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英国传教士在印度创办女子学校)

#历史开讲#

妇女教育的推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性的觉醒,让妇女意识到自己在印度社会上所处的地位,并积极争取女性地位和权力。另一方面,女性教育为女性就业提供了基础的知识,特别是针对妇女就业的职业培训更是为妇女走出家门进行就业做了必不可少的铺垫。

19世纪初,印度妇女教育发展缓慢,根据1813年英国颁发的特许状,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应承担推动教育事业的责任,但其官员将教育活动局限于男子,拒绝对妇女教育采取直接行动,他们的理由是人们受传统观念影响,觉得女性根本不适合接受教育,如果采取推进妇女教育的措施,一定会对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他们也拒绝为民办女子学校提供资金资助。

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英国传教士在印度创办女子学校)(1)

这时,英国传教士在印度创办的教会女子学校走在整个印度的最前端。首先创办学校的是孟加拉地区的赛兰坡的传教士,在1816年到1817年之间,他们考虑到女性需与男性隔离的传统,开办了一个“用帘子将女学生与男学生隔离开的”学校,之后又在钦舒拉创办了只招女生的女子学校,但是当时愿意上学的女生寥寥无几,刚开始只有14个女生上课。随后加尔各答的传教士致力于开办更多的女子学校,他们于1819年创建了加尔各答女青年协会。

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英国传教士在印度创办女子学校)(2)

就在殖民统治者忽视女子教育的同时,本地的新兴中产阶级中已开始有人意识到以现代知识教育女性的必要性。在当时的印度,第一代受英语教育的男子生活在工作和家庭的两个不同而矛盾的环境里,他们的职业生活受英国式行为法规控制。现代教育教给他们理性和批判精神,使他们受到与本地社会不同的思想和信仰的影响。

西方的价值观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适用于职业范围,但个人的家庭生活仍受传统印度教信仰的支配。男人一旦回到家,就回到了未受外国影响触动依然传统的的家庭气氛中,被他们的妻子和家中其他妇女要求,参加那些他们在理性和学术上加以谴责的仪式,遵守陈旧的传统礼仪。

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英国传教士在印度创办女子学校)(3)

当代的普拉卡什·坦顿和尼罗德·乔杜里在自传中都提到他们父亲和祖父受到现代教育,但面临的社会和家内情景完全是正统的传统印度教的。职业环境和家庭世界的矛盾在受过教育的精英中产生了一种意识,即除非妇女有所现代化,传统习俗不可能依循理性和人道主义路线得到修正。又因为当时印度社会的包办婚姻和童婚,女子所嫁的常常是年龄比自己大得多,甚至是可以做父亲的丈夫,早婚也决定了年少的妻子在前往婆家时没有或受过很少的教育。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即进步的丈夫教育其妻子,兄弟教习姐妹,亦或父亲和叔伯教导女儿和侄女。对改革者的第一代已婚夫妇来说,丈夫往往成为教导妻子学习的老师。这类教育属于家内教育,也是传统女子教育形式的延续。这些教育尤其是中产阶级开明丈夫对妻子的教育,使一些妇女接触并掌握了一些现代知识。她们以知识妇女的面貌,单独或偕丈夫参加社交或改革等社会活动,对其他妇女来说无疑有示范作用。

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英国传教士在印度创办女子学校)(4)

殖民当局长时间漠视女性教育的情况在19世纪中叶得到转变,1854年,国家颁发的《伍德教育急件》在印度教育史上意义重大。作为印度第一份教育文件,它不仅补充发展了印度的学校教育制度,还意味着国家第一次正视女子教育,并明确指出“印度女性教育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与最初殖民国家漠视女性教育不同,该文件明确提出国家发展女性教育的责任,鼓励社会上私人兴办学校,并制定相关有利于教育推进的政策。于是,印度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了统一的教育制度,

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英国传教士在印度创办女子学校)(5)

女子教育也随之得到发展,制定了相关的课程安排,国家也开始创办公立女子学校。之后殖民国家在中央设置了公共教育部,同时也在印度一些省份设置了教育部,进行公共教育。教育部在推进女子教育方面有两个主要职能:一是将之前创办的女校划归到国家管理范围,进行统一管理,二是通过国家资金扶持,鼓励建设更多的女子学校。在国家的政策鼓励下,女子学校越来越多,女子教育发展进程随之加快。

女子教育史上的另一个重大事件发生在1882年。这一年,印度教育委员会成立,W·W·亨特任领导,所以更多地被称为亨特委员会。该委员会全面考虑妇女教育的大纲、师资、女巡视员以及各方面问题。该委员会认为,印度妇女还没有受到自谋生计愿望的促动,而流行的童婚习俗是推动妇女教育的最大障碍。它建议应给予女子学校援助资金,凡是本地团体打算承担妇女教育的责任时,都应准许。该委员会大力强调女子教育的必要性,但它没有倡导男女义务教育的激进改革。

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英国传教士在印度创办女子学校)(6)

印度女子教育发展循序渐进,从最初的初等教育逐渐发展到之后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伍德教育急件》颁布后的不久,女子初等教育迅速发展。当时的小学多由私人创办,主要是传教士和社会进步人士,女孩主要在这类型学校里接受教育。同时期,接受中学或是大学教育的女性比接受初等教育的女性少得多,只有极个别人。在1857年至1881年间,进入小学接受初等教育的女性人数增长了近3倍。

印度女性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则在1881年到1900年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相比较初等教育,它们发展得更为艰难,尤其是高等教育。女性进入中学和大学接受教育,从另一个方面显示出社会意识到女子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重要性。

印度社会传授高等教育的大学在1854年至1882年兴起,马德拉斯大学、加尔各答大学在1857年建校,同年,孟买大学创立,旁遮普邦和阿拉哈巴邦相继在1882年和1888年创办了两所大学,但这些学校在创办初期主要招收男生,拒绝接收女学生。印度大学直到1877年才对女性敞开大门,女性被允许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1891年马德拉斯大学有一名女学生毕业。

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英国传教士在印度创办女子学校)(7)

在推进女子教育时,除了有教授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社会还兴办了培训技能的学校,这类学校的技能培训与女性就业有直接关系。师范类学校最先出现,培养当时印度社会急需的女教师,女学生在校接受3—5年的教育学等课程后毕业。英国的社会改革家玛丽·卡平特创办了印度第一所培育女教师的师范学校。之后,除了阿萨姆和贝拉尔地区之外,还有超过15所师范学校培训女教师,马德拉斯地区就有4所。除了师范学校的出现之外,

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英国传教士在印度创办女子学校)(8)

19世纪末期的时候还发展出专科教育形式的艺术学校和医学院。根据统计,截止到1886年3月31日,在马德拉斯有一所专门的女子艺术学校,其中有20名学生在校学习,另外还有一所女子医学学校,拥有8名学生;一所女子技工学院,拥有31名学生。在推进女性技能教育这块,马德拉斯省领先于其他省。20世纪妇女运动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女子教育的发展。

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英国传教士在印度创办女子学校)(9)

1910年成立的印度妇女大会,纲领中包括扩大妇女教育。妇女印度协会于1917年创立于马德拉斯,孟加拉妇女教育联盟于1927年创立,都以促进妇女教育为己任。同年,第一届全印妇女会议在浦那举行,决定在全印范围发起一场教育运动。圣舍等协会依然活跃,传教士继续为教育事业活动。一些其他妇女学院也由私人力量创办,每年有许多女毕业生走出这些机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