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高科技加持田园风光)

中新网兴安盟8月17日电(郎朗)如果你对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农民伯伯“面朝黄土背朝天”时,有没有想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这些高科技概念用到农村的田间地头是个什么景象?

手机变农具、农田变景区,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成功转型,让人们看到了一片高科技加持下的田园风光。

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高科技加持田园风光)(1)

图为扎赉特旗现代农业产业园稻田画。 李硕行 摄影

手机变农具:我在扎赉特旗有一亩田

作为拥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民族,中国人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在城市化不断演进的今天,这样一幅恬淡的田园画卷尤为难得,更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

如何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亩田?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或许可以找到这样的可能性。

背靠洮儿河和科尔沁草原,位于北纬46度大兴安岭南麓的扎赉特旗,身处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带,天然无污染的土地和当地100多年的种植经验让水稻种植在这里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7年9月,国家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批准获建。水稻是这里的主导产业,园区60万亩耕地有45万亩种植水稻,其中还有10万亩智慧农业示范区。“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江南水乡弯腰插秧的场景在这里不可寻,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农业全流程规模化机械化操作。

“为了破解农民增收的瓶颈,我们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绿色有机水稻”。好力保镇党委副书记鲁永泽介绍,好力保镇是产业园的核心区,耕地面积达28万亩。在绿色有机的前提下,这里的田间管理全程不上化肥农药,这让“四稻共生”成为可能——盘锦的河蟹、潜江的小龙虾、鱼、鸭子都在水稻田里安了家,不仅提升了农田产值,还能通过物理、生物的方式防治病虫害。

而这样的田,个人也可以拥有。产业园推出了“我在扎赉特有一亩田”私人订制和认领农田模式。认领一亩田的客户,仅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查看自家水稻长势并互动参与田间管理,秋收后,基地会根据客户需要,按季度或按年将每亩年产400斤以上的优质大米,以及田里养的虾蟹鱼鸭都统一配送到消费者家中。

手机成了新农具,即使和土地相隔千里,当代“农夫”的田园梦想,通过巴掌大的手机屏就能实现。

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高科技加持田园风光)(2)

图为科技服务中心的大数据展示平台。 郎朗 摄

给大米做“身份证”:“物联网 ”助力智慧农业

要实现这样的梦想,看天吃饭的传统耕作方式是无法满足的,科技才是背后的“操盘手”。

通过产业园里的科技服务中心可以发现,“物联网 ”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是主导这一切的“大脑”。产业园运用大数据、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给传统农业提升装备,土壤墒情、虫情、水位、气象、视频等物联网数据能无缝接入并能实时监测。

一粒大米的诞生,从准备土地开始。来产业园作指导的新疆天业集团副研究员王肖娟告诉中新网,春季没播种的时候,他们会取土样测定养分,让农民了解自己土地中氮、磷、钾、有机质、盐分等元素的含量,缺什么补什么。

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高科技加持田园风光)(3)

图为测出来的土壤成分含量,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 郎朗 摄

在科技服务中心,专门有一间实验室通过模拟不同土壤、气候等条件培育多种类水稻苗,以往农民种植的水稻只有龙洋16和绥靖18两种,而土壤分析结果出来后,农民可以通过“掌上产业园APP”看到各项数据,根据土壤成分或者未来的天气情况,参考实验室的模拟结果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

播种阶段,小型气候站和天空地一体化精准农情遥感监测等设施可以实时回传气温、水温,二氧化碳浓度、光照、虫害等数据,并通过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病害。什么时候适合播种、什么时候需要治理虫害、什么时候可以收割……所有环节,都被数据精准地记录下来,可以根据水稻的情况,对症下药,最大限度提高产量,而这一切,通过手机应用都能实时了解到。

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高科技加持田园风光)(4)

图为分析大米各项指标,并对其品质进行鉴定。 郎朗 摄

“对农民来说,1斤稻子多卖5毛钱都是很重要的收入。”王肖娟说,而“物联网 ”则可以为水稻品质保驾护航。

今年,产业园还上线了“兴安盟大米扎赉特味稻”公共品牌数字身份管理服务系统,为优质农产品配发“一物一码”数字“身份证”,溯源体系的建立让消费者对自己吃的大米知根知底。

凡从这里走出去的大米,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只要扫一扫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大米的品种、亩产量、使用的肥料等从种到收的所有信息,甚至还能观看其生长过程。

“我们真正做到了一粒米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追溯。”王肖娟这样总结。

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高科技加持田园风光)(5)

图为产业园中的稻田画。 李硕行 摄

农旅融合开辟农民致富新渠道

科技的运用不仅将农民和土地“解绑”,还给当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比如好力保镇正在实施的“农旅融合”。

鲁永泽介绍,环绕农田,他们建设了30公里长的自行车赛道,并建了15.4米的3层景观台,可以看到全国最大的稻田画;此外,还打造了1500亩万寿菊花田和120亩的百合园。

立足稻田本身,当地开发了民宿,最具特点的要数“稻梦星空”,在稻浪之上仰望星空。错落分布在稻田中的7个木屋,完全按照北斗七星来排布命名,当夜幕降下,廊灯亮起,天上的星和地上的灯彼此呼应。

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高科技加持田园风光)(6)

图为建在稻田中的“稻梦星空”。 郎朗 摄

在各景点沿线,当地设置了20多个摊位供农民经营生意,人多的时候,一屋棚8元1斤(市场价两倍)的香瓜都供不应求。一位摊主告诉中新网,仅周末两天,他卖小零食的毛收入就有600元左右。

“农田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就是要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鲁永泽说。现在,产业园区配套建设了6万平方民宿区,包含餐饮、会所、商业街、游乐园等娱乐设施,拉长了产业链条,产业园游客日接待能力2000人以上。2019年,产业园总产值达到70亿元,通过土地流转、种植经营、发展副业等方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是全旗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产加销无缝对接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了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的华丽转身。(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