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克格勃到底有多强(巅峰时的克格勃有多强)

文/三金

通过文学作品、影视剧和一些媒体新闻,曾今存在过的克格勃给世人的印象是一个规模庞大、手段冷酷严峻、眼线无处不在、无事不管的谍报机构。事实上,用“谍报”二字去概括克格勃的历史及其职责显然是一个误解。正如其机构标志徽章上的剑与盾一样,该部门可谓是苏联在直面外部威胁时的“利剑”与“盾牌”。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回朔历史,了解一下这个名号早已广为人知,实际却又不被人所深入了解的组织。

苏联克格勃到底有多强(巅峰时的克格勃有多强)(1)

▲克格勃的徽章

一、缘起十月,数次改组

“克格勃”可谓是一个与苏联休戚与共的符号,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十月革命时期。

当时,布尔什维克赢得了武装斗争的胜利,但是国内外局势依旧动荡不安。尤其是彼时的俄国国内,除了有潜藏着的反动分子,还爆发了一股消极怠工的浪潮。为了保卫革命胜利果实,苏俄于1917年12月命捷尔任斯基牵头组织成立"契卡"。

苏联克格勃到底有多强(巅峰时的克格勃有多强)(2)

▲昔日克格勃总部大楼前的捷尔任斯基雕像

此后数十年间,该组织先后改称过国家政治保卫局、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等名头,与内务人民委员部分分合合后,它才于1954年正式得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俄文简称“КГБ”(克格勃)。

从该组织的历史来看,它实际上最主要的职责是对内保卫国家政治安全,打击国内的间谍并阻止颠覆活动。随着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才最终衍生为集情报搜集、反间谍、监督军队、护卫领导、保障政府通讯、维护国家社会安定、保卫边境、执行中央委托的特殊任务职责为一体的庞大组织。

苏联克格勃到底有多强(巅峰时的克格勃有多强)(3)

二、规模庞大,实力强悍

虽然机关名称和隶属关系屡次变动,但是由于其主要的下属单位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因此,克格勃在成立之初就拥有了一个完备的组织架构。

1969年,克格勃再次进行内部合并,确定了规模结构:第一总局(国外)、第二总局(国内)、第五总局、第八总局(通讯)和边防总局。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该组织的鼎盛时期,它在世界各地拥有9万特工人员,另有40万内部职员、警卫、边防部队和特种部队的庞大安全情报部门。其规模可谓空前绝后,远超中情局。甚至于今日的“阿尔法”、“信号旗”都曾隶属于该部门麾下。其实力之强,可想而知。

苏联克格勃到底有多强(巅峰时的克格勃有多强)(4)

当然,克格勃的职能还不限于国内。如前文所讲的,克格勃在全世界各地都拥有特工,在他们背后就是克格勃第一总局下设的10个地区分部。其中,他们的第一分部负责美国和加拿大的情报工作。

除此之外,该总局还有6个辅助部门,其中第11分部负责对外派遣“顾问”,做一些明面上的工作;第12分部负责伪造证件;第13分部负责与国外间谍联络,进行情报传递;第14分部负责提供情报工具;第15、16分部则负责内部行政。

三、无处不在,冷战先锋

在美苏冷战的高峰期,可以说也是克格勃的巅峰时刻。当时,该组织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着活跃的身影。与固有印象不同,克格勃在国内不仅仅是破坏、颠覆活动的执法者,还是主动出击的猎人。

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法国派莫里斯·德让为驻苏联大使,派空军的路易·吉博上校为大使馆武官。为了能够打入法国内阁高层,克格勃针对这两人发起了代号为“德让行动”的策反计划。该行动从1955年12月开始至1958年8月结束,前后历时2年多,动用了百余名克格勃特工和其他辅助力量。

苏联克格勃到底有多强(巅峰时的克格勃有多强)(5)

▲德让及其妻子

行动伊始,克格勃以德让的夫人为切入点,为其介绍当时的演艺界名流。在熟络之后,利用各种电影展和晚宴的名义邀请德让出席。在这些活动期间,一些克格勃的美人特工(代号“燕子”)借"演员"之名混入其中。在与这些美艳的“演员”一来二去之间,德让上钩了。

1958年8月初某一天的下午,德让正与一位名叫洛拉的演员在她家中缠绵。就在这时,“演员”的“丈夫”回来了。之后这名“丈夫”扬言要把事情弄大,让他声誉扫地。随后,德让又不出意料的去找了之前所结识的“高官”求助。

就这样,掌握了把柄的克格勃成功让德让成为了为自己所用的棋子。跟他一起来苏联的吉博上校,也是同样落入圈套的。而且在该行动展开的同时,对大使馆的其他官员的策反工作也在一同展开。单单被爆出来毁掉前程的官员,就有不下数名。

可以说,当时的法国驻苏大使馆被渗透成筛子了。但随着1963年参与该行动的一名特工叛逃,所有成果也都付之一炬了。被策反的吉博上校更是在东窗事发的前一年就饮弹自尽。

苏联克格勃到底有多强(巅峰时的克格勃有多强)(6)

▲另一起事件中的"燕子"与涉事的英国官员

当然,克格勃在国内也负责高级别活动和高层领导人的安全事项。如在1988年里根访苏前夕,克格勃收到线报有人会行刺美国总统。但是当时的情报十分模糊和稀少,克格勃特工们排查起来十分艰难。如果让行刺者得逞,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就是凭借着极少量模糊的情报,一丝不苟的克格勃特工在里根专机到达前的15分钟,在6000名记者里将犯人制服。

苏联克格勃到底有多强(巅峰时的克格勃有多强)(7)

▲"阿尔法"小组训练照

四、反恐先驱,境外交锋

另一个在国内成绩斐然,却不为常人所提及的领域,便是反恐。而在冷战的大背景之下,也滋生着恐怖主义思想。

为了遏制国内的恐怖主义苗头,克格勃于1974年成立了“A小组”,即日后闻名的阿尔法小组。在1979年至1991年期间,该小组参与了16次反恐行动,战绩显赫。尤其是在1979年击毙阿富汗总理阿明和1985年黎巴嫩武装劫持苏联大使馆两件事中,更是让世人见识到了他们的雷霆手段。

前者,阿尔法小组在20分钟内突破重兵保护的阿明官邸,并在府邸内击毙阿明;后者,在事发之后,克格勃不惜动用驻外特工,将该组织高层抓捕处决,以儆效尤,最终被劫持的外交人员被释放。

苏联克格勃到底有多强(巅峰时的克格勃有多强)(8)

▲U2高空侦察机

接下来,让我们把视线落在国外活动上。在单一事件上,比较有名的便是“鲍尔斯事件”。1960年5月1日,鲍尔斯奉命驾驶U2高空侦察机对苏执行战略侦察任务。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架U2上的高度仪早已被伪装成地勤的克格勃特工做了手脚。

在出发的前夜,接到线报的特工穆罕默德·嘉兹尼·汉潜入机库,将高度仪旁边的一颗螺丝替换为强磁螺丝。任务当天,鲍尔斯一直以为自己飞行在6.8万英尺的高度(约2万米),实际上此时的飞行高度不过1万英尺(约3048米)。

同时,该机的自动驾驶系统也被动了手脚。鲍尔斯便想着以这个高度手动驾驶飞回基地,但是最终遭到击落。当然,这也是一招险棋。事发之后,苏联方面宣称他们已经掌握了如此高射程的导弹技术。不明就里的美国人加大了导弹方面的投入,克格勃也间接推动了一波军备竞赛。

苏联克格勃到底有多强(巅峰时的克格勃有多强)(9)

▲落地后被俘虏的鲍尔斯

如果跳出这些单一的事例,我们将发现,克格勃是在大洲层面,以国家为棋盘与西方阵营展开交锋。

冷战时期,西方国家明面上对拉美地区和非洲国家有着文化、政治影响。但在这些地方,克格勃也展开了隐秘地行动。自60年代起,克格勃便以“顾问”的形式参与到新兴独立国家的政权建设当中。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古巴和加纳,克格勃几乎靠一己之力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插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

以这两个国家为支点,克格勃向拉美和非洲输出革命思潮,以图扩大影响。他们一度在刚果、洪都拉斯、苏丹、南也门、尼加拉瓜等地扶持起了一批革命力量并建立起革命根据地。

然而,随着苏联国力的衰退,克格勃的这些努力也付诸东流,最终连它自身,也成为了一个历史的符号。

参考资料:

1、《大数据的脚印——为你讲述数据背后的故事》,赵恒

2、《苏联时期反恐机制研究》,戴艳梅

3、《神秘的"克格勃"》,李同成

4、《伸向亚非拉的触角全球争霸——克格勃当先锋》,阎滨

5、《浅谈克格勃》,肖玉秋

6、《核间谍与苏联原子弹研制——基于苏联解密档案的研究》,张泽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