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著名散文(林海音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丽心灵。
小说以细腻、率真的文笔,以林海音六岁到十三岁生活为创作背景,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这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又是当时北京平民生活与民俗旧貌的写真。
文字,还是含蓄些好,似酒,浅酌即可。平凡的事,却透露着不平凡的情感与思绪,温柔,细腻,而香醇,似浊酒,醇厚而香醇,似香茗,清香,沁人心扉。
故事以时间为主线,字里行间,犹如涓涓细流,温情而雅致。每个故事娓娓道来,不疾不徐不慌不忙。女孩儿那双纯净的大眼睛,干净透明,又带着一种天生的忧郁,小孩子的所见所感,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名利心,明明很凄凉却很温暖,意犹未尽……文字善良真诚,充满了爱与关怀。
作为读者,我们可以完全融入到小英子的童年世界中,她人小鬼大,小小的年纪尚分不清好与坏,善与恶,她对这个世界所有人充满善意。她歪着小小的脑袋,睁着懵懂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那里没有坏人恶人,只有可怜可爱的人。
记忆是一件件事串联在一起,犹如水滴汇聚成了大海,最后形成了完整的记忆。我们依旧在前行,那些童年的记忆印在了脑海,放在了心底。那些记忆穿越了时光,温暖了岁月。
全书始终以童眼、童心、童智作为表述起点写人写事,让人感觉单纯、真诚而又含蓄。写了六个小故事,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和骆驼队。虽然故事主人公除了英子以外其他人都不同,故事也不相同,但是所表达的情感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关于离别,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
北京的气息是特殊的。一种说不清的历史沉淀给人一种归属感和安稳感。那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从一个小女孩天真澄澈的眼眸里望出去却依旧不失甜美温情。那是典型的老电影——浓郁又朴素的色彩,狭窄的街道,吆喝的人群和放学的孩子嬉闹。我们在不断地告别与相遇中成长,身后是再也回不来的童年时光。
饱含深情的小故事,好似几首隽永的叙事诗,斯情斯景斯人斯物,泛着一层旧旧的黄色,仿佛历历在目。
相似的场景,熟悉的画面,动听的旋律,构成了那混沌中的童年,以为忘却的人和事,其实一直在心里某个角落呆着,在特殊的时刻会像潮水般慢慢涌来。记忆是幅山水画,那些人和物的影子还时不时盈盈浮现在眼前,满含人间烟火味。
从英子童真的视觉出发,以纯真温柔的笔触讲述着一段段令人感伤的故事,疯子、小偷这些成人眼中标签化的角色,在英子的眼里才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人、真正的人。
人生终究是一场历练,锻炼出柔软如水,坚如钢铁的精神去面对生老病死!
时光像一棵灿烂灼灼的树,开得浓艳芳菲,也凋谢得落英缤纷,它让我们在红尘深处用心体会着欢喜也承受着悲伤,但心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那些潜伏在唯美流年中悄悄地别离,这就是生命的颜色,无法抵御的淡淡的忧伤。
每个人总归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城南旧事”,也许它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如烟花那般璀璨过,可它就这样不偏不倚在时间的年轮里碾过一道又一道深深浅浅的印记,叫我们都记得长大的代价。
也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南旧事,他人或长或短的出现在我们生命中,我们也或长或短的出现在他人生命里,那些走过的日子叫岁月,那些留下的滋味叫回忆。
小说虽是回忆童年,但是里面却充满了对二三十年代生活在社会底层民众深深的同情,尤其是妇女,不论有钱的没钱的,已婚的未婚的,城里的乡下的,都受着整个男权世界深深的压迫,世道本就艰难,而女人活得更加不易,离开了男人便没有了生活下去的依靠,不论这个男人有多渣多滥,依然不会离开他。
我们总会记得一些事,也会记得一些人,但终归这些事,这些人,让我们刻骨铭心,让我们怀念,也让我们忘记。属于每个人的旧事,属于每个人的“城南故里”,更是属于每个人如水一样平静的生活,被偶尔掉下来的石头,荡起层层涟漪,而成长就是一个漪涟荡起另外一个漪涟的过程。
生命无声无息,壮丽的风景驻足于我们眼眸深处,我们忘不了,走之后,婉歌缭绕,送别了曾经,送别过往的可爱身影,我们深藏从前的忐忑不安,期许今朝的最美重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