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归故山草堂诗歌阅读(草堂读诗赏析萨拉马戈干枯的诗)

暮春归故山草堂诗歌阅读(草堂读诗赏析萨拉马戈干枯的诗)(1)

干枯的诗

我愿这首诗无用且干枯,

仿佛被反复啃咬的树干短促的爆裂,

或是上面有人跳舞的地板咯吱吱作响。

我愿继续向前,

低下糅和着愤怒与沉默的双眼,

因为一切全已表明,我已厌倦

诗歌就是生活,欢迎来到由封面新闻、成都广播电视台听堂FM与《草堂》诗刊联合推出的 “草堂读诗”,我是读诗人涓子。刚刚我们听到的是萨拉马戈的诗作《干枯的诗》,翻译是孙成敖。

若泽·萨拉马戈是葡萄牙的文坛巨匠。主要作品有《修道院纪事》《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等。他曾获得1995年年度卡蒙斯文学奖和199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2010年6月18日,萨拉马戈在西班牙去世,享年87岁。

这首《干枯的诗》的气氛是萨拉马戈作品中一贯笼罩的低落与晦暗。你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在写作这首诗时愤怒与绝望交织着的心情,但是萨拉马戈谨慎地收住感情的波澜,让它们在词语背后汹涌澎湃。

整首诗可以分为上下两节,泾渭分明却又浑然一体。上节抑,下节先扬而后又抑,使整首诗的笔调一波三折,作者因愤怒激起的抗争与对现实的绝望这两种心情矛盾地纠缠在一起。

诗中的比喻很值得一提:“仿佛被反复啃咬的树干短促的爆裂,/或是上面有人跳舞的地板咯吱吱作响。”这两个句子是这首短诗中的经典之语。作者紧紧抓住“干枯”这首诗的主题词进行联想,将诗的“干枯”形象化,就像干枯的树干噼啪的爆裂声,就像是已经干得翘皮的地板被舞步跺出的咯吱的声响。作者深重的绝望也由“干枯的诗”这一意象传达得淋漓尽致:一个诗人写作的诗歌“干枯”而且“无用”,像干枯的树干再也无法成才,像翘皮的地板被踩得支离破碎,像一切无法再有效地发挥出它自身功效的事物一样令人沮丧与无奈,这样的诗写出来又能有什么意义?但是作者在这种绝望的情绪支配下并没有完全丧失斗志。

这首诗可以看做是萨拉马戈一生的生命历程中的情绪写照。他坚持无神论思想,对专制制度坚持始终如一的抨击,可以说是一个不停止战斗的斗士,这也使得他不受西方主流媒体的欢迎。萨拉马戈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关心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前途,关注理性和个人生存。正因为对外在的一切不公正、一切非人性的行为如此深恶痛绝,他的心里才承载了如此多的愤怒与不平,他才有如此重的责任与使命感,他才在处处碰壁的处境中感受到如此深重的绝望。但是,他执著地探索人性的恶和人性的善,正因如此,萨拉马戈的作品都带有明显的人道主义色彩。

这首诗的形容词用得非常精彩。“干枯的诗”,“反复啃咬的树干”,“短促的爆裂”,“愤怒与沉默的双眼”,想象新奇,很有力量。另外,这首诗的韵律也很美,作者能抓住词语之间的自然和谐。他不刻意追求词语的平淡或是奇崛,行文自然却蕴涵深刻。(吴丽萍)

诗歌就是生活,“草堂读诗”,有温度有质感。萨拉马戈的诗作《干枯的诗》今天就赏析到这里,感谢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暮春归故山草堂诗歌阅读(草堂读诗赏析萨拉马戈干枯的诗)(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