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爷走丢(前滩太古里老人拍照后第一件事)

最近一篇文章《前滩太古里老年人游乐指南》引发各方关注,前滩太古里成了上海老人们的乐园,阿姨爷叔们在广场上争奇斗艳、摆出各种造型拍照、录小视频。而这只是故事的前半段,后半段发生在网络平台上。阿姨爷叔们在太古里的风姿倩影,很快就会出现在他们的朋友圈、抖音、小红书等更新列表里。一位68岁的老阿姨,因为发在抖音上的一张照片被粉丝点评不够完美,不服气的她第二天一早又赶到太古里补拍了一张。

拍拍拍,刷刷刷,阿姨爷叔们对社交网络平台等的痴迷,一点也不亚于年轻人。当部分老年人还在尝试跨越“数字鸿沟”的同时,有些玩转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却陷入了“数字沉迷”——长时间刷视频、打游戏、转网文,有的还网购了大量商品。

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活跃着9600万银发族。根据《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10小时。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用户日均上网时长超1小时,平均一天登录5次App,高于其他年龄段用户。

这些高龄玩家中,有不少热衷网络冲浪或已成瘾,甚至沉迷网络、坠入“数字深井”难自拔,值得关注。

不少老人比年轻人玩得还转

数字时代有隐秘的角落,一些老人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被无情地挡在了门外,连看病、乘车、购物都成了难题。而这只是硬币的一面,还有一部分老人则早已跨越“数字鸿沟”,玩转智能手机。

这周六,邱阿姨拉着老伴去古北黄金城道看银杏树,只见人潮汹涌,一路上都是用手机拍照、拍视频的阿姨爷叔。女的丝巾贝雷帽,男的墨镜长风衣,不少老人还现场玩起了在线直播,手势、腔调一点不输年轻人。有位穿着红色长裙、头发灰白的老阿姨旁若无人地站在台阶上摆出孔雀舞造型,邱阿姨的老伴忍不住点评:“这是古北杨丽萍。”邱阿姨撇了撇嘴:“她是要发抖音吧。”

邱阿姨自己就是抖音一族,因此一眼就辨认出同道中人。她每天各种角度自拍,炒菜时拍,浇花时拍,出门遛狗也要按两张。因为不满足家门口那些花花草草,所以把老伴拉到黄金城道来取景。

玩抖音让邱阿姨找到了很大乐趣,她的抖音账号加了300多个粉丝,每发表一个作品都会引来很多人点赞,这让她很有满足感,也激发她每天想着法子展示自己多姿多彩的生活。为了做出高质量的视频,她让女儿配置齐了自拍杆、三脚架等器材,还在网上买了好几身古装行头。邱阿姨的女儿告诉记者:“我妈以前买东西讲的是性价比,现在却讲究起外貌、品相,因为要上镜。上次她在菜场没有买按斤称的水果,而是提了个缤纷多彩的水果篮回家,连5岁的孙女都知道,外婆这是要发抖音了。”

成都大爷走丢(前滩太古里老人拍照后第一件事)(1)

把我拍得好看点,我要回去发抖音的。

像邱阿姨这样痴迷抖音等社交媒体的老人有很多。太古里、黄金城道等如今都是阿姨伯伯们的天下,他们不厌其烦地各种摆拍,就是为了积累充足的视频素材,好回去做抖音,而要制作一段让人满意的视频作品,需要很多技能,不仅会摆POSE,后续还有剪辑、美颜、配乐、写文案等环节。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赢得更多粉丝,很多老人一头扎下去,乐此不疲。

除了网络社交、刷小视频外,不少老人电子游戏也玩得很转。地铁上看到一位老太太,整个途中全神贯注紧盯着手机屏幕,眼皮抬都不抬一下,凑近一看,原来她在打“王者荣耀”。这一幕,不知是该提醒她,还是该羡慕她。因为在不少人看来,能打王者荣耀,说明老太太心态很年轻。

事实上,能打游戏的高龄玩家还真不少。65岁的刘阿姨就是一位颇为资深的游戏玩家。她玩的既有传统游戏,比如《空当接龙》《植物大战僵尸》《黄金矿工》等,也有比较复杂的联机游戏,比如《刀塔传奇》《魔兽世界》等。刘阿姨悟性颇高,每天都会操练两三个小时,技艺直线飞涨。说起《刀塔传奇》攻略,她头头是道:“泰坦英雄德鲁伊可以召唤小熊协同作战。每使用一次自然成长技能,都能让小熊成长。小熊成长到3星,会获得被动技能提高攻击力和攻击速度;成长到5星,小熊将释放咆哮受到伤害的敌人将减少防御能力……”

过于痴迷掉进了“网井”

跨越数字鸿沟后,阿姨爷叔们尝到了互联网的乐趣。但是有些老人玩过了头,掉进了“数字深井”。

“从来没想到,我家老人比孩子更迷恋上网。”在外企工作的大昆有点后悔将父亲领进了电子游戏的大门。今年3月,他把父亲从安徽老家接到上海来住,父亲很不适应,因为周边没有一个可以聊聊天、下下棋的朋友。看到父亲落寞的眼神,大昆就在网上为他下载了一款棋牌游戏。一开始老人连鼠标也不知怎么点,后来越玩越顺手,每天要打四五个小时才肯罢休,有时竟然还和小孙子争起电脑。“看他久坐不动,我得时不时催他站起来走走。”大昆说,听说连续刷手机可能会得干眼症,老爷子才有点收敛,可是没过几天,网瘾又犯了。

成都大爷走丢(前滩太古里老人拍照后第一件事)(2)

这位阿姨坐地铁乘电梯时还不忘打两盘游戏。

社交平台的“算法”深谙人性,很容易让人上瘾,青少年逃不过,难道老人就能逃得过吗?在一家文化事业单位工作的朱涛发现,73岁的老妈最近成了手机控,一没事就捧着手机刷。白天她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后,买完菜就赶紧回家,然后玩几个小时手机。晚上吃了饭后,直接坐在沙发上刷小视频,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不挪窝。

“以前,老妈的生活很规律,白天会出去逛逛,和姐妹聊聊天,晚饭后出门跳跳广场舞。现在她的生活全是手机,有时看得太入神叫都叫不答应。”更让朱涛感到无奈的是,老太太晚上洗漱完躺床上还要玩手机,有好几次十二点过了推开她的房间门,还看到她手机屏幕亮着。

最近,朱涛还担心起网络购物。因为沉迷于短视频平台上的直播,老太太听从主播推荐,买了很多便宜货。朱涛说,其实家里并不缺这些东西,老太太听了很不高兴:“我花的是自己的钱!”

朱涛的同事老吴也有类似的担心——他的父亲同样沉迷网络。吴老伯看了网络直播,贪图便宜,买了不少,可不少都是山寨品。“老人一开始还不相信买了假货,非要我带他去柜台验货,然后再帮着他联系退货,前前后后折腾了好几天。”即使这样,老人还是网瘾不断,家门口的公园近在咫尺,可父亲就是刷手机,也不愿出去走走。

老人为何会沉迷网络

采访中,有一大半人士表示,家里老人学会用智能手机后,玩手机的时间大大增加,外出机会少了,每天的运动量相应也减少了。有的已经成了“网瘾老人”,没日没夜沉迷其中,甚至为此不惜跟担心其健康的子女们“斗智斗勇”。

“网瘾”给青少年带来危机,同样也给老人留下了隐患。“这两年来看颈椎病的老人多了不少,不少都是手机族。”天山中医医院一位主治医师告诉记者,老年人长时间泡在网上对身心的损害比青少年更大。如长时间端坐,会影响老年人的血液循环,引发心血管病,还会引起颈椎疼痛、关节酸痛、耳鸣头晕,电脑屏幕的辐射会导致各种眼科疾病,视网膜容易脱落;老年人长时间上网容易憋尿还会导致膀胱炎。

知道长时间看手机对身体不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人如此沉迷网络?

在纪录片《社交困境》中,斯坦福大学成瘾医学研究所所长安娜·莱姆克教授曾对这种现象做出了解释。人在社交过程中,大脑会释放令自己愉快的多巴胺。而当人离开社交软件,多巴胺逐渐消耗,这种缺乏就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拿起手机回到社交软件中,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

莱姆克教授说,在有手机社交软件之前,人也会迷恋社交。因为人类喜爱群居的习性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已经刻进基因。但现实中的社交即使上瘾,瘾也不会很大。因为现实中的社交成本更高,有各种实际的限制,不会让人欲罢不能。但现在的社交软件大大降低了社交的成本,拿起手机就可以收获多巴胺的刺激,在精通心理学的工程师的精心优化下,用户可以不断寻求那些让自己愉快的东西、忽略不愉快的地方,甚至感受不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社交软件的成瘾性比起现实社交就大大增强了。

莱姆克是世界级的成瘾研究专家,但她也管不了自己孩子玩手机。起初,莱姆克经常因为玩手机的事情和孩子争吵,后来她和孩子达成协议,每天玩一小时。但她监控到的结果是孩子每天要玩将近四个小时,当孩子自己知道了这个数字之后都觉得难以置信。

成都大爷走丢(前滩太古里老人拍照后第一件事)(3)

老爷子迷上了电脑游戏

而老年人拥有比青少年、中年“更容易沉迷”的上网条件。他们有时间优势,退休生活让老年人没有学业和工作羁绊,所有的闲暇时光都可以在互联网消磨;加上身体不便等情况的出现,让不少老年人想在互联网寻求更多的情感认同;还有林林总总的“诱导因素”,比如分享领红包、阅读拿金币等互联网产品,对价格敏感的老年人更具吸引力。

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应用游戏设计教授鲍勃·德舒特对高龄玩家进行了分类。一类是时间消遣者,纯粹就是打发时间;一类是游戏发烧友,天生热爱游戏化体验和视频的老人;一类是寻偿者,玩游戏、发抖音是为了弥补自己年轻时的缺憾,或者随着年龄增长失去的东西;还有一类价值追寻者,从游戏体验中获得“有价值”或教育方面的知识。“当他们失去了过去在工作中那些良性互动、有来有往的社交关系,他们可能在游戏中、社交平台寻找作为社会角色的另一种存在感。”

看见网瘾背后的真实诉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50岁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26.3%,人数达2.6亿。随着“70后”、“80后”逐渐迈入老龄,互联网银发族的数量还将大大提升,届时网瘾老人也会更多。

如何让老人去除网瘾?朱涛曾作出尝试,为了让母亲少玩手机,他在手机里设置了“青少年模式”——到点了会提醒休息,如果还继续刷的话,会自动关闭。有一次老妈刷了三个多小时抖音,突然黑屏,抖音打不开。重启之后,依然无法打开,她急得连忙电话召回儿子来修手机。

成都大爷走丢(前滩太古里老人拍照后第一件事)(4)

聚会见面也是忘情地刷刷刷。

由此,朱涛也做了自我反思:“退休后,我妈的空闲时间大大增多,而我们平时又忙于工作,缺少陪伴,这样容易让她感到孤独和空虚。老年人每天对着小屏幕,看似解除了孤寂,但如果不与外界接触,时间一长,只能是饮鸩止渴,老人的孤独感会更强。”现在下班回家,他会主动和母亲聊聊天,周末,他会带上母亲一家人一起出去走走、转转。

“老人热衷上网,正是因为网络满足了他的部分需求。”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崔丽娟认为,上网冲浪虽然让老人沉迷,但确实也让老人知晓了不少新鲜事,网上社交也让他保持着与别人的链接,觉得自己没有与世界脱节。“这些都是老人们真实的诉求,应该被看见。如果现实生活中老年人感受不到相关支持,他们的社交、娱乐的需求未被满足的话,就可能转到网上。”

不少市民认为,应该读懂老人网瘾背后的真实诉求。老吴每天一起床,就会收到父亲发给他的很多小视频。有生活小窍门、逃生技能、警示教育,“我明白,老人家换了一种方式来表达对我的关心。”考虑到父亲的眼睛不太好,他还专门给父亲买了一个IPAD,“屏幕比较大,他看起来不累。”不过,他给父亲手机关联的银行卡不敢存太多现金,“得上个保险,我怕他手一滑,又急着下单了。”

采访中,相当一部分子女认为,老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刷抖音、晒朋友圈,这是因为这部分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职场中人在朋友圈里有种种顾虑,他们会在意同事怎么看、领导怎么看,而老人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他们很乐于展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挺真实。

除了健康上的关怀外,对老人精神上的支持也很重要。作为高龄游戏玩家,刘阿姨曾有过不小的困惑.她告诉记者,自己有过被踢群的惨痛经历。她玩《刀塔传奇》,这是儿子给她推荐的游戏。为了交流技能,她加入了一个游戏QQ群。刘阿姨的游戏ID叫“皮皮的外婆”,群里年轻人看到这个名字,问她多大年龄了,刘阿姨如实回答,结果立马就被踢了出去。

“在这个低龄玩家占绝对多数的游戏圈里,像我这种年龄的老人家是不太受欢迎的。”刘阿姨意识到,自己的年龄在游戏的世界里是个敏感词,尤其是在玩线上多人联机的游戏时,这种歧视几乎就是冲着年龄来的,往往与实际的游戏水平无关。痛定思痛,她改了网名。

成都大爷走丢(前滩太古里老人拍照后第一件事)(5)

我都跳得那么高了,你们拍下来没?

在社交网络同样有这样的偏见。一些用户对老人发的小视频非常苛刻,有人会说一些风凉话,比如“你不属于这儿,你太老了”等等。有的网友知道老人的实际年龄后会直接拉黑。“如果拍得太难看,会被骂的。”68岁的蔡阿姨年初刚触网,注册了个抖音账号,拍自己的日常生活。一开始,她总是被嘲笑:“阿婆,你又老又土,还是少露脸吧。”她气得直接怼回去:“我拍了自己看,你终究也会老的,你除了喷子还会做什么!”

一些市民认为,相对年轻人,老人学习新游戏、新玩法也会更费劲,在这样的玩家文化下,会让一些老人选择匿名、更改年龄,不愿大胆地展现自己。有时他们更愿意守在一个十多年的老游戏里一天一天地玩下去,或者在一个老的社交平台上一天天老去,而造成一种新的“数字鸿沟”。

“我们身在互联网数字时代,不可能让老人独自远离互联网,互联网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在网络上的活跃正说明了互联网向纵深发展。”崔丽娟认为,对于老年人的“网络依赖症”一方面要正确引导,趋利避害,另一方面对于老年人玩游戏、刷抖音的探讨应该有更多的维度,社会对老人群体应给予更多宽容和关怀。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海燕 题图来源:王海燕摄

来源:作者:王海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