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背驰的方法(背驰的判断与识别)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个词叫做“盛极而衰”、或者叫“物极必反”,其意义非常清晰,就是一个事物在壮大发展后,会逐渐衰败,进入低谷后,会触底反弹。

市场也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没有永远上涨的走势,也没有永远下跌的走势,走势总是在上涨与下跌之间来回转换,共同演绎出悲欢交错的财富故事。而这个上涨与下跌的转换过程,我们通常称之为背驰。

判断背驰的方法(背驰的判断与识别)(1)

那么,究竟何谓背驰?在缠论理论108课当中,缠师并没有对背驰概念进行过明确定义,但缠师对背驰概念的前后论述却是很多,我们试着对背驰这一概念作简要的概括和定义。背驰就是在某级别趋势中,形成最后一个本级别中枢的第三类买卖点后的趋势力度比该中枢之前的次级别链接趋势力度弱。这一概念包含着三层意思:

1、背驰主要指的趋势背驰或者称标准背驰,即至少要构成二个中枢以上的走势,在前后两个同向的走势中枢中,当趋势力度相比上一次的趋势力度要弱的话,那么就形成了“背驰”。禅师提到没有趋势就没有背驰,趋势的定义已经反复提到,同一级别下,至少还有两段不重叠的中枢,然后加上至少三段同方向的已完成的次级别的走势类型。在缠师的108课程当中,没有特别指明,背驰一般都是指趋势背驰。不过在第33课程当中,缠师也说了“站在中枢的角度,盘整背驰与背驰,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力度、级别以及发生的中枢位置不同而已。”也就是说,背驰除了标准背驰外,也还有盘整背驰、盘北等。

2、背驰发生的位置通常在趋势的离开段。如果一个趋势走势是二中枢以上的走势,那么,进入段通常称之为a段,第一个中枢,称之为大A,离开段称之为b段,第二个中枢称之为大B,离开段称之为c段;而缠论的背驰一定是发生在中枢B以后,也就是小C---离开段,因此小C段也被叫做离开段或背驰段。同时,离开段必须完成次级别的走势类型,次级别没有完成走势类型不能形成背驰。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个细节点,那就是背驰一定是创新高或者新低形成的。这就是说假若没有新高或者新低,就不存在缠论中的背驰。

3、缠论背驰发生的本质在于离开段的“力度弱”,即动力衰竭。动力衰竭是缠论背驰的主要表现形式,简而言之就是当前趋势中与趋势同向的力量由强转弱直至同向的力量战败,反趋势的力量战胜的过程。当反趋势力量战胜了同趋势的力量,我们就说这时发生了背驰。以向上趋势(即上涨走势)为例,从上涨趋势开始的位置向上的过程中,先是多方的力量逐渐增强,空方的力量逐渐减弱,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股价的快速增长,涨到一定幅度,到达一个临界点后,多空双方力量发生逆转,多方力量逐渐衰弱,空方力量逐渐增强,这个过程持续下去,到达下一个临界点,空方力量胜过多方力量,趋势发生转折,由上涨走势转化为下跌走势,多方力量由强转弱的过程就叫做背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