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必背成语(学习成语小知识)

1.大地回春(dà dì huí chūn)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典故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二回夹注:“阴历正月初三日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故诹吉于初四日。”

近义词:大地春回

2.寸草春晖(cùn cǎo chūn huī)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典故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近义词:反哺之私、春晖寸草

反义词:六亲不认

古诗

唐代的诗人孟郊,写过一首题为《游子吟》的诗。这首诗以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一位慈母对即将离开自己的儿子的深深的爱。读来令人感动:

游子吟

作者:孟郊 (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一场春梦(yī chǎng chūn mèng)

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典故出处:

五代前蜀·韦縠《才调集·张泌〈寄人〉诗》:“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宋·赵令持《侯鲭录》卷七:“有老妇年七十,谓坡曰:‘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

近义词:过眼烟云

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大文豪苏东坡被贬到海南昌化,他背着一个大瓢在田野间步行,不时哼着曲调,遇到一个70多岁的老婆婆,她知道苏东坡的坎坷经历,现在亲眼目睹他的现状,十分感慨地说:“昔日内翰的荣华富贵只不过像一场春梦而已”。

4.齿牙春色(chǐ yá chūn sè)

形容爽朗地大笑。

典故出处

宋·陶彀《清异录·作用》:“娄师德位贵而性通豁,尤善捧腹大笑。人谓师德笑,为齿牙春色。”

5.一年之计在于春(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典故出处

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近义词:一日之计在于晨

6.春花秋月(chūn huā qiū yuè)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典故出处

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成语故事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大举进攻与消灭了南平、后蜀、南汉等国。南唐后主李煜不问朝政,只会吟诗作词,被宋朝打败,投降后被封为违命侯。李煜感慨地作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学习语文必背成语(学习成语小知识)(1)

7.枯树逢春(kū shù féng chūn)

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比喻绝境逢生。

典故出处

《景德传灯录·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8.春风得意(chūn fēng dé yì)

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典故出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成语故事

唐朝诗人孟郊年轻时隐居嵩山,过着清贫闲淡的生活,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多次进京赶考没有考中,直到41岁时才考取进士,他写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

9.回春妙手(huí chūn miào shǒu)

妙手回春。喻人医术高明,能使垂危的人恢复健康。

典故出处

粤剧《关汉卿》第三场:“全靠大夫你回春妙手,我已经好了八九成。”

10.白雪阳春(bái xuě yáng chūn)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典故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