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语录(34我自横刀向天笑)

中学历史课本里都学过,百日维新失败后,慈禧抓捕戊戌六君子,并斩首于菜市口,六君子中最出名的要数谭嗣同了。谭嗣同虽然出身士大夫阶层(父亲是湖北巡抚),但思想进步,积极投身于变法之中,变法失败后,有人劝谭嗣同到日本避难,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谭嗣同慨然拒绝,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自古以来,未有不流血而能成大事者。我愿流血以待后人。"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语录(34我自横刀向天笑)(1)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后来他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特别是后两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堪称经典,完美表现了谭嗣同"慷慨就义、人生无畏"的悲壮情感。一直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并称为三大悲剧英雄史诗(侦探君心里)。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语录(34我自横刀向天笑)(2)

谭嗣同

梁启超篡改说

但坊间一直流传的一个说法是,此诗是梁启超再创作而成,原诗并没有这么悲壮。这一说法最早由台湾学者黄彰健提出,他在《论今传谭嗣同狱中题壁诗曾经梁启超改易》中一顿分析、考证,最终得出结论是梁启超篡改,学者张建伟在《温故戊戌年》一书也认可了黄彰健的考证。

《狱中题壁》最早见于梁启超的《谭嗣同传》,原诗应为:

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张俭和杜根都是东汉时期受到外戚梁冀迫害的好官。张俭因揭发朝中权贵残害百姓受到陷害,被迫逃亡在外,望门投宿。杜根因劝摄政的邓太后归政安帝而受到酷刑。谭嗣同诗意原是不做张俭,以免连累亲友;不学杜根,无须向太后先行进谏,直接武力夺权,软禁慈禧,甘愿斧钺加身,在所不惜,而是非得失,听任后人评论。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语录(34我自横刀向天笑)(3)

康有为与谭嗣同

这首诗暴露了维新派意欲武装夺权,包围颐和园,软禁慈禧这一"公罪",虽然我们现在都知道维新派有偷偷联系袁世凯,甚至接头人就是谭嗣同,但当时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是不认的,因为这是十恶不赦的"谋反",六君子的罪也就坐实了。所以梁启超就把后两句给改了,变成了著名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一小小的改动完全掩盖了康有为等人武装夺权的谋划,但缺少了谭嗣同的坦诚。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语录(34我自横刀向天笑)(4)

梁启超

反转

但比较打脸的是,1994年,有研究者发现了戊戌年的刑部主事唐烜的日记《留庵日钞》,日记中写道:

"二十五日,晴,入署……在署闻同司朱君云:谭逆嗣同被逮后,诗云:望门投宿邻张俭,忍死须臾待树根。吾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里记录的谭嗣诗狱中诗,除了少数几个错字外,与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引用的诗是一致的。那梁启超为什么能得到谭嗣同的原诗呢?根据《留庵日钞》得知,谭诗确实是写于狱壁之上,由于该诗过于悲壮,往来狱卒相互传送,一时间该诗就不胫而走,据此推测,梁启超的记录也是从他人口中得知的。而据唐烜所述他所录的诗是刑部传抄本,直接来自刑部署内,所以该说法比较可靠。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语录(34我自横刀向天笑)(5)

黄彰健在《留庵日钞》发现的第二年,即1995年,发表了《论谭嗣同狱中诗——与孔祥吉先生商榷》一文,承认:"唐烜《留庵日钞》所记,可以证明'去留肝胆两昆仑'确系谭诗原文,未经梁启超改易,可以修正拙说。"只是他认为那首"手掷殴刀仰天笑,留将功罪后人论"也是出自谭嗣同之手,两首诗实际上一个是草稿一个是定稿,时间先后不同,并没有人有意篡改。

原创另有其人

这么看梁启超应该是清白的了,但有意思的是,"我自横刀向天笑"也不是谭嗣同原创的,而是借用了前人的诗句,原文是"我自横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误穷经。"那么能写出这么豪迈的诗句究竟是哪位英雄呢?这个人就是太平天国晚期的"奏王"苗沛霖。苗沛霖又是何许人也呢?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语录(34我自横刀向天笑)(6)

苗沛霖

苗沛霖生于乱世,最初割据一方,与捻军作战;后来因为"剿捻"有功,被朝廷招安,官至二品,督办淮北团练;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苗沛霖认为清朝气数已尽,再次割据,建立天顺王国;后来发现自己势单力薄,又归顺太平天国,被封"奏王";但他没想到的是清朝气数未尽,反而在曾国藩的带领下有中兴之势,于是出卖英王陈玉成,投靠清廷;但清廷又怎么会再次信任他呢?1863年5月,苗沛霖在凤台誓师,再次举起反清大旗,最后被部下所杀,结束了他反复无常的一生。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语录(34我自横刀向天笑)(7)

陈玉成在临死前怒斥苗沛霖:"尔真是无赖小人!墙头一根草,风吹两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将来连一贼名也落不着。"可以说是悍跳预言家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如此豪迈之诗句竟出自如此"三姓家奴"之手,真是可惜。但不管怎么说,诗是好诗,人正不正经就交给后人评论吧。


扩展阅读:揭开康有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颠覆你的三观

一百年后再看“二十一条”签订全过程,袁世凯卖国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