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悬疑剧成新宠(悬疑剧的创新和爽感都有了)

作者:王彦《庭外·盲区》大结局和《庭外·落水者》第一集在18日晚同时上线,AB单元无缝衔接,亮出了国产悬疑剧的全新打法,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如何看待悬疑剧成新宠?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如何看待悬疑剧成新宠(悬疑剧的创新和爽感都有了)

如何看待悬疑剧成新宠

作者:王彦

《庭外·盲区》大结局和《庭外·落水者》第一集在18日晚同时上线,AB单元无缝衔接,亮出了国产悬疑剧的全新打法。

先登场的A单元“盲区”仅仅六集,主角是法官鲁南,追踪他参与一次死刑复核的过程,炫目的节奏以及格斗、追车等动作戏码带来了酣畅淋漓的爽感。随后开篇的B单元“落水者”14集,更多站在律师乔绍廷的视角关注人物、展开一幅行业画卷。AB单元既不均分时长,也非同样风格,但共享鲁南和乔绍廷这两个主要角色,同属编剧指纹打造的“津港宇宙”。在剧名“庭外”的统揽下,这部分别以法官和律师为第一主人公的系列剧把叙事的主战场搬到了法庭之外,讲述同一时空下两个各自独立却又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故事。

够短、够新、够快、够刺激,加之导演张黎营造的画面质感,《庭外·盲区》的初始观感的确是惊艳的、是爽的。这也就不奇怪,A单元大结局次日,“一口气炫完6集盲区”的热搜词条里,一片国产悬疑“年度最佳”的赞誉。可一旦直觉从高密度信息的刺激中缓过神来,理性会发问——戏的“盲区”是不是大了些?

如同狂飙的列车,掠过无数风景、载着观众冲往真相

《庭外·盲区》的故事框架不复杂:最高人民法院的刑庭法官鲁南短暂出差南津,向庭长当面汇报工作时,被要求帮忙参详一桩碎尸案凶手的死刑复核工作。他在南津逗留的时间有限,于是这趟追索真相之旅实际上是一场16小时内的极限破案。六集虽是短剧甚至可称迷你剧,但对于16小时而言,却是不短的篇幅,需要填充足够丰富的信息,也要调用多样化的情节铺陈方式,让故事的推进更带感。

曾执导过《大明王朝1566》的张黎是第一次试水短剧,但考究的手艺和利落节奏与他的经典作品是一脉相承的。编剧指纹的成名作《白夜追凶》是近年来国产悬疑剧绕不开去的高峰之作。编导携手,《庭外·盲区》六集篇幅,每集短则40分钟,长的一小时,从断章的气口到悬疑铺设的节奏,都不乏策略和巧思。

第一集,介绍人物、抛出疑问。九年前的杀人分尸案,凶手田洋早已落网,并进入到了高院的死刑复核阶段。但凶手一直声称主谋另有其人,是个叫李梦琪的女人。蹊跷的是,后者早在七年前就不知所终,而另一个叫陈曼的走私集团头目与田洋的公司过从甚密。陈曼突然出现的时间点及其整容史,似乎都在暗示她就是李梦琪的变身。与此同时,公安局会议室里的微妙氛围,以及田洋辩护律师冉森的叙述,又都在鲁南和观众心里,埋下了对刑警队副队长吴涵的怀疑种子。谁是李梦琪,她在哪儿,她是否真是凶案的主导,警队内是否存在走私集团的保护伞……疑问扑面而来,观众形容“一集入魂”。

随后,漱口水、雪花膏、黑莓手机、车钥匙,线索接连浮出水面;执着的律师、可疑的妻子、心狠手辣的女头目、针锋相对的两位刑警队负责人,悬疑迷宫的线头越发庞杂,“没有一帧废镜头”具备了触发“烧脑”的条件。各路常见不常见的刑侦手段也一一上线,包括但不限于借卧底瞒天过海,法官与律师隔空上演李代桃僵,又在水落石出后贡献追车戏码等等。而主线之外,不断的闪回、假设、幻境混杂在一起,虚虚实实,和16小时内线性发生的现实一同构成了观众称道的“一步一反转”。

在频繁切换的画面信息和接连的反转中,推理的过程变得次要。剧情进展如同狂飙的列车,掠过无数风景,急速推进,直到载着观众呼啸着冲往真相。

在故弄玄虚与拍案惊奇之间,严密的逻辑就是楚河汉界

只是,把快节奏、烧脑,当作评价悬疑剧的至高标准,这就是对的吗?倘若那些颇具匠心的设计是对人物逻辑、故事逻辑的悖反,那么解谜过程中的烧脑还能换来终章时的拍案惊奇吗?对于《庭外·盲区》的六集,答案可能是值得商榷的。

必须承认,剧作对于鲁南和乔绍廷这两位AB单元各自的男主,都投以了偏爱。鲁南兼资文武,潇洒刻进了骨子里。文,他能勘破两地刑队忽略的蛛丝马迹,也能凭对方三句提问以及自己0.5秒的迟疑就断定底牌泄露,还能在16小时东奔西走的间歇,过目不忘捕捉到案卷里的重要信息、乔绍言的档案要素;武,每集开头的闪回镜头拼出了他身为退伍士官、能以一敌三的人物前史,真相大白后又将他车神的形象渲染十足。再看乔绍廷,虽是《庭外·落水者》的男主,但在盲区单元,他的高光时刻就早早安排上了。头一回与津南刑警队打交道,他就能在女魔头眼皮底下和监控警员们打一出天衣无缝的配合。更遑论,他和鲁南间的无预演对话,字字高能、句句指向弦外之音。

相比鲁南和乔绍廷亮眼的主角光环,吴涵、乔绍言等配角都在不同程度背离了人物自身的逻辑。吴涵的判断力飘忽不定,她能在围堵陈曼时布控有力、带队建功,却也在缉拿冉森的重要关头出昏招,间接导致江啸被害。如此波动的指征,仅仅在于为配合鲁南或衬托鲁南。乔绍言被放大了角色情绪化的一面,她在办案中过于高冷,却又在得知李梦琪早已亡故时当着所有人的面流露悲恸。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情绪时常外露的刑警队政委是曾经完成两年卧底任务的人。

更耐人寻味的在于故事逻辑。如果说实时追剧过程中高密度的节奏和信息量掩盖了逻辑漏洞,那么在复盘剧情时,迷雾散去,纰漏不少。小到冉森最后时刻往警车上放的钥匙意欲为何,大到九年前的分尸案目击证人口中的“女”嫌疑人何在,剧作留下太多未解之谜。这使乔绍言抛开程序正确、私自异地查案,显得牵强又刻意;也使得陈曼的戏份,在主线尚存迷雾重重之际,显得画蛇添足。

《庭外》A单元取名“盲区”。剧作给出至少两层“盲区”的呼应,序章里的交通事故始于后视镜夹角的盲区,它在最后成为鲁南的制敌一招;冉森此前能逍遥法外,利用的也是两地刑警对于他身份信息认知的盲区。可惜,对一部核心是悬疑的剧作来说,当逻辑出了纰漏,再多形式上的创新也可能落入炫技之嫌。在故弄玄虚与拍案惊奇之间,严密的逻辑就是楚河汉界。经不起推敲的逻辑推理,终究是悬疑列车的一次“脱轨”。(王彦)

来源: 文汇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