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带你从道德里看世界

道更注重的是心境的变化来区分道,心境的变化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才算是入门,就好像我们现在学习任何技术也是一样,开始接触并不代表入门,接触到一定层次才算入门,接下来的几章会有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是从另一种深入的心境来解释于什么是道。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除之后,出现了所谓的仁义(这里的大道指的并不是道路的大道,而是以前成长的道路,何谓成长的道路,比如现在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这个阶段就是成长的阶段,于现在来说的话,这就是大道。我们现在有我们的标准,在以前也有以前的一个标准,仁义是一种做事方式,我们理解的仁义之士便是如此,仁义的反义词是什么,是虚伪,是欺诈。因为以前的一个标准丢失了,正是丢失了标准,才涌现了虚伪欺诈的人,而另一种不虚伪不欺诈的人便被称为仁义之士)。 聪明智慧出现之后,就有了虚伪这东西(一个人聪明,这个判断标准是谁定的,你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有智慧,是你自己给你自己的定义,从前人们不知道什么是聪明,不知道什么是智慧, 自从某些人出现之后,他们觉得自己是聪明的觉得自己很有智慧,但是跟别人说,别人肯定不信,所以便有了一个标准,什么标准就是 以对道理解很深的人来作标准,说他们是聪明的,是智慧的,然后才说自己是聪明的是智慧的,如此便有了一个标准的出现,聪慧的,换一种以前的理解方式便是对于道有了自己的一点了解的人展现了出来便被当做很聪慧)。亲属之间不和睦,才有所谓的孝顺,慈爱(六亲的理解可能很多人有点误解,以前的人每个人都有家族,是以家族为单位,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六亲指的是有血缘关系的父亲,伯父,叔叔,哥哥,姐姐,妹妹{弟弟}这便是六亲。六亲之间争吵不休,必然有人自私,不以家族利益为重,不以家族利益为重挑起的争吵都是不孝的行为,有不孝的人,争吵方的对立方便成为了孝顺的人。有吵闹必然有主事之人解决事情,无论是谁的争吵赢了,对于另一方来说都会觉得主事之人偏心,有了偏心的出现,心里便会认为这人做什么都偏心,觉得什么都是针对自己,对于其他人都是慈祥的爱意,便有了慈爱的出现)。国家陷入昏乱,才有所谓的忠臣(昏,指的是昏庸的意思,乱指的是混乱的意思,决策之人昏庸,遇事不决,无法定夺,一拖再拖,如此便有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出主意,而这人不懂随意采纳,导致问题变大产生混乱,如此便有人出来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而这人便会被誉为忠臣,如此便有了忠臣的出现。做对了本来便是本分才是,为何会变为忠臣,因为有昏庸的决策人才会出现这种状况)。

这里的道的解释是结合了首篇 第一章的意思,有失去才有获得(失去什么便获得什么),有聪慧才有虚伪,有六亲不和才有孝慈,有昏乱才有忠诚。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带你从道德里看世界(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