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童年烧柴火回忆国画(活到老学到老温泉92岁)
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杜培清、通讯员 刘治乾
掌上咸宁报道
抚平宣纸,拿起毛笔,在咸安区温泉街道花坛社区夹皮沟一座老院的小窗前,92岁的石玉贤老人气闲神定地用毛笔和画墨逆锋、侧锋、顺锋慢慢描画用炭笔勾出荷叶的大致轮廓,然后用花青和浅墨分染,先浅后深,以深压浅,一幅工整细致、赏心悦目的荷花图跃然纸上,简陋的小屋为之生色。
“画画让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烦恼。岁月静好,这都是党和国家给我们的福气!”石玉贤一脸慈祥,虽然是92岁的年纪,但耳不聋眼不花,说话口齿清楚,思路清晰,记忆力还甚好。
石玉贤1930年出生在鄂城,上了七年私塾,学过《女儿经》《三字经》《论语》等古书。解放后,她从四年级开始上新学堂,于1958年考上了武汉助产学校。毕业后,石玉贤一直从事妇产科工作,1965年随丈夫调往到咸宁,在原咸宁地区人民医院(现市中心医院)工作到1989年退休。
或许是因为儿时上私塾时古典文化的浸润,石玉贤对绘画独有情独。1994年,年届64岁的她在咸宁地区老年大学跟一位来自上海的老师学了一年半的工笔画;后来又拜多位老师门下学画,她还自己买书琢磨着学画,然后把自己的画给市老年大学老师点评。
市老年大学花鸟画老师叶权胜对风雨无阻坚持上课的石玉贤老人印象深刻:“石老以前学过工笔画,她非常勤奋刻苦,做事也很认真,学习热情高涨,有什么问题从不藏着掖着,大胆提问,很好学,这一点值得年轻人学习。”
刚退休那些年,石玉贤的生活充实有意义。她每天早上和退休的同事学太极拳、太极剑、打门球,下午画画。在80多岁的时候,平时一起玩的同事陆续被儿女接到了沿海城市养老。没有了玩伴,石玉贤出门少了,每天主要靠画工笔画来打发时间,专攻工笔花鸟画。
工笔画又被称为“细笔画”,崇尚写实,绘制极度巧密精细,轮廓线条需反复勾勒,色彩层层渲染,古人将反复渲染、逐遍积墨的这一过程总结为“三矾九染”,即便是一幅小画也要耗费好几天时间。石玉贤最喜爱画的是工笔荷花,因为荷花清雅、高洁,被誉为“花中君子”,画出来别有一番意境。工笔画十考验眼力及耐心,画画让她感觉不到时间流逝。
从退休到今年,石玉贤前后上了近30年老年大学,她专心致志,契而不舍,积累作品数百幅,先后多次参加全国、湖北省和咸宁市的老年书画作品展并获奖,在她的家里的床头立柜上,获奖证书、奖杯、奖牌有一大堆。她的画作落笔洒脱,立意新奇,尤其是一池秋荷,冷翠遗香,别具情韵。
在石玉贤七十周岁时,儿女们还特意为她策办了一次画展,不少观展人找到石玉贤,追着她要买画作,都被她婉拒了。每次获奖,认识石玉贤的同事见到她都说:“石医生,你真不简单呀,作品到哪里都是金奖啊!”石玉贤赶紧摆手:“什么金奖不金奖哦,我只是搞着好玩。”
现在吃不愁、穿不愁、住不愁,坐在家里还有退休工资,社区工作人员经常上门看望,打新冠疫苗都是车接车送,石玉贤感到特别幸福,“这都是因为享到了共产党的福,享到了国家的福。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我拿得动笔,我就会一直画下去。”石玉贤还经常叮嘱儿孙们要在岗位上建功立业,保持健康身体,“把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富强,你们以后的福气上不封顶。”
责编:丁婉莹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