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1)

文 颖宝

有些建筑师,简直像生活在云端——设计出来的房子,根本不像给人住的。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2)

咱们这群小年轻,读完N本探讨社会与人类的书后,免不了拿理想的世界与现实作对比,并发出颇有哲理性的疑问——

为啥我住进了大house,却依旧感受不到生活?

为啥那些宣扬“人与自然与社会互融”概念的住宅,却让人住得这么难受呢?

因为,有些建筑师,简直像生活在云端——设计出来的房子,根本不像给人住的。

位于英国伦敦的“对讲机大楼”,因外形像对讲机而得名。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3)

这栋摩天大楼在2009年开工,直至2014年才建成,耗时这么长,主要因为受到当地人的“多次阻挠”。

其实看完图片,大家也都明白群众反对的原因了:这哪是大楼,分明是一个巨型凹面镜啊!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4)

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太阳光照射在建筑凹面处,并被汇聚到地面。

“这绝对是伦敦最丑陋、最让人郁闷的建筑!”2007年建筑图纸出来后,英国遗产协会就曾崩溃地指出“弯曲的结构 玻璃外墙”会形成反射效果,给城市带来严重的光污染——

住在“凹面镜”焦点附近的居民,将被迫接受酷热与强光的折磨。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5)

然而,由于“对讲机大楼”外形独特、具有成为地标的潜质,政府和建筑师并没有停工。

大家担心的事情,最终发生在2013年。一辆小轿车在“对讲机大楼”附近停靠仅2小时,后视镜和车身外层的胶就被热熔了,散发出呛鼻的烧焦味。

随后,当地警方陆续接到车主报案,称自己的汽车座椅都曾被烧焦。还有人表示,放置在仪表盘上方的冰冻饮料,被“煮成了沸水”。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6)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7)

为了表达不满,当地人拎着食材涌上街头,现场演示如何“地板煎鸡蛋”“车前盖烤吐司”。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8)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9)

为了“艺术”牺牲人们的正常生活、让附近几个街区都变成“不宜居区域”,这样的艺术又有啥意义?

建筑,是人类发明的,用脚趾头去想,都知道应该以“人的感受”为是第一考虑因素。将这点抛之脑后的,可不仅仅只有“对讲机大楼”。

加拿大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Owen Gehry)有“建筑界毕加索”之称,一是因为他的脑洞极大,二是他的作品跟毕加索的作品一样“乱糟糟”,比如之前翻车的“史塔特科技中心”。

史塔特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内的复合式建筑群,在2004年投入使用,外形“像极了一群喝醉酒的机器人,东倒西歪地相互靠着”。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10)

刚建成时,许多人夸赞它“具有科技感,让人产生穿越到未来或外太空的错觉”。但建筑的缺陷也很快暴露——

外墙体排布错乱,导致雪水和冰块堆积在突出部位,堵塞了紧急出口;霉菌满布砖面,造成墙体破裂、雨水渗漏、天然气泄露等问题。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11)

麻省理工学院只能再掏出150万美元来修葺。只是苦了学生们,谁愿意待在这座发霉的、黏糊糊的楼里待着?

中国江苏的昆山市内,也有一座“金字塔住宅”,贯彻着“交错的美感”理念。

“金字塔”于2018年建成,相较史塔特科技中心,它更加整齐、符合强迫症的审美,但雨水集聚的弊端依旧存在。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12)

网上也有不少来自业主和游客的吐槽——

“从底部仰望,就像一个整齐排布着墓碑的小山丘,看着就瘆人。”

“家家都有大露台,就为了接住楼上扔的垃圾。”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13)

“很想看看下暴雨时的样子。”

“只要架一个梯子,就能在各家各户之间自由穿梭。”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14)

另一座来自英国伦敦的高档公寓“ 新河岸玻璃豪宅”,同样因丧失隐秘性,沦为鸡肋般的存在。

楼如其名,新河岸玻璃豪宅的最大卖点,就是通过360度落地玻璃外墙,打造现代感与科技感。豪宅与泰晤士河、圣保罗大教堂连成一线,三者之间无高楼遮挡,“私家景观”可谓宇宙无敌。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15)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16)

然而,你在玻璃内看风景,我在玻璃外看你。广阔无垠的视野,让街上行人和附近建筑楼内的人,一眼就看遍豪宅内的一砖一瓦,包括……屋主的睡姿。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17)

最让人崩溃的是,在英国的传统高阶社会中,“挂窗帘”是一种很Low、会冒犯到邻居的行为,只有暴发户才会这么干。

由此,一场关乎阶级与美学的“英国窗帘门事件”爆发了,屋主要求政府出面阻止游客窥视,游客则认为自己的观景权利神圣不可剥夺。

英国艺术家格里森·佩里 (Grayson Perry)在接受BBC采访时,曾如此评价“窗帘门”事件:“这是有关阶级品位的完美风暴,是最典型的阶级语义学符号。”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18)

看到这里,有人提问了:为什么不贴单向透光的反光膜呢?因为这个方案被豪宅的设计师否决了,在他们看来,现代主义建筑就不能有“墙”,哪怕是隐形的“墙”。

截至目前,依旧有很多游客去豪宅附近打卡,是的没错,它已经荣升为网红地了。一同化身网红的,还有豪宅内的人、物件和生活百态——

在外人看来,这很美好,“他们的身影,给冷冰冰的玻璃大楼增添了温暖的色彩”。

至于豪宅的主人们是什么感受,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看看这些拧巴的建筑)(19)

通过抛弃生活的舒适感、温度和情怀,成全建筑设计的革新、推动所谓的审美学前进,这种逻辑挺奇怪的。

我还是喜欢自己家那栋小破楼(但愿奇葩建筑师看不上咱这平凡的房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