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的小故事(戏里戏外说清明)

明天就是清明了。

关于清明的小故事(戏里戏外说清明)(1)

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但它并不是一个节日,虽然也说成清明节,虽然也放假,而且还列入我国法定节假日当中,但我个人认为它真的不是一个节日,这是它和春节、中秋节等最不同的一点,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另外还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就是清明既收不到祝福的短信,也没有人问候你节日快乐,所以才有人说清明是所有节假日里最清静的,这里的“清静”是没有人打扰的意思。其实在清明这天,所有的人们,特别是男性朋友们也不会闲着,因为在我们当地,女性在清明当天是不去上坟的,一般都是提前去上坟,因此在我们这里清明那天你看到的都是男人们在上坟。

清明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日子,无论哪天去,人们都要表达对逝去的先人们的纪念和哀思,烧点纸钱,给坟头添一层新土,再在坟头的最顶处压上一些纸钱,最后再放一放烟花爆竹,像给逝去的老人过年一样,生怕老人们在另一个世界吃不好,穿不暖,吃不上肉,喝不了酒,准备的东西很全,想得也很周到,希望先人能永生。其实只要你曾经近距离接触过一些人,你就会知道有的人的孝是装出来给别人看的,是在演戏给别人看。其实大可不必。人都会老,人皆有一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宁要床前一碗水,不要坟前万柱香。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手里都有点闲钱了,在填饱肚子之后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在求新求变。最近这十多年的光景吧,在我们当地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习惯,清明上坟以后要举行清明会,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大家族的人,不管男女老少要举行一次聚餐,在推杯换盏中继续聊一聊家族的事、老人的事,包括故去的和健在的,本家族的和其他家族的,听说的和亲历的,你一言我一语。家族人多的,有家簿的,还有把家薄挂在墙上,让大家看一看,由在家族中辈分最大或者德高望重的人讲讲话,内容无非就是抚今追昔,珍惜现在,展望未来,对先人表示哀思,对老人表达感恩之情,对年轻人寄予厚望,说白了就是要求年轻人知感恩,知孝道,知图强,说得俗气点就是让后代子孙们有为、有位、有钱、有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清明又是中国的感恩节,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它能把一个家庭的过去、现在、未来,借助上坟、聚餐这种形式很好地串联在一起,一来使每一个人有了归属感,二来也通过扫墓、聚餐这种简单的形式使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活着干什么”、“身后留什么”这个说来既简单又深奥的哲学问题。

有关清明的文艺作品很多,最著名的应是宋朝张择端的那幅世人皆知的绘画《清明上河图》,几乎与之齐名的另一个作品个人认为应是唐朝杜牧的诗《清明》。有关清明的戏曲不少,不过大多数都只是借着清明外出踏青、赏花,或者赶考路上正值清明而发生的爱情故事,只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在清明,其实换作任何一个其他时间也依然不违和。比如豫剧《洛阳桥》,其中有一段唱是“清明节到城郊踏青游玩”。另外一点就是古人们,特别是戏子们为了应景,以确保有钱又有闲的人能够在什么节看到什么戏而随机应变加入的节气,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关于清明的小故事(戏里戏外说清明)(2)

真正讲清明、演清明的戏还是京剧《焚绵山》,有的也叫《火烧绵山》,以介子推为核心,对清明节、寒食节的来历,做了详细的介绍,特别对于象征政治清明的寓意,进行了很深刻的演绎。

两千多年过去了,说来说去,清明的寓意脱离不了“忠”和“孝”二字。正如明朝张居正写的那副对联一样,“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种田”。直到今天,孝依然处于道德的高位。

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出以“孝”和“不孝”为主题,化“不孝”为“孝”,由苦恼人的“孝”到皆大欢喜“孝”的戏———吕剧《墙头记》。

八不咙咚哐,开戏啦!咿——咿,呀———呀!哇呀呀呀——呀!!

关于清明的小故事(戏里戏外说清明)(3)

先来看一看剧情:

年近八旬的张木匠因两个儿子不孝、两个儿媳不贤,遭到百般虐待,因两家谁也不愿意赡养老人,推来推去,你推给我家我又推给你家,最后张木匠被推上墙头。这一幕恰巧被路过的王银匠碰到。王银匠听到张木匠的哭诉,设下巧计,最终令两个儿子争相赡养张木匠。

关于清明的小故事(戏里戏外说清明)(4)

吕剧《墙头记》剧照

接下来再简单说一下吕剧:

吕剧由山东最主要的曲艺形式山东琴书发展而来,风格质朴清新,最能代表山东风格,也体现了东北、华北农民的朴素特点,曾与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秦腔、川剧并称为“中国八大戏曲剧种”。

吕剧也是“闯关东”文化的代表,是中原文化与关东文化相交融后孕育的具有多元文化内涵的新型传统戏曲表演艺术。

2008年,吕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代表剧目有《姐妹易嫁》、《李二嫂改嫁》等。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关注我,让中国戏曲的鼓点惊醒你的耳朵,让你我的灵魂有趣起来。

七不咙咚呛,散戏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