庙”是决策的形式,“算”是决策的关键。会上,朱云卿、何挺颖作出了据险固守与主动防御相结合的战斗部署:一连配置在哨口两侧,为主要防御方向,负责阻击源头方向进犯之敌;三连两个排配置在北侧,负责阻击茅坪方向进犯之敌,一个排为营预备队,特务连为总预备队;二连留在三湾、汗江、九陂地区继续游击,发动群众,袭扰和牵制敌人。
为什么黄洋界保卫战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黄洋界保卫战依靠群众求胜利的革命精神,正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
人民群众铸就了保卫黄洋界的铜墙铁壁。在地方党组织的动员下,赤卫队、妇女、儿童、暴动队与红军搬运石头、锯滚木、赶制土炮、土地雷、修筑工事,群众组织支前队为前线送水送饭、看护伤员;运输队、担架队向哨口运送作战物资、向后方运送伤员;赤卫队、暴动队等群众武装则直接参与战斗、配合红军歼敌。
曾参加黄洋界保卫战的老红军刘型回忆说,敌“进入我早已坚壁清野的宁冈,无粮、无柴、无菜,加上我赤卫队的骚扰,找不到向导,派不出侦探,哨兵被摸掉,两眼漆黑,两耳又聋,陷入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正可谓是:“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即便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未战先算、战前精算,意味着先敌筹备,先敌做好细致的作战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进而提高打赢战斗的可能性。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这样写道,“巩固根据地三条方法中的头一条就是“修筑完备的工事”。
当年战壕的遗址,曾经见证过历史的峥嵘岁月。在通往黄洋界的小道上,红军布下了“竹钉阵”“竹蓠芭障碍”、“滚木擂石”“布满竹钉的壕沟”“石筑的射击掩体”五道防线,与国民党军展开殊死血战。
妙算造势,灵活运用胜敌的奇正之术。“势”,根据一定客观作战意图部署兵力和掌握运用作战方式方法所形成的一种客观作战态势。
在黄洋界保卫战中,红军指战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使敌军始终陷于茫然失措、被动挨打的战争迷雾中。正如一首井冈山山歌所唱:“湘敌汹汹犯井冈,黄洋界下摆战场;竹钉布下天罗阵,敌人乖乖来送枪”。
我军在强敌面前英勇善战。遥想当年,红军以第31团第1营第1连负责阻击大陇方向之敌,以1个排的兵力在前沿阵地正面阻击,另2个排隐蔽部署在侧后翼,以掩护、接替前沿排,在敌进攻近前时从侧后对敌实施反冲击。大小五井赤卫队等群众武装力量隐蔽在附近山头,在敌进攻时从敌侧翼、后方居高临下用单响枪、鸟枪、土制手榴弹、滚木礌石等袭击敌人,使进攻之敌陷于四面楚歌之境。
先算知机,牢牢把握战斗的主导权。8月30日上午,湘敌从大陇方向进攻黄洋界。战斗中,敌军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一道坚固的竹篱笆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拔出一部分,继续往上爬,红军在射击掩体中以逸待劳,向下瞄准俯射,几乎弹无虚发,当滚石如天崩地裂一般滚下时,敌军都往路旁草丛乱跑,又踩上了尖刀般的竹钉,痛得乱叫。
时光流逝,黄洋界上的炮声早已消失。唯有山青着,水流着。一碑,一廊,一炮,依稀记录着黄洋界保卫战的岁月。凝目陈列在黄洋界哨口的一门迫击炮,仿佛听到当年的隆隆炮声,我很想上前闻一闻这面迫击炮上焦糊的硝烟气息,去浮想、去读懂属于这门迫击炮的历史意味。
当天下午4时左右,太阳开始西沉,湘军叫嚣着又发起了一轮猛烈进攻。这时,红军弹药严重不足,阵地危在旦夕。关键时刻,红军将仅有的1门刚修好的迫击炮运至黄洋界哨口。在只有三发炮弹,前两发又没有炸响的情况下,第三发炮弹精准命中敌设在腰子坑的前线指挥所,吓得敌军魂飞魄散。炮响之后,隐蔽在山后的赤卫队的土枪、土炮一齐向敌人开火,冲锋号声以及铁桶鞭炮发出的“机枪声”铺天盖地,敌军误以为红军主力已经杀回山上了,不敢恋战,连夜逃之夭夭。
黄洋界保卫战是我军早期运用人民战争取胜的经典战例。此战红军以2个连的兵力,与敌激战一天,打退敌军4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使得红四军主力得以重回井冈山,得到修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根据地建设的多方面进行经验与教训总结,从而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各项斗争推向纵深。
《西江月•井冈山》是记录井冈山斗争的史诗华章。9月26日,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回到井冈山,了解黄洋界保卫战详情之后,毛泽东欣然命笔赋词,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夕阳为黄洋界山巅抹上一层和暖的阳光,杉林攒秀,万竹争翠。我徜徉在黄洋界,老红军曾志的精辟之言在我耳际回想,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大大地鼓舞了井冈山军民的士气,增强了红军战士必胜的信心,使之影响到周边各县各省乃至全国,在军事和政治上对井冈山斗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整个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也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保卫革命“火种”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对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供了实践与理论基础。
(作者为《江西日报》高级记者。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罗雨欣
责编:陈泰湧
审核:王 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