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寓意着人们生活的美好(从宜室宜家到美好象征到世外桃源)
2020年的春天来的有些迟,像一份延迟许久却又被催促多次的快递,不过终于还是来了,虽然踏着姗姗来迟的步子,但春天总算还是来了。
说起春天的风景就必须讲到桃花。桃红柳绿,是春天的标配,也是春天这幅活色生香的油画里一定要有的东西。
1
面对同一片小桃红,不同人眼中自有着不同的风景。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这个是林妹妹眼中的桃花,贾府的这个春天分外不宁静,大观园里的过客尤二姐已经吞金自尽,七窍玲珑心的世外仙姝面对现实的一地鸡毛也不免感慨。
虽然身在有如仙境的大观园,但世外仙姝林姑娘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以她的聪慧,早就察觉到贾府危机的关键所在,并向贾府“希望之星”贾宝玉同学直接发出预警:“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只可惜被贾家上下寄托了中兴希望的贾二爷对此却丝毫不以为意的表示:“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
面对此情此景,也难怪黛玉要发出一声长叹: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2
其实在古诗文中,桃花一直以其鲜艳明媚的外型做为欢乐喜庆的象征。早在《诗经·桃夭》中便被定了性,“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以盛放的桃花来比喻美丽的新嫁娘。
美丽的桃花总是与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唐代诗人周朴有诗说:“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美丽的桃花人人都爱。
唐朝诗人崔护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更是将桃花与美人间两两相映的关系进行了盖章认定。
才子佳人的故事人人喜欢,崔护与桃花女的故事从唐朝一直讲到现在。唐代孟棨《本事诗》里便记载有崔护与桃花女的故事。宋官本杂剧中有《崔护六么》、《崔护逍遥乐》各一本,宋话本有《崔护觅水》,诸宫调有《崔护谒浆》,元代系剧白朴有《十六曲崔护谒浆》,尚仲贤亦有《崔护谒浆》。明人金怀玉写有《桃花记》。
著有《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的明代著名文学家凌濛初也曾写有四折杂剧《颠倒姻缘》,又名《桃花庄》,写的也是人面桃花的故事。
明代著名戏曲家的代表作便是《桃花人面》,在当时非常有名。
戏曲高度繁荣的清代更是佳作倍出,光是写这一段人面桃花佳话的戏剧便有曹锡黼的《桃花吟》,舒位的《人面桃花》,郑振铎在《清人杂剧初集》中还收入了《桃花吟》中《遘艳》、《再访》、《哭证》和《重圆》四折。可见崔护与桃花女故事流传范围之广,受欢迎程度之大。
3
以上两种桃花的观感都比较少女心,大叔眼中的桃花直接带入神话色彩。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直接将桃花同与现实隔绝的理想世界联系在一起。从此之后,世上不光多了一个世外桃源的成语,桃花,也与仙境产生关系。
信奉佛教的王维在《桃源行》中说: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崇尚道教、热衷寻仙的李白笔下的桃花仙气十足: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亲历过唐朝由盛至衰全过程的张旭写到桃花时,自带一股出世的味道: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到了积弱积贫的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唐诗中的芳菲灿烂的桃花在宋人笔下少了几分浪漫主色彩。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指出的那样:宋的国势远没有汉唐的强大,我们只要看陆游的一个诗题: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宋太祖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曾把南唐吞并,而也只能在他那张卧榻上做陆游的这场仲夏夜梦。到了南宋,那张卧榻更从八尺方床收缩而为行军帆布床。
躺在行军床上写出来的诗自然会冷峻客观一点,王安石在《移桃花示俞秀老》中直接表示: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山前邂逅武陵客,水际彷佛秦人逃。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写在宋亡前夕,更具悲观主义: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用钱钟书先生的话说便是:宋末元初有些人的心理是:要是不能抵抗蒙古人的侵略,就希望找个桃花源去隐居,免得受异族的统治。这是又一种反映方式的例子。一首咏怀古迹的诗虽然跟直接感慨时事的诗两样,但是诗里的思想感情还会印上了作者身世的标记,恰像一首咏物诗也可以诗中有人,因而帮助读者知人论世。
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唐寅,既明代文娱界著名才子唐伯虎在《桃花诗》中通篇写尽桃花的万种风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桃花仙人唐伯虎产供销一条龙,赏花之余兼职鲜花电商,算是在出世与入世间找到一种微妙平衡。
一样桃花,在不同诗人、作者笔下,却展现出千般模样,万种风情,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人眼中的桃花,大不相同。甚至,在同一位观众的眼中,因为心境不同,桃花的样貌也是大不相同的,写下“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的林黛玉,在收到宝玉送来的旧帕子时也曾“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
在一本关于鲜花那些事儿的著名科普书《花朵的秘密生命》中曾谈到过:花并不是权力的象征。它们的生命短暂而脆弱,不能够象征永恒。而且,说实在的,花跟人生现实或是人类的需求都沾不上边。花有的只是片刻的美丽。
这段话不光适用于桃花,也适用于所有花。不错,那些花儿们一生中最美好、绚烂的时光便是它们绽放的时刻,为了那短时的美好,花儿们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积极吸收各种营养,努力积蓄自己的能量,换得一段时间的美丽绽放,就像我们人类用长时间的努力来换取自己一生中那几个成功的高光时刻一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