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丧事好多传统都没有了(丧事与祭祀)

现在丧事好多传统都没有了(丧事与祭祀)(1)

长期以来,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丧”“祭”不分,有把祭祀的礼仪用于丧事,也有把丧事的礼仪用于祭祀。从实质上讲,丧礼和祭礼,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种礼;丧事和祭祀,也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回事。

祭祀是吉礼,丧事是凶礼;吉礼是有好事情,凶礼是有坏事情;吉礼是祈福降福,凶礼是祈祷避祸;吉礼是主动定期实施,凶礼是遭遇被迫操作;等,后世所谓吉凶,就是从这来的。

中国是礼仪之邦,典籍文本《周礼》《仪礼》《礼记》就是证据,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三千多年,“三礼”一直是礼仪操作的规范文本,从未间断,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西周时期,周人在总结夏商周三代礼仪的基础上,归纳出礼仪操作的五大类别,即“五礼”,具体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并形成较为规范的礼仪文本《周礼》和《仪礼》。

按《周礼》的规定,吉礼即祭祀之礼,为五礼之首。祭祀对象分为天、地、人三大类。所谓天,具体包括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所谓地,具体包括社稷(土神谷神)、山林川泽、五岳等。所谓人,即宗庙,也就是祖宗,也包括人格神孔子、关羽等。凶礼的对象包括死亡、灾荒、疾病、瘟疫、战乱等,具体有丧礼、荒礼、吊礼、恤礼、捨礼等。

现在丧事好多传统都没有了(丧事与祭祀)(2)

由于丧礼的对象是去世的父母长辈,祭祀的对象是过世的列祖列宗,相同的,所以,丧祭活动在民间的实际操作中出现交叉交混情况。举例说。

(1)关于供奉。祭祀活动从一开始就有供奉,因为祭祀是祈求祥瑞,因此供奉是必要手段。丧事是安葬逝者,丧期不存在供奉。在规范的丧礼文本中,如《仪礼》《礼记》《朱子家礼-—丧礼》中,是没有供品安排的。但在民间丧事活动中,普遍都有供品,而且祭祀“三牲”都有。这就乱了。

(2)关于告庙。古法丧礼有“动柩朝祖”的礼仪程序设定,即将逝者棺柩抬到家庙告慰祖宗。民间操作中,由于许多人家没有家庙,只好临时制作祖宗牌位,在特定的场所告庙。告庙虽在丧事期间举行,但却是祭祀活动,即主家人员参加,外人不参加。现时生活中,特别在农村,实施告庙时,所有丧事参与人包括吊丧人都参加。这就乱得没谱了。因为按规矩,告庙是不准外人参加的。

(3)关于立碑。民国之前,丧事也有立碑,但范围很小,一般人没有资格。坟前立碑主要是标识碑和旌表碑。标识碑就是刻一个名字,标识墓主人。旌表碑是对墓主人的功业进行彰表。现在的立碑较为复杂,明显带有祭祀的意义。理论上讲,立碑如果作为祭祀活动,就应该在丧期届满之后进行,也就是居丧三年以后。但实际生活中,有些家庭,人还没下葬,碑就刻好了。权变一下可以,但要知道丧事与祭祀的区别。

(4)关于上坟。丧事活动期间,可以哭。但逝者已下葬,丧期已过,先考成为祖宗,就没有哭了。逢年过节,上坟祭祀的时候,是不能哭的,也不准哭。作为祭祀活动,应当祷告,即告慰先考及列祖列宗,上坟闷不啦叽不吱声的,是不懂礼的,也是忌讳的。

现在丧事好多传统都没有了(丧事与祭祀)(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