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的梁启超(清朝不是亡于辛亥革命)
读过历史书的人们一般都认为清朝亡于武昌起义,被辛亥革命一击毙命。事实上,真正给清政府带来致命伤害的,却是甲午战争以及随后签订的《马关条约》。
首先表现在巨额战争赔款直接导致了清政府在经济上的破产。两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全国三年的财政收入,清政府根本无力承受,只能向列强贷款,不但利息很高,还要以海关、税收、财政的管理权作抵押。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国内非理性的反抗意识日益尖锐。1894年的夏秋之交,山东与安徽交界一带农民兴起了以“兴华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底层民众的抗争。其后,暴乱发展到山东、直隶交界一带,更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些斗争此起彼伏,最后汇合成了具有全国规模的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并最终引发了将清政府送入地狱的庚子事件,让原本就虚弱不堪的清政府更加衰败。
其次,大面积割让国土直接导致各个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战后的几年里,俄、英、德、法、日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则打着“利益均沾”的旗号,以支持日本为主要手段,谋求在中国的更大权益。列强的蚕食鲸吞,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豆剖瓜分的危险,使得清政府的统治遭到严重的挑战,最终引发了各地重大的暴力革命。
再次是鼓舞了国内反清势力必胜的信心。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以孙中山为首的反清势力大为振奋。1894年11月24日,他建立了兴中会,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并在会员誓词里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性口号。《马关条约》签订后,让孙中山们深知清朝统治已腐朽透顶,不可复振,于是便开始积极准备武装起义。而且戊戌变法之后,清政府的软弱更加暴露无遗,让革命志士也看清了清政府的丑陋嘴脸,从而成为人民革命的众矢之的。
最后,甲午战争还导致留日运动高涨,为清政府培养出大量掘墓人。国内知识界意识到日本在现代化道路上已经远远走在了中国前面,纷纷派人向日本学习。从1896 年起,大量中国学生涌入日本学习,仅1906年就有一万人左右。这些留学生集中了中国的有志之士和少年才俊,赴日本寻找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文学救国、军事救国……乃至改良和革命的方略。他们中有黄兴、蔡锷、宋教仁、陈独秀、李大钊……辛亥革命的先驱,国民党的绝大部分元老,共产党创始人“南陈北李”,三分之一的中共一大代表(李达、李汉俊、周佛海、董必武),都曾东渡日本留学。日本书籍的翻译也随之进入高潮,其中许多是包含革命内容的所谓“天火”。这些人和思想的大量涌现,使得清政府的灭亡成为时间上早晚的事。
本来,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方面都大有可观,被称之为“同光中兴”。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直接摧毁了洋务运动和“同光中兴”,随着甲午战败和随之而来的新一轮侵华高潮,最终激起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一连串的致命打击,经过这几次运动后,腐朽的清政府再也支撑不下去了,最终才在辛亥革命中一击毙命,而这一切,正是源于甲午战争的失败。因此,梁启超才有了这样的说辞:“清非亡于庚子辛亥,始亡于甲午!”#历史记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