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实例分析(浅谈西汉第一雄文治安策)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贾谊的《新书》,在昨天的内容中我们知道了:贾谊是对皇权尊严极度推崇的,并且制订了一系列的方法来维护皇权尊严。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贾谊的另外一个策略“削藩”。

战国策实例分析(浅谈西汉第一雄文治安策)(1)

从封建到郡县

封建与郡县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确切的说中国的政治是从封建起源的。我们熟悉的《封神榜》其实就是对周代分封诸侯的神话表达。周武王消灭商朝以后,将自己家的子弟与功臣分封到全国各地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高度自治。

到了春秋时期,开启礼崩乐坏,封建制开始松动。战国之后封建制度完全崩溃,秦始皇建立的制度就叫做郡县制。

战国策实例分析(浅谈西汉第一雄文治安策)(2)

总的来说,封建制有点像今天的合伙人制度,郡县制则像经理人制度。在郡县制里,不存在诸侯国,各个地方的长官都是皇帝雇佣的经理人,没有股份,更不能世袭。没有了世袭制度,也就意味着中国贵族社会崩塌,社会上就再也没有了贵族。

秦朝很不幸二世而亡,刘邦建立汉朝总结前朝的经验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完全是因为没有诸侯王拱卫中央。所以刘邦在铲除共同创业的异姓王之后,还是保留了自家子弟的诸侯国,建立起了半封建半郡县的国家。

战国策实例分析(浅谈西汉第一雄文治安策)(3)

贾谊《新书》里最为人知的文章是《过秦论》,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秦朝之所以迅速败亡的原因,贾谊的观点与刘邦一致。贾谊是支持封建的,但是汉朝运行了几十年,各地的诸侯王开始做大,这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应该怎样防患于未然呢?儒家的办法是从上至下的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大力推行精神文明建设,这种办法显然是自欺欺人,毫无作用,那么要怎么办呢?

战国策实例分析(浅谈西汉第一雄文治安策)(4)

削藩

思想品德教育既然行不通,硬来又没有势力,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既要维持封建,又不能让诸侯势力过大。贾谊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主张“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意思是说要分封更多的诸侯来削弱单个诸侯的势力。

这个办法,也是贾谊《治安策》的核心观点,原文很长,主要是谈论了当时社会核心矛盾的解决之道,一开篇便是:“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的危言耸听,大意是说:如今国家的形势很危险,要为之痛哭的事情有一件,要为之流泪的事情有两件,要为之长叹的有六件,其他的各种坏事实在是数不胜数,我就先不提了。

战国策实例分析(浅谈西汉第一雄文治安策)(5)

贾谊的这篇文章,谈论是天下的“治”与“安”,所以称为《治安策》,我们要知道古文里的“治安”是“治”与“安”两个词连用,分别指“治理”和“安定”,和现代汉语里的“治安”不一样。

文章中首先谈到的“可为痛哭者一”,这件最严重的事情就是诸侯王势力太大,贾谊的解决方案也很直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贾谊还解释说:“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意思是说,诸侯国的势力弱小就不会有非分之想,皇帝便可以用思想品德教育来约束他们。

战国策实例分析(浅谈西汉第一雄文治安策)(6)

好了,关于“浅谈西汉第一雄文《治安策》”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两点:第一、封建制与郡县制是中国的两种政治制度;第二、贾谊对于诸侯王做大威胁皇权的应对之策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王庶文讲坛”致力于中西方文化、历史、美文、诗词创作,谢谢您的支持。#国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