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古天乐版小龙女知道真相(无法超越的经典)

闲时逛了会儿微博,看到了李若彤出席活动的照片,一袭白衣,还是那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仿佛“小龙女”回来了。我又回到了二十几前那个午后,坐在老式的电视剧旁,调试着按钮。等着那生死相许至死不渝的爱情,在那个武侠梦盛行的时代,金庸的小说可以说是人手一本,《神雕侠侣》更是没有人不知道的,只是小说怎么够,TVB更是把那使人肝肠寸断的爱情搬上了屏幕。小龙女最后那次的不辞而别,才三十多岁的杨过就已两鬓白发。“若能见到龙儿一面,纵使千刀万剐,我也在所不辞”。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十六年的等待,只为再见你一面。这两天重温经典香港剧集《神雕侠侣》,了解到不少幕后小故事,今天就来跟你们好好唠唠。

神雕侠侣古天乐版小龙女知道真相(无法超越的经典)(1)

九十年代,在翻拍的一系列金庸剧里,都会出现李添胜这个名字。为TVB工作了十多年的他,拍出六十多部作品。在1995年,TVB响应着市场的号召,筹备着拍摄《神雕侠侣》。虽说是重拍金庸剧,但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前面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经典,再想超越,制作出大家夸赞的翻拍剧,真的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但是这样一个事情却落到了李添胜头上,当时的他可是有“金庸剧指定监制”的美称,这么一个大家都纷纷退避的活,他却没在怕的,无声无息的拍完,没有炒作营销,只是认真的把一部戏拍好。“金庸剧的任何历史事件一点改动都没有,每个地点我都仔细勘察过的”,这是李添胜拍武侠剧的宗旨。与其他把历史改写得天花乱坠的编剧相比,真的做到了对文化的最大尊重,最喜欢李添胜的就是不用演员带动收视率,而是着重于剧本的钻研,选演员时,不用大张旗鼓的挑选,也总是能找到最合适的那个。

神雕侠侣古天乐版小龙女知道真相(无法超越的经典)(2)

当时的古天乐的知名度并不高,默默无闻的一个小明星,可是李添胜却极力推荐,在看到古天乐的第一眼后,心里想的只有一句话,就是他了,他就是我的杨过。除了古天乐还有个让他一眼看中的演员,他在看过的《青春火花》里注意到了主演李若彤,这气质可是非常符合小龙女的。

神雕侠侣古天乐版小龙女知道真相(无法超越的经典)(3)

考虑着起用她,便拿着照片找到了金庸老师,其实关于为什么金庸剧都要大火这个问题,金庸在其中起着很大作用。因为他作为原作者是会全程参与剧集制作的,在金庸老师看了照片后,表示这就是他心目中的那个小龙女,这下小龙女也决定好了。在李若彤刚知道自己可以出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心里百感交集,既期待又紧张,但是毕竟是翻拍,害怕自己演不来也是情理之中。一度想拒绝这个邀请,经纪人只能在一旁安慰,既然金庸都认定,你还害怕什么呢?心里是稳定了不少,可是紧张还是免不了,于是便拿着《神雕侠侣》的剧本彻夜的翻读,一遍遍地看,再一次次被感动到哭,还到处收集了资料深入钻研学习。在拍摄时时间太长,而且压力很大,休息时间根本不够,不止一次在洗澡时睡着。这可没有难倒她,后面的艰难更是你没有想到的,李若彤本身就是会晕车的,可是剧组有些制作免不了坐车,每天都要吐个好几次,拼了命在拍戏,浑身淤青涂满了药,骨头更是被伤到,也从来没说过苦,真的让人不得不佩服。每天收工后还是要继续看剧本,三点收工六点又有开工,但还是每天坚持看第二天的剧,最后的小龙女也获得了金庸先生的高度赞赏,知名度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神雕侠侣古天乐版小龙女知道真相(无法超越的经典)(4)

古天乐李若彤版本《神雕侠侣》最后也成为了难以超越的经典,李添胜的翻拍无疑是成功的。从1960到现在,经历了十多次的翻拍,一个“情”字贯穿所有,从郭襄的孤独终老,再到李莫愁的因爱生恨,一个个令人惋惜的故事,更加衬托过儿和姑姑爱情的至死不渝。这么多版本,为什么只有这个成为经典呢?,因为剧里不止是主演演得非常好,配角也是非常厉害的。当年看电视剧的时候,最记得就是李莫愁这个名字,她一出场就知道“大反派”要来了恨不得把她从电视剧里揪出来暴打一顿,大家看剧只记得李莫愁,却不知道演员严慧明,她的李莫愁演得入木三分,就像那容嬷嬷一样,演得太好走路上遭人殴打,不过可不提倡这种行为哦~但是能把一个配角演到这个程度,才是一个好演员该有的素质。

神雕侠侣古天乐版小龙女知道真相(无法超越的经典)(5)

成功的原因还有那不得不说的配乐,用那悲伤的调子,烘托杨过小龙女的爱情故事,引发我们把感情更加深入地带入其中。所以说,一部经典的电视剧,是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导演到演员到幕后的工作人员,每个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才能让中国的影视剧走向更好的未来。

神雕侠侣古天乐版小龙女知道真相(无法超越的经典)(6)

最记得《神雕侠侣》里有这么一句话“某一日风雨如晦,杨过心有所感,当下腰悬木剑,身披敝袍,一人一雕,悄然西去,自此足迹所至,踏遍了中原江南之地”离95年已经过去这么久,但是包子心中的小龙女还是李若彤,杨过还是古天乐。并非是他们演得早,而是他们把人物刻画得仿佛从书里走出来一样。虽然那时候技术不发达,可这并不是评判一部剧好坏的依据,不是只有靠特效或是技术,而应该是演员和导演的深度配合。还有对作品的理解,只要用心创造作品,就能用情感打动观众的心,当时的李若彤因为入戏太深,拍摄结束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办法走出来,这样的敬业还不足以让我们钦佩吗?不只是演戏,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有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做好每一件事,不为了谁,只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多精彩的幕后故事请关注@影娱迷踪周三周六的视频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