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身体乳存在吗(月销2万的中山大学)

你在购物平台上有看到过

中大等高校“联名”的化妆品吗?

看到这些品牌名字

是不是就觉得多了一份保障?

然而,这些化妆品商

真的有和高校合作研发吗?

“中山大学系”化妆品月销2万

科研背书,高校傍身,化妆品有了新的销售套路。

最近,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小红书平台,充斥着大量与“中山大学联合研发”的护肤品,从身体乳、洗面奶到祛斑霜、眼霜、精华液“应有尽有”。这些“中山大学系”化妆品销量从几千到几万不等。

中山大学身体乳存在吗(月销2万的中山大学)(1)

其中,在各大平台上最“出圈”的当属“中山大学烟酰胺美白/维生素E身体乳”。这款身体乳在某旗舰店月销量达到了2万 ,并登上了天猫美白身体乳好评榜TOP1。

中山大学身体乳存在吗(月销2万的中山大学)(2)

这款商品的介绍页面写着:中山大学医药中心研发联合中山大学出品。

中山大学身体乳存在吗(月销2万的中山大学)(3)

记者在中山大学官网搜索中山大学医药中心,并没有找到相关机构。

在商品瓶身上,“中山大学”四个大字的下面又标注了“广州中大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楚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这两家公司联合出品,标称为“中山大学”的,还有眼部丰盈原液、类蛇毒肽焕颜眼霜、水杨酸洗面奶、美白淡斑面膜、多肽立体修护冻干粉组合等。

这两家公司与中山大学是否有关联?记者分别拨打了两家公司的电话,但均未打通。但广州楚业科技有限公司张姓负责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大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它的母公司就是中山大学,这一个中大生化是产业单位,是校企,我们是技术联合的。”

天眼查APP显示,广州中大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为广州中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后者曾用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山大学官网显示,“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

记者注意到,广州中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为广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查询其历史股东镜像发现,中山大学曾对其100%持股,2020年12月,由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中山大学身体乳存在吗(月销2万的中山大学)(4)

截图自天眼查APP。

目前中山大学已未对中大生化科技有限公司间接持股,那两者是否还有合作关系?或中山大学是否将名称授权给这些公司使用?

记者拨打了中山大学官方电话,一接线人员表示,“关于电商平台售卖标称为‘中山大学’化妆品一事,并没有听说过。”

记者留意到,另有标称为“中山大学”的化妆品,上面写着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提供技术支持。

事实是否是这样?记者就此询问了上述学院的工作人员,其表示,“我们也有在一些媒体平台上看到过这些东西,学校层面好像要出面走法人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是完全不清楚这个事情,学院是完全不知道的。”

使用大学名称,想换就换?

一家线上店铺售卖的眼霜,在进行包装换新时,直接将品牌名由“中山大学”更换成“南方医科大学”,而店铺设置的搜索关键词里又写的是“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身体乳存在吗(月销2万的中山大学)(5)

截图自商品销售页面

一位消费者在商品评价中称,“双十一还挂着中山大学的牌子,现在就换成南方科技大学了,下个月是不是就换成交大复旦了,请问贵店产品是跟多少高校合作了?”

当记者询问到底是哪所大学参与研发时,客服表示,“是由南方科技大学研究所研发的一款多效眼霜。”

记者随后拨打了南方科技大学的官方电话,但未得到明确回复。

多款“中山大学系”化妆品无备案信息

记者查询发现,多款“中山大学系”化妆品在国家药监局查不到备案信息。

根据季肤爽旗舰店客服人员提供的信息,店内销售的一款“烟酰胺维生素E身体乳”批准文号国妆特字G20150536。记者登录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发现并无该款产品备案信息,而该批准文号下的备案产品为“一支春美白面膜”和“水漾莹润美白祛斑面膜”。“一支春美白面膜”备案状态为过期,“水漾莹润美白祛斑面膜”备案状态为当前批件,皆为广州欧博化妆品有限公司所生产。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广州欧博化妆品有限公司此前因销售未取得备案的化妆品被行政处罚。

中山大学身体乳存在吗(月销2万的中山大学)(6)

此外,记者根据“中山大学品牌自营店”在售一款名称为“中山大学眼霜”产品详情页标注的备案信息粤G妆网备字2019208864,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到相关产品名称为“雪肌莱多效修护按摩眼霜”,并非“中山大学眼霜”,实际生产企业为广州市白云区研美化妆品厂,生产许可证号粤妆20160322。

“碰瓷”高校乱象不止

其实,碰瓷“中山大学”的化妆品企业已经有过被行政处罚的案例。

今年11月,广州九口山科技有限公司就因涉及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化妆品,被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罚款10万余元。

行政处罚内容中显示,在该产品生产过程中,与其标签所述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并无直接关系,当事人也不能提供中山大学同意以其名义进行产品宣传的证明材料。该产品包装由当事人自行设计,其标签上“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技术支持”字样属于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

中山大学身体乳存在吗(月销2万的中山大学)(7)

实际上,被碰瓷的并不止中山大学。

1“暨大潇霖”11月1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停止经营“暨大潇霖”品牌等化妆品的通告》,“暨大潇霖”品牌系列化妆品被责令立即停止经营。健康时报网记者也曾就此问题致电暨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暨大潇霖’不是我们的产品,网络上很多带着‘暨大’两个字的美容护肤产品,数不胜数,但都不是我们学校的产品,我们已多次起诉维权,但山寨产品仍然不断出现。”

中山大学身体乳存在吗(月销2万的中山大学)(8)

此外,该工作人员还提醒:“我们学校是最早做干细胞相关研究的,但是国家药监局相关部门已经明确规定,干细胞是不能用做美容相关的。如果网上有卖干细胞相关美容产品,应该是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了,至少不是正规产品。”记者发现,在某电商品台上虽然已搜不到暨大潇霖的相关产品,但输入关键字“暨大”,仍会自动弹出“暨大官方旗舰店”“暨大冻干粉”“暨大活细胞填充”“暨大干细胞”等多个搜索选项。2“南方医科大学生发液”前不久,一款号称“由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提供技术支持”的“何首乌发根精华套装”遭多位消费者投诉。有消费者使用后无效果要求退款被拒,有消费者还出现了头皮发痒、长红痘等不良情况。

中山大学身体乳存在吗(月销2万的中山大学)(9)

在国家专利网站对该款产品外包装盒上的专利号进行查询后发现,显示该专利为华中科技大学所有,与南方医科大学没有关系。巧合的是,一款“华南理工大学生发液”与这款“南医大生发液”撞款,产品外观及外包装接近,产品成分接近,价格接近,并且两款产品外包装都印有华中科技大学的专利号,显示的生产厂家也是同一家——广州雨晓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对于这款“南方医科大学生发液”,该负责人称已因虚假联名被罚款近10万元。3“广州大学祛斑霜”某电商平台上,“lionreine旗舰店”宣称一款分型祛斑霜是广州大学与诺贝尔奖团队共同研发的专利技术,主打亮白修护功效的冻干粉则是由广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直接研发。

中山大学身体乳存在吗(月销2万的中山大学)(10)

对此,广州大学相关负责人回复称:“总体来说,目前学校没有自行研发并已入市的功能性化妆品。”该负责人还表示,“广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并没有参与校内科研机构认证,因此该研究所没有在校内科研机构之列。不过,学校有一位老师参与了冻干粉这项产品的横向产学研合作,然而截图中的宣传功效有误,并非该老师合作的公司所为;而另一款产品美白祛斑霜,则与该老师以及学校没有任何关系。假冒高校名称化妆品涉嫌虚假宣传今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大学”“学院”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意见规定,除经批准设立的大学、学院以及由其设立的内部机构或由其发起并依法登记的组织机构外,其他组织机构不得在牌匾、广告等对外宣传以及其他各类活动中使用“大学”“学院”字样。意见要求,涉及虚假违法广告或宣传的,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止,并依法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在中山大学等不知情的情况下,商家擅自使用其名称,是否构成侵权行为?“其或侵害了学校的名誉权和名称权。”北京云通律师事务所主任闫兵表示,“另外,还涉及虚假宣传或扩大宣传。如果是蹭名称的话,或还构成欺诈消费者。”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律师毛鹏指出:“若消费者遇到造假情况,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举报。如果职能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对方造假的范围较为广泛,或获利较多,涉嫌构成刑事犯罪,则可以移交给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查处。”你买过虚假高校联名的化妆品吗?

来源:深圳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