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百事孝为先(一个男儿三个爹)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眉山网记者 郭侨 文/图
在仁寿县黑龙滩镇高枞村,乡亲们经常都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中年男子陪着三位年迈的老人散步在夕阳的余晖中,温馨又从容。他们是47岁的张伯银和他的三个“爹”,而三个“爹”分别是张伯银85岁的三叔、78岁的四叔和74岁的父亲。在村子里,他们一家人走过风风雨雨一辈子,有苦有甜共同承担着岁月的洗礼,用一言一行书写了孝老爱亲的典型故事。
团结一致 凝聚家的温暖
3月25日,正值周末,亲戚们又来到张伯银家里做客。正午时分,酸菜鱼、凉拌鸡、红烧牛肉等菜肴一盘盘端上桌,蔬菜都是自家地里种的,新鲜又放心。年轻人忙前忙后张罗着吃饭,老年人陆陆续续从外面回家,享受着团聚时光。
“我们家一直都很团结,虽然经济条件不太好,但亲戚们都喜欢来我家,有什么事大家也会一起帮忙。”说起自己的大家庭,张伯银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变得十分健谈。
1991年,张伯银高中毕业,20岁的他从父亲手里接过当家人的接力棒。当时,家乡山高水稀,交通闭塞,唯一的收入仅靠种庄稼。也正因为家庭贫寒,三叔、四叔一直未娶妻成家,和张伯银一家住在一起。
面对家徒四壁的环境,有文化的张伯银却放弃了外出挣钱的机会,留守在贫穷的家乡。“我是有很多机会走出去的。”张伯银说,“但是如果我走了,这个家咋办?父母和叔叔一天天变老,我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有我在家就在。”
于是,张伯银一边在家务农,一边就近打零工支撑家庭生活。凭借良好的品性,2000年,他被选为村民组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党员;2004年,他被镇政府聘用为船管员,期间自学水电安装,为附近村民修房建屋安装水电挣钱补贴家用,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2005年,黑龙滩镇敬老院建成。当时三叔、四叔已年过六十,完全符合进敬老院生活的条件。此时,也是张伯银最困难的时候:女儿11岁,儿子8岁,正在上小学;母亲支气管炎时常发作,常常需要住院治疗;他自己收入微薄,妻子也开始打工补贴家用。在外人看来,两个叔叔进敬老院似乎是张伯银摆脱经济困境的最好时机和办法。
然而,张伯银却做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就是自己吃糠咽菜,也不送叔叔到敬老院!”
言传身教 完成孝心的接力
“血缘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我从小就晓得三叔、四叔是和我们一起住的,父母从来没有觉得他们是麻烦。他们现在年纪大了,更需要人照顾,我不能让他们去住敬老院。只要有我在,我们一家人就一个也不能少。”张伯银回忆,小时候,他印象最深的是,三叔、四叔轮流背着他去看坝坝电影,一走就是几公里的路。小孩子瞌睡多,常常他开心地去看完电影,回家路上总会不知不觉趴在叔叔们的背上睡着。
长大一点,在外求学时,张伯银也时刻挂念了家里的情况。1989年,在信里,张伯银写道:“离开家又是一二十天了,我一切都很好,勿念。家里的秧也许插完了,麦子也打完了吧!家里的许多事我都很放心,但我最大的希望是爸爸和三爷(三叔)能不为一些小事吵架,能心平气和地商量……”
2008年,因受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张伯银1996年才改建的8间泥坯瓦房出现裂痕,成为危房。为了全家人的安全,2014年12月,张伯银东拼西凑26万元重建一楼一底住房10间。为方便4个老人的起居,张伯银把底楼面积最大的房屋留给父母和叔叔居住。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三位老人的身体也还健康。他们总是互相为对方剃头发,总是凑在一起用老式DVD播放器看电视剧,《西游记》看了至少20遍。有时候,他们也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急眼,吵吵闹闹就是一天。
“孩子都很喜欢老人,经常打电话回家关心他们。”张伯银说,老人也很喜欢家里的孩子,每到过年还会给小辈们发红包,家里时刻都洋溢着温暖的气息。
在张伯银尊老孝亲行为的感召下,高枞村尊老爱老蔚然成风,邻里和睦,民风淳朴,“五好家庭”户达20多户。
“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方方面面的正能量。”黑龙滩镇组织委员高晓玲感叹:“百善孝为先,张伯银近三十年持之以恒的尊老孝亲行为,散发出人性最光辉、最纯朴的正能量,展现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正能量,值得我们全镇党员和群众学习。”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儿子张涛体会很深:“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对三老爷、四老爷等同我爷爷奶奶一样的关心照顾,从来不分彼此和厚薄。每每邻里对我们这个特殊家庭和对我父亲投出赞许的目光,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觉得很自豪。父亲是我学习的榜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