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海滨栈道有哪些(汕头文脉博览唤醒古船填补空白)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宜 实习生 文丽媛 李燕娟 通讯员 汕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宜(除署名外)
提起汕头南澳岛,最先想起的可能是湛蓝的海面,最美环岛公路,或是熙熙攘攘的游客。事实上,被誉为“潮汕屏障、闽粤咽喉”的南澳,还拥有悠久的海防历史;曲折的海岸线更是让这里成为国际贸易货物的必经之地、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的耀眼航标。
2010年起,一艘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内的数万件文物陆续浮出水面。这些文物填补了广东明代海上瓷路的空白,以实物的形式印证了南澳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该沉船遗址入选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中国外贸史、海交史、古船研究的重要对象。
近年来,为宣传和弘扬汕头海洋文化,南澳以沉船出水文物为基础,在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内打造了“南澳Ⅰ号”展陈。日前,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该展陈,近距离观赏“南澳Ⅰ号”沉船内的百年文物,探寻这段南澳海上贸易的繁华历史。
明珠:“海底博物馆”填补广东明代海上瓷路空白
2007年5月,在南澳岛云澳镇东南的三点金海域,渔民打捞出二三十件瓷器。经过详细端详,从事文物保护三十多年的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馆长黄迎涛敏锐地发现,这些瓷器可能来自明朝的漳州窑,而且海底下很有可能存在一艘体型巨大的沉船。
2010年—2012年连续3年,水下考古队员对“南澳Ⅰ号”沉船进行水下考古发掘。这艘来自明代的大型沉船终于在数百年后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座“海底博物馆”蕴藏着品类繁多的文物,为人们展现出数百年前中国的经济社会面貌。
“南澳Ⅰ号”沉船出水各类文物约3万件,包括瓷器、陶器、金属器、石器、骨器、漆木器及各类有机遗存,出水铜钱近2万多枚,其中,瓷器数量最大。黄迎涛表示,“南澳Ⅰ号”推测沉没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我国唯一经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明代沉船,为研究明代东南、华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史、社会史、航海史等学术课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材料。
在广东省文物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的讲述中,时光回溯到明朝。明洪武三年(1370年)实行海禁,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在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至崇祯六年(1633年)月港“洋市”关闭。从“南澳Ⅰ号”挖掘出的文物显示,这艘船很可能是在开放海禁之后、来自漳州月港的。这也从实物上证明了大航海时代之后,中国并没有隔绝对外交流,从时间节点和历史背景来说,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例证。
黄迎涛介绍,在“南澳Ⅰ号”沉船中发现了大量体积不等的凝结物,较大的有8块,最大的超过10立方米,主要由铁质金属、瓷器、木质器物和石灰质海洋贝壳构成。从“南澳Ⅰ号”发现铜块、铜钱以及铁锅等金属材料和制品,结合更早之前发现的唐宋元沉船和明清沉船,可见金属及制成品不仅是中国出口产品,而且是东亚海域国际多边贸易重要商品,数量相当可观,因特殊功用,价值不菲。
除此之外,从“南澳Ⅰ号”出水的文物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航海技术水平。黄迎涛表示,沉船初步判定至少有25个隔舱,与以往所知的同时期海船有较大差异,船舱数大大高于宋代的13—15个隔舱,且间距较短,因此船体的坚固性得到加强。他还以沉船中发现的铜锣为例向记者讲解道,这是在海上遇雾气、暴风疾雨或暗礁沉石时,发出警告避免海难所用。
在“南澳Ⅰ号”沉船中,考古队员还发现了戒指、锡壶、骰子、围棋子、秤杆等物品,以及防范海盗威胁的铁炮。从这些出水的文物中,我们可以一窥明代时期航海冒险中的生活细节。
黄迎涛认为,“南澳Ⅰ号”装载的船货表现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的相互交流和欣赏,也显示出明代中国船队生活方式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族民众的影响。以出水的青花瓷文物为例,其纹饰上大量采用的是麒麟等表达吉祥寓意的图案,部分瓷器还绘有“岁寒三友”“童子拜观音”“钟馗捉鬼”等青花纹饰。
因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南澳Ⅰ号”获得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0年社科院六大发现、2012年田野考古三等奖等奖项。黄迎涛表示,“南澳I号”沉船尽管仅是明代海上贸易的沧海一粟,但拥有较为完整的船体结构、多样化的器物以及船货的码放方式等,其发现填补了广东明代海上瓷路的空白,完善了中国明代海上贸易的体系,可谓是海上瓷路的“明珠”。
印证:南澳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南澳Ⅰ号”出水的瓷器,以青花瓷器为主,还有部分五彩瓷器和少量青釉、白釉、青白釉瓷。从釉的品类、装饰风格等判断,考古专家认为,这些瓷器主要来自漳州窑,部分为景德镇窑系产品;其中,漳州窑生产的“汕头器(SWATOW)”,曾经在海外风靡一时。“南澳Ⅰ号”也成为我国发现的第一艘满载漳州窑“汕头器”的船只。
因器物底部或圈足上常黏着沙子,这些漳州窑生产的瓷器又被称为“沙足底”,在海外以“汕头器”的称谓广为人知。崔勇介绍,漳州窑生产的“汕头器”曾在日本、东南亚和欧洲深受欢迎,还有人称其为“克拉克瓷”“吴须赤绘”等。
崔勇进一步解释道,最早在东南亚大量发现“汕头器”以及相关文字记载和研究;到了20世纪90年代,专家证实了“汕头器”生产于漳州窑。瓷器的销售地、生产地陆续被证实,随着“南澳Ⅰ号”沉船发现的“汕头器”,该瓷器的运输地也以实物的形式被证实,“这也侧面说明了瓷器名字的来由,完善了汕头器来源问题的证据链。”
“南澳Ⅰ号”解决了“汕头器”来源问题的同时,也证明南澳岛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航线上的重要节点。作为“闽粤咽喉”的南澳岛,自古以来都是海运贸易的重要地点。黄迎涛表示,当代考古发现陆续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南澳已有原住民,并开始尝试进行海路的探索,到了唐宋时期开始,海上贸易日渐繁盛。
在近年来的考古工作中,黄迎涛等文物保护工作者,在隆澳、深澳、云澳地区以及烟墩湾、太子楼遗址附近,曾采集或发掘出土大量的唐代瓷器残片,从实物上证明了南澳在唐代时就有人类定居的端倪、至少从宋代起就出现村落和贸易现象。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行动同样留下了许多关于南澳的时代印记。黄迎涛介绍,在《西洋朝贡典录》(卷上)《西洋番国志》《武备志》郑和航海图中都有关于南澳的描述;在南澳岛深澳镇古城东北侧原有三保公庙,是民众为纪念明代郑和下西洋时、船队途径南澳而建造的。
记者了解到,“南澳Ⅰ号”并非南澳县发现的第一艘水下沉船。早在1994年,南澳曾经在当地青澳湾西南约2公里处发现许厝礁沉船遗址,考古队员赶到南澳,采集了青花碗、碟、杯等文物。经专家判断,该船为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沉船,这也是南澳县发现的第一艘水下沉船。
以前南澳的文史考证,大多数依靠书籍记载,以及渔民捕鱼时打捞上来的零零散散的“海捞瓷”,“而且古籍的内容以海防史、教育史为主,在经济方面的记载较少。”黄迎涛表示,“南澳Ⅰ号”沉船以实物证明了南澳在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反映了当时南澳海洋经济的发达程度。如今,许厝礁沉船遗址、“南澳Ⅰ号”明代沉船遗址等多处沉船遗址,以及历年征集的海捞瓷器,进一步证明了南澳曾经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史实。
展示:数字化展览让观众“穿越”数百年时光
文物出水之后,后续的保护和修复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为了对“南澳Ⅰ号”出水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考古团队在将文物打捞上岸之后,便送往广东省博物馆作进一步鉴定和处理。2016年2月,“南澳Ⅰ号”出水文物精品陈列在汕头市博物馆展出,数百件出水文物重回“娘家”。2020年,南澳县更是打造了《直挂云帆济沧海——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出水文物陈列》(以下简称“南澳Ⅰ号”展陈),全方位对出水文物进行展示和宣传。
走进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四楼的“南澳Ⅰ号”展陈,大厅内布满深蓝色的灯光,并按比例复原了“南澳Ⅰ号”沉船模型和船载货物(实物),配合沉船场面以及周边进行海底世界仿真,展出海底石头、南澳Ⅰ号出水的盘、碗、罐等文物,带领观众“潜入深海”,身临其境地探寻这艘数百年前的古老沉船。
据了解,“南澳Ⅰ号”展陈的展厅面积790平方米,展出“南澳Ⅰ号”出水文物千余件,于2020年10月1日对外免费开放。展陈内除了陈列展示从“南澳Ⅰ号”打捞的出水文物,还通过文物展示、文图展示、炫丽音画效果、专人讲解等方式,向观众展示从新石器时代发展而来的南澳,每年都吸引着一批批学生及岛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南澳Ⅰ号”展陈是汕头市“八个一批”工程项目之一。为了进一步挖掘潮汕历史文化闪光点,南澳县有关部门对“南澳Ⅰ号”展陈进行提质升级,该项目于去年国庆节完成并对市民开放。
二维码自助式导览系统是“南澳Ⅰ号”展陈提质升级的重要内容。黄迎涛表示,游客可用手机扫描展厅门口二维码,登录移动端漫游模式,进入3D虚拟展馆。展陈通过数字化采集真实还原“南澳Ⅰ号”展览实体场景,构建线上3D虚拟展馆,实现馆内、文物展陈实景浏览、虚拟沉浸体验多端适配,实现自助式全自动讲解,提升游客观展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展馆服务质量。
展陈内还打造了全新的VR展览。记者戴上VR眼镜,坐上仿真船只,化身为准备出货景德镇窑老板万福的货物管理人“瀛斯语”:在江边木栈道上,看到坐贾行商、贩夫走卒等各色人物熙熙攘攘;随“南澳Ⅰ号”出航,见证船上副纲首双泉和未婚妻章周瑶对未来幸福生活憧憬;目睹暴雨奔袭而来,船被卷入浪中……该展陈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让观众在鲜活的历史场景中行走、观看,体验波澜壮阔、纵横万里的海洋贸易传奇故事。
“南澳Ⅰ号”出水文物数量庞大,诸如“南澳Ⅰ号”展陈内的出水文物,大多是脱盐脱水完毕的,而部分文物仍然在进一步的修复和保护当中。对于仍在海底的沉船,崔勇表示,该船如今已经自然回淤,恢复到打捞前的状态,按照保证船体原真性的原则,船体将会继续留存在海底。
【文脉链接】
近2000个日夜的守护
自2007年5月“南澳Ⅰ号”被发现,到2010年4月重启考古工作,再到后续的打捞工作,云澳镇边防派出所官兵在变幻莫测的气候条件下,守护着这艘沉船近2000个日夜。虽然距离“南澳Ⅰ号”沉船被发现已经过去15年,但对于云澳镇边防派出所原所长,汕头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三大队教导员、三级高级警长朱志雄来说,当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2007年7月底,考古专家因天气、专业打捞船需修整等原因暂时离开了南澳,对于云澳边防派出所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朱志雄回想起当时的经历,仍然忍不住直呼“压力巨大”。
平静的海面,危险如影随形。非法打捞作业常常发生在夜间,一旦遇到台风天的夜间出警,朱志雄看着茫茫的大海,都忍不住感到心惊胆战。为加强监测,朱志雄与同事们购置了雷达监测系统,以便随时监控沉船周围可疑渔船的来往情况,并安排人员值守。一旦有可疑船只在沉船周围一海里领域停留超过10分钟,派出所就能立刻接到信息出警。“这么多个日夜,无论刮风下雨,都有人在那里驻守。”朱志雄说。
2010年4月9日,“南澳Ⅰ号”重启水下考古发掘作业的第一天。朱志雄心里则悬着一块石头:“两年多的时间,海底下会发生什么情况,是不是会被破坏,我们都不得而知。”
当天,“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团队领队崔勇打捞上岸后宣布:“沉船保护完好,万无一失,连标记线都没有被破坏!”话音一落,朱志雄终于松了一口气,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我们这么多天日夜颠倒,加强巡逻、监控、宣传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南澳Ⅰ号”的水下打捞工作一共进行了3次,至2012年9月才完工。崔勇私下曾对他说:“朱所长,你们的付出、你们的辛苦,我最了解不过!”朱志雄至今仍记忆犹新。
据统计,五年多的时间里,边防部队共出动警力5000多人次,驱赶可疑船只超过2000艘,发放文物保护宣传单5000多份,缴获文物共计195件,有效遏制了文物的流失和破坏。这一个个数字正是朱志雄与其余云澳边防派出所警员们认真负责精神的有力证明。为表彰该所在保卫文物中做出的贡献,2009年,朱志雄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授予“保护文化遗产安全十大卫士”荣誉称号;次年,国家文物局授予云澳镇派出所“文物保护特别奖”。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