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白穴的功效与作用及(四白穴的临床应用)

四白穴的功效与作用及(四白穴的临床应用)(1)

​四白穴是人身体一个重要的穴位,属足阳明胃经。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操作方法为直刺或斜刺0.3~0.5寸。

  • 中文名四白

  • 出处《灵枢·经脉》
  • 隶属经络足阳明胃经
  • 功能祛风明目
  • 主要配伍配阳白、地仓、颊车等治口眼歪斜

名称释义

四白。四,数词,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围空间。白,可见的颜色、肺之色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经水在本穴快速气化成为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承泣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性温热,由地部流至四白时,因吸收脾土之热而在本穴快速气化,气化之气形成白雾之状充斥四周,且清淅可见,故名。

功能作用

散发脾热,向天部提供水湿。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

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或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解剖

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

主治

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操作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沿皮透刺睛明;或向外上方斜刺0.5寸入眶下孔。

临床运用

四白穴的主治病症为: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配伍

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治口眼歪斜;配攒竹穴治眼睑瞤动。

附注

随着电脑、网络等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普及,工作的紧张、休息不足,容易导致眼部疲劳,视力疲劳。在感觉疲劳的时候,除了给于适当的休息外,按摩四白穴进行刺激,也是舒缓疲劳的好方法。所谓“四白穴”,就是“四方明亮”之意,通过对四白穴进行按摩,可以对缓解眼部肌肉疲劳,眼部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还可以缓解面部痉挛等症。按压方法:使用双手的食指,略微用力进行按压;时间与次数:每次持续按压3秒,10次为1组;最佳刺激时间:早、中、晚,各一组。 眼保健操第三节按揉四白穴。四白穴位置:先把左、右食指和中指并拢对齐,分别按压在鼻翼上缘的两侧,然后食指不动,中指和其他手指缩回呈握拳状,食指所在的位置便是四白穴。又或是当你两眼平视前方时,瞳孔下一寸处的颧骨弓凹陷中,也就是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动作要求:闭上眼睛,先将左右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靠近鼻翼两侧处,再以两手大拇指支撑在下腭骨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使之与其余手指一并收拢如握拳状,以双手食指指腹分别在在面颊中央按揉。旋转按揉一圈为一拍,如做八个八拍即六十四拍,则每过一个八拍就改变一次旋转方向。动作要领:穴位不需要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

相关论述

1.《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凡用针隐审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2.《针灸大成》:“主头痛,目眩,目赤痛,僻泪不明,目痒,目肤翳,口喎僻不能言。”[1]
[2][3]

参考资料

  • [1] 杨继洲.《针灸大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7月
  • [2] 王华.《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
  • [3] 田代化 .《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