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最精辟的句子远离烂人(稻盛和夫先生的四句话)

稻盛和夫最精辟的句子远离烂人(稻盛和夫先生的四句话)(1)

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一生致力于推动把做人的价值放大到企业的价值中去,进而实现了伟大的商业奇迹。

他所奉行的经营哲学,跟他所坚持的做人原则是分不开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多的纠结和迷茫,不知道应该如何去面对。

稻盛和夫先生这四句话,或许可以改变我们对于做人和做事的看法,帮助我们尽快走出人生的迷茫。

01 “作为人,何谓正确?”

这一句话,把稻盛哲学的最核心的点给表达了出来。

将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这就是稻盛先生一切成功的原点。

也就是说,人要把事情最好做对,首先要先做好人。

2010年稻盛和夫受到日本政府委托,接手重组已经破产的日航集团。

稻盛和夫接手后,首先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做人原则和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传递到每个员工,即公平、公正、公义、诚实、谦虚、努力、勇气、博爱等正能量的人生状态。

通过这些正能量状态的传递和践行,日航企业实现了V字型复苏,最终在2012年9月重新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一家高收益的企业。

如果说,稻盛和夫成功把两家企业做成世界500强,三年把一家破产企业做上市是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只能是他那做人的标准和价值观,实实在在改变了参与其中的每个人。

回到稻盛哲学的理念,能高标准做好一个人,通过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去影响身边的每个人,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能量场,让这种做人的标准,去不断影响更多的人。

其实,不光做企业是这样,做任何事都应该先去学会做一个正直的人。

做企业需要做人,学习、生活、工作,都需要先去踏踏实实做一个正直的人,才能把做人的标准带到做事情中去。

所以,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做人标准,诚实、公平公正公义、谦虚、努力、博爱等等。

02“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用稻盛先生自己的核心理念来解释就是,极致的利他主义。

稻盛和夫先生1956年27岁的时候创办了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即后来的京瓷。

后来在1984年又创办了KDDI,是仅次于NTT的日本第二大通讯公司。

可谓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商业神话。

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的成绩?

其实就是这种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在深刻地影响着他和周围的人。

他的经营哲学到底有多强?

举个例子。

在接手日航之后,从改变每个员工的基本做人意识着手,仅仅一年时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利润大幅上升。

而且在第二年,在经历大地震、大海啸、核辐射等影响下,日航企业依然实现了利润的高速增长,震惊世界。

最终仅用了2年7个月,就把这家破产企业重新做上市。创造了日本历史上从破产到重新上市最短记录。

他的这些成就,让全世界的企业家都刮目相看,一度被称为“经营之神”。

就是这样一个人,每到一个地方讲学,依然是如此的谦虚、低调、谨言慎行,堪称做人的楷模。

其实正是因为稻盛先生有这种真正为人着想的觉悟,给自己带来了极致的收获和回报。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任何的力都是相互的。

其实在人类社会,这种思维也是适用的。人与人之间也相互作用的。

只有当你真正的为他人着想,才能收获他人的回报和反馈。

做人做事说话,都要站在对方立场上去做,不能只顾自己。

任何人都有贪嗔痴的想法,自私自利是人的劣根性。只有我们能克服我们身上的劣根性,才能镇长收获成长。

只有收获了成长,释然看待周围一切,为他人谋利,最终才能获得自己的利益。

03 “心不想,事不成。”

对于一件事,如果你想都不去想,想都不敢想,你是不会有机会成功的。

就像那句常说的话一样,你永远无法赚到超过你认知的钱。

稻盛和夫说,一个人的人生就是他思维的产物。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了,那可能就真的这样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人生还有得救,奋起拼一把也无妨,那或许就真的变得不一样。

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你想成事,首先要敢去想,敢去做。

就像减肥一样,在过去的十年间,几乎每年都会想着减肥,都会去试一把,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

因为我没有真的逼自己一把,没有真的想去实现这件事。

但是我今年就成功把体重减掉了30斤,这在我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今年为什么做到了?

就是因为我想做到。

只有当你逼着自己去做一件你觉得正确的事,比如减肥,比如写作,你才能真正地开始。

光去想,永远无法达到成功彼岸。

如果想改变自己,就要先想到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到了就马上去行动,而不是仅仅沉迷于幻想。

04“首先得想”这很重要。

目标清晰可见,方法因人而异。只有先对“想”有强烈的愿望,才能敦促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

稻盛和夫在刚创业的时候,有一次听松下幸之助的演讲,松下提到一个“水库式经营”的理念:

未建水库的河流,在遭逢暴雨时,会出现洪涝,而在连日干旱时,河流则会枯竭。

所以建一座蓄水库,让水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即可让河流免受天气的影响。

这个道理在企业经营中同样适用,在行业景气的时候就要为将来可能的萧条做准备,让经营有所余裕。

当时会场几百家小企业的老板、负责人,一片纠结和牢骚之声。

大家纷纷交头接耳表达自己的不满,我们就是因为没有余裕才这么辛苦的工作,如果有余裕了,谁还愿意这么辛苦工作啊?

当时有位男士站起来质疑说,水库式经营固然重要,但实际我们是做不到的。

我们想听到怎么建水库的方法,如果没有方法,那您说这些有什么用?

松下听完这个问题,沉默片刻,表情温和的说到,我也不知道具体方法,但是必须要建水库,而且你必须得这么想。

说完这话,会场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对松下的回答感到失望。

唯独稻盛和夫感觉到震撼,就像被一股电流击中一样。

为什么?

稻盛和夫说,松下先生的这句话其实传递了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首先得想”。

建水库的方法因人而异,并没有千篇一律的方法可以去教,就算有了方法,也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你。

但是首先得有去建水库的这个愿望,这才是一切事情开始的基础。

只有你想,才能开始去寻找、去探索、去行动,如果连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开始行动的。

就像我们说写作很重要一样。

首先你得想“我要写好文章”,有了这个强烈的愿望和想法后,才能促使你去寻找方法。

如果连想都不想,那就算把最好的方法扔给你,那又如何呢?

当你不处在那种场景中时,是不会有感同身受的。

而只有当你真正的走进那个愿望,那个场景,你的眼里才会看到对你有价值的信息。

就像开车的人,在路上看到的都是车,骑自行车的人,路上看到的都是自行车,怀孕的人,路上看到的都是孕妇一样的道理。

所以,“首先得想”,真的很重要。

05 写在最后

稻盛和夫已在上周去世,作为一个影响了超过半数企业家的传奇人物,他的稻盛经营哲学和做人准则,依然在散发着光芒。

他的这些看似“鸡汤式”的文字,其实并不是告诉我们一个天道酬勤的励志故事或者是多么高超的经营技巧。

而是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道理:

凡事尽力去做,只要心安就好。

而作为我们普通人,从一个饱经崎岖的老人身上,学到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并能一以贯之的执行下去,就是最大的成功。

因为,“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练灵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