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教堂真的太多了(欧洲最不能错过的教堂)
作者:JOJO带你游世界
各种式样的教堂中,最具有表现形式的是哥特式,而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当然就非科隆大教堂莫属了,所以来到科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多角度的向这个建筑界的奇葩致敬!
这是跨过霍亨索伦桥看科隆大教堂的样子
这是夜晚
这是站在教堂广场上近距离拍摄他的样子
在待在科隆的48个小时里,我无数次的凝视着这栋有600年建造历史的建筑,像注视着一个记挂了十年的爱人,看着高大门框上层层向内推进下,栩栩如生的人物石雕,像聆听着她的倾述,科隆这座城,因为这个教堂而变得神圣起来。
人们会说这是欧洲第二,世界第三大,但我早就把它列为了心中的第一。我已把最谦卑的姿态摆出,把最崇敬的眼神聚焦,用最轻盈的步态准备走进这神圣之地
大教堂的原址是罗马帝国占领下的贵族民居群,1248年4月30日一场大火将这里夷为平地,为了纪念亡魂,也为了安放“东方三王”的骸骨,法国建筑家凯尔·哈里特受邀设计和建造科隆大教堂,历时3年多的时间,从主体风格,建筑材料到装饰物品,画完了6万多张羊皮纸(现保存在大教堂的珍宝馆内),当时的科隆大主教拿到图纸时深深震撼了,觉得这绝不可能是能在100年内完成的大工程。
确实,大主教说对了,在他预测的期限上还得乘以六。科隆大教堂的整个建造始于1248年,当时,大教堂的工程条件异常艰苦,在建造的过程中频繁受到宗教战争和资金短缺等问题的阻扰。
科隆当时是德国最大的城市,他们认为能在最大的城市里建造一座“世界第一”的大教堂是共同的愿望。一代代的建设者们都持有同样的信仰,而且,绝对忠诚于原定的设计计划。使这座浩大规模,耗时费钱的工程能在成千上万张图纸中一步一步的得以实现。 当时形成了富人捐钱,穷人出力,艺术家出智慧,统治者全力支持的全民参与局面。 在1880年,工程在跨越了六个多世纪之后,终于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
600多年历史,历经了37位皇帝,按惯例,历代的德意志皇帝都会向科隆大教堂捐款,而作为回馈,教堂会在一扇彩色的琉璃窗上绘上国王的形象,捐款的数额越多,得到的面积就越大。
不止是国王,很多地方的选帝侯也热衷于向科隆大教堂捐款,但地位不同,他们就只能得到一块地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