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访谈嘉宾:

学习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1)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赵周贤

学习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2)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刘光明

学习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3)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徐志栋

记者:10月21日上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书记对弘扬中国革命精神尤其是长征精神一直非常重视,在不同场合多次对弘扬长征精神作出重要论述。书记为什么如此重视长征和长征精神,“10·21”重要讲话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赵周贤:的重要讲话,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回顾了长征的时代背景和伟大历程,二是阐明了长征的伟大意义,三是论述长征的历史地位,四是阐释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五是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弘扬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要求。书记之所以对长征和长征精神如此重视,就是因为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长征精神对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至关重要。

书记的重要讲话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书记用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这“四个伟大远征”,强调了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同时也阐明了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长征的胜利,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以及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靠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以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真理;靠的是植根于人民,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靠的是我们党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书记还明确强调,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对于如何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他用了“六个必须”、“六个矢志奋斗”。即: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

记者:在重要讲话中指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其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是我们党首次对长征重大意义的定位,您是怎么理解的?

徐志栋:这一定位,突出强调的是长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正如书记在讲话开头指出的,红军长征的年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境地,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到了危急关头,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在此大厦将倾、狂澜既倒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对国家的深刻忧患、对民族的责任担当,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把长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长征的胜利,实现了我们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锻炼了革命力量,造就了无坚不摧的队伍,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找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为抗战的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中国革命的奠基礼。中国革命后来取得的一切胜利,无不凝结着长征的不朽功勋。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征实质性地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征程。所以,书记强调长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记者:书记在讲话中鲜明强调:“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请问,长征的胜利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宗旨之间有何必然联系?

刘光明: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取得长征胜利的首要条件,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长征前夕,红军总政治部明确强调,“提高并巩固党在红军中的绝对领导”,是“目前红军中党的最中心任务”。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后,号召全党和红军将士“像一个人一样团结在中央的周围”。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始终抱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信念,在饥饿、寒冷、疾病和死亡面前保持革命乐观主义,宁愿丢掉性命也不愿掉队离队,这是听党话、跟党走的生动体现;各路红军自觉坚持以党的事业为第一生命,虽然独立实行战略转移,但始终坚持在大局下行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做到“形散神不散”,这又是听党话、跟党走的生动体现;红一、四方面军广大将士坚决抵制张国焘的阴谋分裂活动,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贯彻执行中央北上抗日、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正确方针,这同样是听党话、跟党走的生动体现。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的:“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长征中红军将士的所有政治活动和军事行动,都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长征途中,广大红军官兵坚决做到不拿沿途群众的一针一线,留下了许多秋毫无犯的佳话。长征途中,大部分路程经过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长征中红军总部专门成立了少数民族委员会,制定贯彻有关民族政策,红军将士无论走到哪个少数民族地区,都充分尊重该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长征途中,红军将士还把完成战略转移任务与打土豪、分田地结合起来,与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武装和革命政权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为沿途人民群众谋解放、谋权益、谋实惠。红军爱护群众,群众拥护红军。从红军将士的行动中,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他们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因而自觉自愿地做红军队伍的向导,为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收集情报、救护伤员,不少民众还直接参加了红军队伍。整个长征过程中,红军各部队共筹集了上万吨粮食,补充了约2万人的兵员。长征的胜利,从根本上说是红军将士以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必然结果。

记者: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世界范围内关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和研究层出不穷”,国际社会是怎么认识和评价长征的?

赵周贤:作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根据资料,1935年的7月,苏联的《真理报》就发表了系列报道红军长征的文章,称长征是“真正革命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气概的卓越范例”。1937年10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首次向西方世界全面报道了红军长征的经过。他在书中描述道:“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将近半个世纪之后的1985年,美国著名记者兼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部长达30万字的著作中,称长征是“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件”,“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还有人说:与长征相比,犹太人从埃及出走,希腊人从波斯向黑海撤退,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这些人类历史上荡气回肠的远征都黯然失色。1999年,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编辑的《人类1000年》一书,邀请了世界百名自然和人文科学家,评选出从公元1000年至公元2000年之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件重要事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毫无悬念地入选。正如书记指出的,“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记者: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释了长征精神。我们应当如何把握长征精神的内涵?

赵周贤:长征精神概括的五个方面,即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早已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可,这个概括全面准确科学,不会轻易更改,也没必要更改。今天,我们纪念长征、弘扬长征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新的实际,在新的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继续奋勇前进。这体现的是继承和弘扬的关系。

长征精神的这五个方面内涵,如果用比较简短的词语来概括,我认为就是:理想如炬、信念如钢,迎难而上、坚韧顽强,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紧密团结,依靠人民、患难与共。今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人民要论”刊发了我们撰写的文章《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结合长征的历史对这五个方面作了较详实的阐发,可以作为深入领会书记“10·21”重要讲话关于长征精神论述的参考。

记者:书记强调:“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其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是对长征精神定位的新表述,对此您怎么理解?

刘光明:新形势下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我们要充分利用长征精神这一重要资源,使之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认为长征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长征精神是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的精神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单从字面上看,与长征精神没有直接联系。然而,必须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最深沉、最本质的东西,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与方向。这个最深沉、最本质的东西,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具有多个本源,其中包括历史上我们党的革命文化。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很显然,长征精神,就是我们党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征精神确实是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的精神源泉。新形势下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本源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根脉的认识。

第二,长征精神是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精神基石。在长征这场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中,红军将士通过顽强斗争铸就了长征精神,同时也指明了斗争实践这一培育崇高精神的主要途径。新形势下,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是多方位、立体式的,包括理论武装、道德教育等等,其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斗争。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的伟大斗争,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以敢于斗争的担当精神和善于斗争的科学方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这是当代中国由大向强发展新阶段的基本实践,也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与长征中的革命斗争相比,新的伟大斗争在斗争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变化,但斗争作为培育路径则是不可更替的。

第三,长征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的精神航标。人民的力量只有在正确的统一领导下才能汇聚成强大合力。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长征中的红军将士无条件地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使全党全军凝铸为一块整钢。当前和未来一段历史时期,我们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突破强国跃升面临的各种瓶颈和藩篱,亟须进一步凝聚起披荆斩棘、闯关夺隘的中国力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是同质同向的,有利于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中华民族向世界舞台中心挺进的磅礴伟力。

记者:近年来,一些人打着“解密历史”“还原真相”等幌子,以历史虚无主义为武器,随意甚至恶意、肆意解构长征历史、戏说长征历史、消费长征历史、杜撰长征历史,企图抹黑长征丰碑,诋毁长征英雄。书记的重要讲话,正本清源,有力澄清了在长征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对人们的影响。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赵周贤:对于那些误读长征历史、诋毁长征英雄的错误观点,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理直气壮地予以批驳,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理解长征历史。

书记在讲话中,对红军面临的艰难环境,对红军将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进行了多次阐述,这有力澄清了那种否定我们党和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错误看法。在长征这场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中,红军将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演绎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战争奇观。

历史虚无主义者对长征英雄及其英雄精神的否定,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进一步的成长,害莫大焉!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苏联正是在一阵阵毁灭英雄的恶潮中轰然坍塌。

在讲话中指出“自知者英,自胜者雄。”今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不仅要确保基本历史事实不被歪曲、英雄不被诋毁诬蔑,更重要的是把长征精神贯彻在实现当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实际行动中。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必须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特别要勇于继承和弘扬长征英雄身上彰显的伟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备战打仗、改革强军的一系列决策指示,清醒面对忘战懈怠这个最大危险,坚决摒弃和平积习和骄娇二气,继承和涵养长征英雄那种赴汤蹈火的胆气、一往无前的士气、所向披靡的锐气,努力把部队锻造成为国家之剑的寒锋利刃,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使命任务。总之,我感到,当好红军传人,传承红色基因,既是对长征精神的最好弘扬,也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最好反击!

记者: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新长征”,什么是新的长征?

徐志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从那时起,“长征”已然被赋予多重意义。长征,从一段具体的路程,升华为现实与理想交织的远征,成为中国人民最熟悉的比喻之一。而对于用血肉之躯铺就二万五千里征程的政党和军队来说,长征精神更是已经永远融入了生命。长征之后,历史翻开了一页又一页。从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到拉开改革开放的帷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长征”一次次被赋予全新的内涵。红军长征胜利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正如在讲话中指出的: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记强调,我们这一代人新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当今世界,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面对的严峻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道路广阔而风险犹在,前景壮丽而充满艰辛。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努力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记者:书记在阐述新的长征路时,强调要“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这是首次将“三个伟大”并列提出,其中新的伟大斗争主要是指什么?

赵周贤: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郑重宣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理解,这一庄严宣示,是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安邦实践的政治定位,集中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攻坚克难精神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意志和信念。在社会主义中国由大向强迈进的历史阶段,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是要立足新的更高起点,以敢于斗争的革命胆略和善于斗争的科学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排除障碍和干扰,化解危机和风险,增强动力和后劲。当今世界,由于受国际国内诸多特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国梦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实现,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特别要看到,当代中国发展已处于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日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也日益靠近“世界擂台”的中心,决胜征程绝不会一帆风顺。在这个关键跃升和聚力冲刺阶段,奋力一跃,梦想成真;放弃斗争,功亏一篑。

我们还必须看到,这场伟大斗争的艰巨程度世所罕见,由此给中国共产党人带来的严峻考验也世所罕见。它所触及的诸多矛盾问题,往往是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互为因果,甚至是矛盾之中还有矛盾、问题背后还有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斗争,如何做到既防止顾此失彼,又分清轻重缓急,既抓住矛盾的要害,又拧住问题的症结,准确把握斗争的时度效,能动驾驭斗争的主动权,将始终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破解的难题。

记者:书记在讲话中,非常鲜明地指出,“长征是人民军队的光荣,光荣的人民军队必须永远继承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风。”作为一名军人,您是怎么理解的?

徐志栋:正如书记指出的,“长征锻炼了人民军队,长征磨练了人民军队,长征成就了人民军队,长征开启了人民军队发展的新起点。”在新的形势下,“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是我军进行的新长征。现在,我军已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加快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但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发展和安全需求相比,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前进路上一系列难题需要破解。我们必须像当年的红军将士那样,万众一心,奋力前行,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要紧紧扭住政治建军不放松。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是无比宏伟的事业,其间充满艰巨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面对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军队政治工作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挑战和考验。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永远做红军的传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努力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

要紧紧扭住改革强军不放松。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涉及国防和军队深层次利益关系和体制结构,深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难度也前所未有。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好改革决策部署的落实。要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面对机构调整变化、岗位地位变化和进退去留,站在党、国家和军队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高度思考问题、对待得失,展现当代中国军人的崇高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在改革大考中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要紧紧扭住依法治军不放松。长征路上,红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不进民宅,不违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是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走向胜利的。作为新型人民军队,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用严格的法规、严明的纪律建军治军,积累和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新形势下,我军正以强军目标为引领,加快战略转型,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人民军队。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军队的法治化是一致的。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在坚持和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动实现治军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要紧紧扭住备战打仗不放松。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武器简陋的红军官兵常常处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合围中,平均三天一次激烈战斗。血与火的洗礼,熔铸出不可战胜的人民军队。当前,我国安全和发展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周边热点增多、燃点降低,海上安全威胁凸显,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性增大。能战方能止战。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胜仗聚焦,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记者:书记强调“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 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指的是?三者是什么关系?

刘光明:总任务指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也就是书记在讲话中明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布局指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也叫总体布局,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也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至于总目标,“10·21”重要讲话中没有明确,但从上下文来看,似应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理解,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的关系十分紧密。总任务与总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总任务,也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者是同一。实现总任务和总目标,必须进一步坚持和拓展总布局。我们党曾先后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又将其拓展为“五位一体”。可以预见,为了实现总任务、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还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记者:在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这“三个最”,是在讲话中首次并列在一起提出,这有何意蕴?

赵周贤:这“三个最”并列在一起,表明我们党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使党的领导这个保证更坚强、这个特征更鲜明、这个优势更突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次“10·21”重要讲话将“三个最”并列到一起,虽然每个最都不是首次提出来的,但“三个最”并列到一起则是首次,凸显出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视和强大决心。

为什么书记这么重视党的领导呢?从历史上看,我国实现由乱到治,靠的是党的领导。从1840年至1949年的100多年间,既是中华民族遭遇列强欺凌的屈辱史,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寻求由乱到治的奋斗史。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终于实现了由乱到治的伟大历史转折。完全可以说,党的领导是近代以来中国实现由乱到治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从现实看,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政党关系上,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在政权运作方式上,坚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协调利益关系上,坚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照顾同盟者的具体利益;在民主形式上,坚持充分协商、广泛参与。这样的政党制度和领导体制,保证了党的领导是坚强的而不是软弱的,保证了党的大政方针能够在集思广益基础上达成最广泛共识,确保全中国成为“一盘棋”而不是“一盘散沙”。这是把“百国之和”凝聚成“一块整钢”、创造“中国奇迹”的奥秘所在。

面向未来,也只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中华号”巨轮才有 “压舱石”,才能闯过深化改革攻坚期、深水区的险滩,驶向“潮平两岸阔”的新境界。

现在敌对势力最希望的就是我们放弃党的领导,用力最多的就是千方百计企图颠覆我们党的领导。必须看到,如果离开了党的领导,“颜色革命”、“和平演变”就必然在国内发生,不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可能被打断,甚至连国家稳定、社会安定都无法保证。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清醒,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和政治定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