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

(09):补空

【原文】

如"我"、"哉"字,作点须对左边实处,不可与"成"、"戟"、诸"戈',字同。如"袭"、"辟'、"餐'、"赣',之类,欲其四满方正也,如《醴泉铭》"醴"字是也。

【原意】

有些字的笔画不多,容易留下空当,因此,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补空。如"我"、"哉"字,右上方的点在书写的时候要比较靠近左边的实处,而不能与"成"、"戟"、诸"戈'右上方的点相同。又如"袭"、"辟'、"餐'、"赣'等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四边撑满,充实而方正,就如《醴泉铭》中的"醴"字。

【新说】

有空就补谓补空。有些字的结构中容易留下空当,导致比重不协调。这时,就要注意将笔画安排到实处,将方块填满,充实而方正。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1)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2)

补空有时候也体现在用粗笔画,让空处份量重点,不至于轻飘,如"如"的口非常粗。有的也通过笔画的长短、位置分布来使得字的四边撑满,充实而方正,如"醴"。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3)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4)

(10):覆盖

【原文】

如"宝"、"容"之类,点须正,画须圆明,不宜相著,上长下短。

【原意】

有些上下结构的字,如"宝"、"容"等,有宝盖头。书写的时候,宝盖头上中间的点要处于正中,上下三部分之间的衔接要历历分明,不可拖泥带水,相互粘连,或上长下短,失去重心。

【新说】

宝盖头、当字头等之类的字,有覆盖的感觉。《三十六法》说得不准确,宝盖头上中间的点不是一定要正中的,而是往往偏左。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轻重、高度、宽度、以及与字的其他部分之间的距离得当,要避免头重脚轻。虽说是"覆盖"但"盖"不是必须的,有的时候根本盖不住。"覆盖"理解为帽子更恰当,帽子可大可小,戴的舒服、洋气就好。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5)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6)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7)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8)

学字头还常用繁体写法(繁冒)来与字的其他部分相适应。"当"下部大,上部适合用简体,用繁体会很笨拙;"觉"下部只有一个部件,学字头用繁体可以让字有层次感。不用苛求简体或繁体,相宜最佳。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9)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10)

(11):贴零

【原文】

如"令"、"今"、"冬"、"寒"之类是也。

【原意】

像"令"、"今"、"冬"、"寒"之类的字,点画比较零碎,下边的点要注意不能离上边太远,应当靠近一点。

【新说】

"零",零碎也。像"令"、"今"、"冬"、"寒"之类的字,点画比较零碎,不是主笔,要与字的主干相配合,却是起灵动的关键。书写的时候要找准位置,注意其形态,写得若即若离、形态方位恰当才有动感。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11)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12)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13)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14)

(12):粘合

【原文】

字之本相离开者,即欲粘合,使相著顾揖乃佳,如诸偏旁字"卧"、"鉴"、"非"、"门"之类是也。

【原意】

左右结构的字中有很多字在字势上相互背离,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相互之间的呼应衔接,使左右两边气脉相连,又相互揖让,这样才均衡完整,如"卧"、"鉴"、"非"、"门"等。

【新说】

粘合之意为聚拢。有的字结构上左右相互分离,没有办法将其连接起来,但是,书写的时候要注意通过技法将其粘合起来,手法很多,例如:左右笔画之间相互呼应衔接(如意连),使两边气脉相连,又相互揖让;通过力学方式使左右相互靠拢(如向背);通过笔画形态来使左右相互照应。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15)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16)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17)

欧阳询九成宫写法图解(欧阳询九成宫结体三十六法)(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