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八大名将(秦国有位名将留下一个预言)

很久以来,秦国都流传着一句俗语,称之为“力则任鄙,智则樗里”,什么意思?

任鄙,秦武王时期一位有名的大力士,用演义当中的话说,双膀一晃,千斤之力,否则,也不会被秦武王看上,以后还因功当了汉中郡守。

“力则任鄙”当中的任鄙就能有这么厉害,那么“智则樗里”说的又是谁呢?不是别人,

秦国八大名将(秦国有位名将留下一个预言)(1)

大力士

秦孝公的庶子,秦惠文王的异母弟嬴疾,嬴疾因居住在樗里(陕西渭南),所以又被称之为樗里疾。

说实话,后人普遍认为,樗里疾比秦惠文王更有才华,但就是因为身份的关系,而无法继承君位,继承不了君位怎么办?

只能以臣子的身份为大秦服务,当臣子就当臣子吧,可这个樗里疾,运气实在差的出奇,本来堂堂公子,爵禄、地位都是不在话下的,可他呢,出道的时候偏偏赶上商鞅实施奖励军功,取消贵族特权,施行二十等爵制。

所以,尽管樗里疾在秦孝公末期,已经在政治舞台上崭露才华,得到秦孝公以及中原诸侯的交口称赞,但一直到惠文王八年,即公元前330年,才得了个右更的爵位,有资格正式领兵出征,有了独掌一方的权力。

多年来,他就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猛虎,这一放出来不要紧,可了不得,中原诸侯的梦魇开始了。樗里疾的主要功绩大致有:

秦国八大名将(秦国有位名将留下一个预言)(2)

领兵

惠文王八年,领右更衔,率军攻打魏国曲沃,胜,将曲沃周围的土地全部并入秦国;

惠文王二十五年,即公元前313年, 打赵国,俘虏赵将赵豹,需要说明的是,赵豹封号阳文君,同赵武灵王为赵国训练出第一批骑兵,以后还当过赵国的相国,就这等狠人,樗里疾不但能生擒了他,还硬生生的从他手里夺来蔺邑(山西离石西);

惠文君二十六年,即公元前312年,樗里疾协同魏章攻打楚国,是役,打败楚国名将屈匄,并剜走了楚国的心头肉,对秦国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汉中,可以说,自夺来汉中之后,楚国就不由自主的日趋衰弱了。

……

从这些战役中看出,樗里疾出马 ,一般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或者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可以影响大秦命运的战斗,而他在这些战斗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也由这些战役可以看出,樗里疾之于秦国,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为樗里疾如此能干,所以他在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都受到重用,三朝君王都是非常尊重他的。

秦国八大名将(秦国有位名将留下一个预言)(3)

秦王

秦惠文王时领兵,秦武王时当上左丞相,和右丞相甘茂一起,号称大秦文武双璧,秦昭襄王时期又升迁至相国,总揽全国军政大事。从这些履历当中就可以看出,樗里疾其人,文才武功样样出众,但你以为他就这些本事吗?

错,也不知怎么回事,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总有一些天的宠儿,德国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人不可能同时骑两匹马,为什么不能同时骑两匹马?

精力有所不及而已,如政治、军事这样的大本事,一般人穷其一生都学不会一样,更谈不上精通,可樗里疾呢,非但学会,还样样都能达到巅峰,达到巅峰之后,脑子就像开了挂似的,居然还有别的本事,什么本事?

堪舆,他怎么个精通法?

因为精通堪舆,所以墓地是自己挑选的,当别人问他为什么选这块地时,樗里疾就很英明的留下一个预言,曰:後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

秦国八大名将(秦国有位名将留下一个预言)(4)

名将

什么意思?当时大家都不明白,不过渭水以南的一块小地方,又哪里有什么天子呢,但因为大家都很崇拜樗里疾的缘故,这句预言流传下来,未曾想百余年以后,大家忽然发现,他的这个预言还真的应验了,为什么这么说?

樗里疾死后葬在渭水以南的章台之东,要巧不巧的是,百余年后,汉高祖刘邦的长乐宫在樗里疾墓地的东边,汉惠帝刘盈的未央宫在樗里疾墓地的西边,还真是有两座天子的宫殿夹着他的墓地。

百余年前的预言,百余年后忽然发现,竟真的应验了,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别的什么,已经没人能说的清了,总之呢,后人也因为这句话,认为他堪舆学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还将他奉为樗里先师,堪舆之神。

打仗、理政、堪舆,他都这么厉害,话说回来,这些人大约就是天上的星辰,我辈凡人 ,怕只能在地上仰望了。

参考文献:《史记》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