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不常见的野果(有问必答千万别小瞧它)
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我在东北上大学时吃过东北的红松子儿,颗颗都是“开口笑”,那味儿别提了。还吃过一种大小跟红松子差不多的干果叫榛子,当地也有叫山板栗或山棰的,那果仁儿就像一个小心脏,表面似乎能看到一些网状的“血管”,口味儿与松子完全不一样,没有松子那么油腻,香味还很特别,只是这东西没有松子那么好剥。
因为当地也把榛子叫山板栗,所以一直以为榛子跟板栗是同一大类的东西,应该都是壳斗科的吧。
榛子
在荔波工作时,我在野外难免会吃到许多的山果,闲下来就总想到山上转转看有没有成熟的野果,经常会收获猕猴桃、四照花、黄皮果、地果、杮子、八月瓜、板栗、锥栗、山核桃等,但却一直没有发现榛子。后来到威宁、六盘水、习水等地考察时,到处都可以看到榛子,在一些相对高寒的地方,灌丛中的榛子显然已是优势树种。因此在我脑海中,就形成了榛子就是一种小灌木的印象。
有一年应朋友邀请到秦岭考察,本来晴朗的天空却突然开始下雨,还伴随着阵阵大风。我们急急忙忙地往回返时,却发现林子中在“唽唽嗦嗦”地往地上掉东西,显然不是雨滴,捡起来一看居然是榛子,林中下的是“榛子雨”。再看这些榛子,竟然是从乔木树上掉下来的,这一下刷新了自己对榛子的认知,知道榛子还可能是乔木树种。这时候我才注意,就在榛子树下,有不少的榛子果实掉落下来,在土壤缝隙间已经形成堆,方便了我冒雨捡拾。可能是那些山鼠还来不及把它们搬走,或者是因为榛子的种皮比较厚,一般的鸟儿和昆虫还真就没法取食,所以它们得以在地面上存留,这样保证了在土壤种子库中榛子的种子量,保证了榛子的自然传播。也难怪,在那些有榛子的地方,它们总是形成优势种。
有了好奇,才想起查书,原来这榛子与板栗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东西。板栗属于壳斗科,而榛子属于桦木科榛属。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辨认出榛子?它有哪些特征呢?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
榛子仁儿虽然不是很好剥,但营养却很丰富,风味和香味独特。通过对川榛仁的测定,其果仁含脂肪63.8%,含蛋白质14.2%,含碳水化合物6.14%。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含量远远高于核桃仁。油脂含量也很高,但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还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等有益物质。其钙、磷、铁等元素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
榛子除了好吃,还有滋补保健和药用的价值,可补脾胃、益气力、明目,并对夜尿多、消渴等肺肾不足者颇有帮助。它含的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可增强精氨酸酶活性,排除血液中的氨,从而增强免疫力,防止癌变。有一种抗癌化学物质叫“紫杉醇”,可治疗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症,主要存在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中,但研究发现这榛子中也含有紫杉醇!
榛子的分布很广,亚洲、欧洲、美洲都有分布。也难怪,榛子极耐寒,可以度过-30℃的严冬,但它更适应阳光充足而又湿润的环境。榛子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在壤土、沙土、黏土以及轻微的盐碱地上都能够很好地生长。它能承受的海拔范围也很大,500-3000米的海拔都有榛子分布。世界上有20多种榛子,比如欧洲榛、美洲榛、土耳其榛等。还是中国地大物博,原产的榛子就有9种,即川榛、滇榛、华榛、武陵榛、维西榛、平榛、刺榛、毛榛、绒苞榛等,在贵州分布的主要是川榛。
曾经榛子在贵州普遍分布,特别是海拔较高的一些地方,但因为榛子规模化开发并不容易,有些地方造林时把榛子全部铲除,“炼山造林”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克星。后来发现造出的这些片片华山松纯林,特别是华山松之类的东西,极容易受病虫害所侵扰,成片死亡。奇怪的是在林下生长有榛子的那些森林却完好无损,似乎那些病害不敢靠近,于是人们慢慢认识到榛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识到森林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炼山造林”终于淡出人们的视野。
关于榛子,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
榛子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
榛子与杏仁、核桃、腰果共称为“世界四大坚果”,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但是榛子属于温热性的食物,吃多了容易上火,所以即使是很好的东西也不能过量贪吃。
榛子用途广泛
榛子材质优良,是细木工、建筑、家具等用材,树皮、叶和总苞可提取栲胶和生物碱,根条可供编制,地上部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物种,嫩枝叶和秋叶是沤制绿肥的优良原料,叶可饲柞蚕,嫩叶晒干为冬季猪饲料,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榛林腐殖质可生产榛蘑。
最后回答文中问题:其实榛子很好辨认,结果实后的榛子一眼就可以辨认出来。苞钟状的果苞翘首枝头,两片苞叶像张开两个翅膀展翅欲飞,褐色的坚果“犹抱琵琶半遮面”,在苞叶的簇拥下羞答答地露出一点身影。若是没有果的时候,从榛子的其它形态也可以辨认。如川榛的枝条呈灰褐色和黄褐色,有稀疏的绒毛和腺毛,皮孔大而突出,叶片圆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而基部呈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的尖锯齿。雄花是葇荑花序,生于小枝的上部叶腋。就凭这些简单的特征,已经可以把榛子认个八九不离十了。
(撰文:冉景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