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贴春联单福字还是双福字(年味贴春联)

春节贴春联单福字还是双福字(年味贴春联)(1)

春节贴春联单福字还是双福字(年味贴春联)(2)

今日初七,是春节长假结束的第一天,你开始学习工作了吗?年味的征集结束了,各学院的同学纷纷投稿,其中就有格式漂亮的手写春联和福字。写春联、贴福字是春节的春节的传统习俗。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春联和福字,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和福字实际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不为大家所了解的历史与来源。


春节贴春联单福字还是双福字(年味贴春联)(3)

起源

春节贴春联单福字还是双福字(年味贴春联)(4)

(第一临床医学院王凯婷 书)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 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

传说

春节贴春联单福字还是双福字(年味贴春联)(5)

(第一临床医学院王凯婷 书)

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中国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 避邪防害。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

春联的种类

春节贴春联单福字还是双福字(年味贴春联)(6)

(第一临床医学院王凯婷 书)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

寓意

春节贴春联单福字还是双福字(年味贴春联)(7)

(第一临床医学院王凯婷 书)

春联就犹如红包,是当今过年必不可少的,因为红红火火、喜气洋洋,象征着吉祥,寓意着新年里的祈愿。“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过春节贴春联,在宋代初年渐成一种民间习俗,明清以来流行到今,正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贴春联单福字还是双福字(年味贴春联)(8)

起源

春节贴春联单福字还是双福字(年味贴春联)(9)

(第三临床医学院金俊彦 书)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把福字贴在门前,文字记载有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

传说

春节贴春联单福字还是双福字(年味贴春联)(10)

(第一临床医学院王凯婷 书)

民间关于福字的传说有很多版本,在这里介绍其中一种。

据说,“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

为此,恭亲王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

恭亲王听罢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倒(到)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高兴, 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丁。

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倒(到)了,福倒(到)了!”

寓意

春节贴春联单福字还是双福字(年味贴春联)(11)

(第一临床医学院王凯婷写福)

"福"字现今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今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气已倒(到)”。

更多精彩年味故事,敬请期待~


图片:金俊彦、王凯婷

春节贴春联单福字还是双福字(年味贴春联)(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