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繁星兄弟(谢繁星商讨修缮计划)

谢繁星兄弟(谢繁星商讨修缮计划)(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谢繁星兄弟(谢繁星商讨修缮计划)(2)

谢繁星(左)和同事一起,在老建筑“邹协盛”金号内部研究整体维修方案。长江日报记者喻志勇 摄

讲述人

武汉嘉里中心项目总监谢繁星

讲述人的一天

20日下午,谢繁星与设计、施工人员一道,来到近代历史建筑“邹协盛”金号旧址,商讨修缮计划。

【讲述实录】

今天还是一如既往的忙。我负责的武汉嘉里中心一期项目,目前共有6栋住宅和1所学校在建,工地上每天都是热火朝天。

整个上午,我把事情安排得满满当当,为下午的工作多腾出些时间。

下午一上班,我就带着设计和施工人员来到位于江汉区民权路187号的“邹协盛”金号旧址。

这是一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历史建筑,是“邹协和”老字号系列建筑之一。它见证了近代汉口金银业的发展变迁,也是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和家族创业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我们下午的主要工作是商量建筑的地基加固,以及临近高压线入地问题,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打好基础。

由于这栋三层楼的建筑历经多次改建,外立面看不出原有风貌,内部空间和室内装饰也看不出过去的样子。

所以我们决定,“邹协盛”金号的沿街外立面“修旧如旧”,背立面则采用简约现代的玻璃材质,让历史与现代得以碰撞、交融,凸显历史建筑本体的辨识性,激活建筑的生命。

未来,这栋“复活”的老建筑除了能成为历史文化地标外,还会引进一些商业和展览,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一扇窗”。

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业多年,我每到一座城市,都热衷挖掘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我希望,在参与城市建设、更新的同时,也能通过修缮、保护、开发等方式,实现历史建筑的延续与传承,让更多人都能“触摸”这座城市的历史。

(长江日报记者乔驰 通讯员朱素芳 易婧)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