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妈妈的爱怎么说(让妈妈的爱随时随地给孩子续航)

YY从小对气味特别敏感,所以很是抗拒坐车,尤其是密封性好的小轿车。这一点遗传自我,在密闭的环境闻到一点点异味,肚子里就翻江倒海的难受,而且还是无论如何吐不出来的那种——如果吐得出来倒好,一般吐出来就会好受很多。

吐不出来,这种难受就好像是没有尽头的。

我虽然对YY可以说是感同身受,但是在广州这种地方生活,完全避免坐车,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YY的幼儿园还在离家十几公里之外。

所以每一天早上,除了和大部分妈妈一样,需要面对孩子起床困难、吃饭慢这些亲子之间的“普遍梗”之外,我最困难的是,想办法把YY弄到车上。

一个冬天的早晨,天阴沉沉的,仿佛永远也不会大亮。YY本来就没睡够,还没完全清醒就被弄到了车上。一开始她安安静静地躺在后座上,似乎睡着了。没想到,过了一个红绿灯后,遇到了堵车,车子开开停停,YY突然大哭,“妈妈你抱我,我不舒服,你过来抱着我。”

还处于“马路杀手”阶段的女司机,遇到堵车加孩子哭闹,可想而知我当时的境况,除了紧张、焦躁,所有学习过的育儿知识,以及所谓的淡定、温和都已经飞到爪哇国去了。

“妈妈在开车呀,怎么抱你呢!”我强装温和,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跟YY重复着这句话。话外音就是:你怎么就是听不懂妈妈的话呢,怎么就是不能理解现在的状况呢,怎么就不能忍一下呢?

可事实上,我也没有理解孩子的话。

“妈妈,你不用真的抱着我。你可以假装呀!”YY突然停止哭喊,轻飘飘地甩出一句。我想,如果是大人在这种情境下,说出这句话,估计得配一个大白眼。

“啊?还可以假装吗?这个好玩,怎么假装呢?”YY突然的一句话,让我的理智瞬间回笼。

所以,很多时候,看似我们在帮助孩子,实际上,往往是孩子在帮助我们。帮助我们透过焦虑和紧张的重峦叠嶂,找到那个原本也充满友善和智慧的自己。

“你可以假装是自动驾驶,然后假装你到后面来坐。”

“好的。现在切换成自动驾驶模式。顺利完成切换,驾驶员暂时离开驾驶室,到了后座,因为她的小宝贝需要她抱抱。”我模仿人工智能的声音和语调说话。

“对对,就是这样,妈妈,你现在抱着我了。好好玩啊,等一下我不舒服的时候还玩这个。”YY咯咯咯笑起来。

“好啊,真有意思,那你现在舒服一点了吗?”我也从堵车偶遇孩子哭闹的紧张和焦躁中突破,真正地放松下来。

“舒服多了。”YY愉快的声音传来。

是啊,我怎么忘记了,大人也有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啊。更何况,妈妈的接纳和放松,比起拒绝和紧张,当然更能让孩子放松,以及带来好的感受。

学了十几年心理学,到实际临场应用上,还不如一个四岁的孩子。我开始深刻地反省自己。

一周后的一天晚上,寒风呼呼,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我开完会后载着YY回家,一直没吃东西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计,一心只想快点回到家,赶紧吃口热乎的饭菜。YY已经在同学家吃饱,满心热情地叽叽喳喳,想要和我分享一天的见闻。我心不在焉地回应着。

“妈妈,我感觉不到你爱我了,我叫了你好几声,你都没理我。”猛然间,耳边传来投诉声。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我一点也不着急了。

“哦,宝贝,对不起,刚才确实没有听清楚你说话,你知道妈妈晚上开车还是有些紧张,需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YY是听觉型的孩子,对听到的新鲜词汇特别敏感。

“全神贯注就是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妈妈现在开车,又还不熟练,就需要全神贯注才能安全开车。所以,妈妈就分不出注意力来回答你了。”

“啊!那你每次开车都不能和我说话了吗?”YY惊呼!

“也不是,妈妈会逐渐地熟练起来,而且熟悉的路,车少的时候,妈妈可以回答你的话。还有啊,妈妈有魔法呢。”

“什么魔法呀,快告诉我好吗?”YY有些急切了。

“每个妈妈都有魔法。就比如刚才,妈妈虽然没有回答你,但是妈妈有一个信使,妈妈委托它跟你说,妈妈爱你。你知道这个信使是谁吗?”

“信使是什么意思?”

“信使就是送信的使者。刚才妈妈委托树叶告诉你,妈妈爱你。树叶点点头就是在跟你说话。”我很认真庄重地说。

“真的吗?哇,那有好多好多树叶跟我说你爱我。”YY边说边看窗外。“啊,那棵树一动不动,妈妈,有些树叶没有收到你的信。”

“哦,可能妈妈的信到达每一棵树的时间不一样,但是最后它们都会收到的。”

“动了动了,妈妈,刚才我们开过去的时候,我从后面的玻璃看到,那棵树的叶子拼命点头呢。”看到那棵大树终于动了,YY激动得不得了。

“是呀,我也看到啦!妈妈有的时候,也会委托别的东西做信使哦,所以,妈妈在开车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回答你,你也不要着急,要注意看周围的信使。”

“还有哪些呢?”YY目不转睛地看着车窗外,想要辨别哪些是妈妈的信使。

“还可能是灯光啊,有些灯一闪一闪的,那也可能是在告诉你,妈妈爱你。”

“还可以是红绿灯,或者墙壁上的瓷砖、路上的小花、白云,还可以是路上的车子,比如今天是白色的车,明天是红色的车。”一路上,YY自己找了很多可以作为妈妈“信使”的事物,越说越开心。

“那我们就约定好了啊,不管你长到多大,不管你在哪里,都可能遇见妈妈的信使哦。”

“好啊,妈妈回去也和姐姐约定吧!姐姐可能会找到不一样的事物做妈妈的信使呢,多找一些,这样我们去哪里都可以遇到妈妈的信使。”

哈,有点小贪心的家伙。可是,对于妈妈的爱,谁又不贪心呢?

“当然啊,妈妈的魔法就是,可以把所有你喜欢的事物,都变成信使呢。”

“以后我做了妈妈,也会有这个魔法吗?”四岁的YY,对于出生和死亡特别感兴趣,常常提到以后自己做妈妈的情景,会生个怎样的宝宝,会做一个怎样的妈妈。

“对,你的魔法可能会更厉害呢。”

“那太好了,我好喜欢这个魔法啊。”

从此以后,逐渐地,每次在车上YY都开始关注外面的车、灯、花草树木、蓝天白云等,并且一一描述给我听。注意力的转移,和身体的适应,YY渐渐对坐车反应没那么大了,多了很多开心的体验。

孩子对妈妈的爱怎么说(让妈妈的爱随时随地给孩子续航)(1)

其实我并不知道这样跟孩子“胡诌”是好是坏,完全是凭着妈妈的本能行事。但是,一想到以后孩子长大,直至远离父母,远离从小长大的地方,不管走到哪里,还能到处遇到这些“妈妈的信使”。

在庸常的生活中,不管孩子看到春花秋月还是夏风冬雪,不管是抬头看见蓝天白云,还是低头见到花草枝叶,每一个日常可以见到的事物,都能有一个关于“妈妈爱我”的回忆。

等到以后她自己做了妈妈,不管是岁月静好,还是手忙脚乱、鸡飞狗跳,都能想起“妈妈的魔法”。

——这些游戏和对话,会穿越生命的距离,陪伴着孩子,隔着千山万水或者悠长时光,给孩子确认:妈妈爱你。

一想到这些,我就无比确信,这些关于“魔法”以及自己将会拥有“魔法”的信念,拥有无可比拟的能量,可以跨越山海和时光传递温暖和力量。

它值得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