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羽赛鸽特征大全(幼鸽敢下重炮能赢巨奖的都有如此特征)

目前,公棚赛、幼鸽特比环、大奖赛是最流行的赛事,也是鸽友最喜欢的赛事。鸽友们春季选择幼鸽参赛,秋季收获成绩和丰厚的奖金。当然,如果你选择的幼鸽不好,那么也可能一败涂地,颗粒无收。

因此,春季如何选择幼鸽出赛,是最关键的一环。本文摘自鸽友刘建才的文章《选择幼鸽要“稳准狠”》,与大家一起学习借鉴。

纵观国内外鸽坛,特别是欧洲一些有代表性的信鸽爱好者、研究家,他们都非常重视幼鸽的选择和幼鸽的竞翔赛,这如同高层建筑一样,必须要打好根基才能垒起高楼大厦。一羽上乘的优秀种赛鸽根基,来自幼鸽素质的完美。

重视幼鸽的选择和幼鸽竞赛,节省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时间,对新手鸽友来说,尽快培育出优良的个体群系是最科学的捷径和坦途。

多年来,自己在选择幼鸽和幼鸽竞赛中得到的点滴经验的结论是:“稳”、“准”、“狠”。

一羽赛鸽特征大全(幼鸽敢下重炮能赢巨奖的都有如此特征)(1)


一是“稳”:首先选好种鸽,在最佳的季节(春季),使种鸽处在最佳的状态下繁育后代。千万不能不管春夏秋冬、随时随地的遍地开花,到处结果,这样大量育出的幼鸽只能是垃圾鸽成堆,造成使用鸽海战术,后患无穷!宁缺毋滥、精兵良将才能战无不胜。

二是“准”:幼鸽选择要严格把关,首先鸽子应该有硬朗、强壮的外表,而不是一副精神沮丧、笨拙的样子。脖子直而粗,但不太长,行走时尾羽不应着地而要保持水平,尾羽的羽毛呈一字形。鸽子静止时,翅膀尖端应在尾羽之上,要保留那些具有柔软而丰厚的羽毛和背部宽广、坚硬的幼鸽。

当你把幼鸽放在手指上来打开它的翅膀时,其背部应该宽而平,趾骨应该非常坚硬,越短越好。幼鸽的趾骨如果长而软,应该毫不留情地加以淘汰(不论是什么名鸽的后代),因为这是信鸽衰弱的迹象。胸骨或龙骨应该是直而厚在胸部稍有弯曲,但在近肛门处则越粗越厚越好。背椎骨或者趾骨有毛病的鸽子,内部器官不能得到适当的支持,相反,使鸽子飞行时无法保持适当的平衡。

幼鸽前翼和后翼该有很多软软的羽毛,前后比例均衡,当翅膀展开时,给人的感觉应该像一架水平的飞机。尾部稍作弯曲,内力充足,肌肉饱满而有弹性,不要保留任何翅膀坚硬的幼鸽。当你想要展开幼鸽的翅膀时,看起来应该是很容易的样子,犹如幼鸽本身要张开的一般,这样的鸽子会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幼鸽的眼睛应显示出精明、灵活,眼睛色彩不太重要,因为国内外夺取冠军的赛鸽鸽眼色彩并没有统一格式。有关鸽眼的问题,国内外都有专著,我总结最重要的一点,鸽眼要明亮,砂粒要清晰、干燥,这是任何优秀鸽价值的征兆。

三是“狠”:按照标准严格挑选幼鸽,不仅仅是培育优良种赛鸽的条件之一,关键还是要让当年幼鸽在实践放飞中去锻炼成长。大胆狠心地让幼鸽参加竞翔,无论它是什么名门望族的血统,都让它在实践竞翔中去验证,去选取这样的种赛鸽才能使自己的幼鸽群体打下良好的基础,挑选出最好的种赛鸽。

多年来,我自己在幼鸽选择中的点滴经验使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十几年来在500公里左右级别的竞翔中,取得前十名成绩的鸽子有几百羽之多,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靠科学的方法,多观察、多研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搞好幼鸽的管理和选择,是鸽友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主要讲述送公棚幼鸽的选择技巧,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羽赛鸽特征大全(幼鸽敢下重炮能赢巨奖的都有如此特征)(2)


送公棚幼鸽的选择

幼鸽胎毛稀者弃,浓密留。25天左右羽松者弃,紧毛留。幼鸽25天,主羽在第一、二根部出现回纹,甚者可达三根,乃体壮现象。幼鸽30日内上手,有体毛脱落的,换羽则快。主羽过短的“留党察看”。主羽在6、7、8,太宽者开除“党籍”。

幼鸽腹下体毛有回纹的,是种鸽未能调理到位所致,慎送!幼鸽副羽偏长者并非是短程慢,其他条件达标可以送。主羽8、9、10,端头未能有破风,不是碌碌无为,就是将相之才,主羽轴能挂油,孺子可教。

有鸽友将幼鸽第十根主羽拔了送入棚中,未见突出表现,为拔苗助长,这根条长出了也多见端头畸形。

突现怪色鸽,吾之拙见,有此鸽多为返祖现象,十分珍惜,幼鸽嘴软者弃,乃梁山军师也(无用)。幼鸽喉深,气门挂后,嘴难掰开者,气息佳,有望,喉开缝者留家。喉咙上挑,杀无赦。幼鸽天生黑舌,非呼吸道因素,实乃体壮,抗病强,其皮肤也多黑色。羽色常见于深雨、脏灰、喷点、黑。

体型大小没有依据,公棚前位鸽常见体型有点猛,前三甲也常出现斑鸠鸟。决赛放飞当日天气和风向,品系以及赛鸽自身的状态才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

耻骨距龙骨稍远,并非速慢,不要一杆打死,更不要道听途说。不少的高位鸽,就是这样,货真价实,有个别的多关高位甚至耻骨还有点裂的感觉。

后腰无力者弃,翅内脉搏不显,手端翅膀无一丝抖动感,无活力,弃,胸肉僵者弃,尾松者弃,幼鸽肌肉就如气球里装满了水的最佳,太绵无力,硬易失。眼色浓烈的也非慢鸽,赛时看血统赌天时。

耸肩者难有大器,却在预赛中往往杀出。啤酒瓶状的体型直觉看似欠爆发力,却在艰难赛事三甲中常常出现。

二十五日左右的,独自出巢的,能打能抢,不送大棚,实为可惜。所以常见决赛单枪匹马杀回者,25天一米多高能平稳落地有潜质。打架斗殴多雄,幼鸽时多为小雄雌相,体壮。所谓紫罗兰,厚重者做种佳,幼时稀透寒光易赛。幼鸽未出巢,底砂清亮若辨,拇指食指夹之双耳下处,震频高者佳,无频者,死刑立即执行。煞气逼人,体格达标,入围性甚大。

雌雄在秋棚比赛中,入围比例并无出入,血系才是王道。

上述中肌肉、骨骼、羽毛都是外在的表现,靠的还是自身的内在素质,鸽主对自己鸽子的了解,和对所需要攻克的比赛理解。在此标准外,放进公棚,等待运气降临。本文仅作抛砖引玉,所有内容仅作参考,如有不到之处请海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