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说40而不惑(孔子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论语·为政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孔子为什么说40而不惑?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孔子为什么说40而不惑(孔子三十而立)

孔子为什么说40而不惑

“三十而立”

——《论语·为政篇》

记得在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就有些焦虑。到了三十岁出头,焦虑感一度十分严重。原因就在于这句话。

对于孔子在《论语》中回顾自己人生的这句话,2000多年来出现了多种解释,目前主流的解释有两种:

“三立”说:三十而立,是说到了三十岁的年轻人,应该做到立身、立业、立家。立身,是说要能担当、有责任感,可以在社会里生存下去;立业,有个固定的职业,拥有一技之长;立家:该结婚了,最好已经有了一两个孩子。

“目标”说:人在三十岁的时候,就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

看完了这两种解释,各位可能还不太容易理解我的焦虑从何而来。我们接下来对比两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和孔子有关。

既然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我们先追根溯源,看看孔子的30岁是怎么度过的:

孔子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出生时父亲是鲁国大夫(官员),已经66岁(战斗力很强,有没有!)

30岁的我们,不需要把自己设计成最好,只是要努力比昨天变得更好


文章为夕拾原创,转载请注明。感谢关注“夕拾说”,和夕拾君一起不求正“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