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以弱胜强的秘诀(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以弱胜强的秘诀(不战而屈人之兵)(1)

战争的本质是消耗,因此很多人接触了《孙子兵法》的“不战而胜”后,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西方战略家们研究孙子兵法也多从这个角度出发。

不过,清醒的研究者都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点不是“不战”,而是“屈人之兵”,是从意志上的屈服,还没有军事上的对抗,这是利益最大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孙子兵法中一个重要的原则。

尼克松总统在他的《不战而胜》一书中说,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说的就是“威慑”

我想这或许是理解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最接近原义的一个解读。

当然,这也是美国惯用的一种手法,他们通过舆论、金融、外交、军事等手段综合打击,创造一种气势,给对方一种压迫感,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两年美国针对我国的一系列举措都是按照此种手法创造出来的,企图通过这个气势的压迫,要么在谈判上获得优势,要么通过金融等手段将你的经济成果洗劫一空,获得他决定的领导地位。

然而,气势这东西也是有虚有实的,从我国的应对来看,应该是看破了美国气势中的虚实,看似紧张的气氛,都逐一化解,甚至开始逐渐出现了攻守异位的形势。

孙子兵法将“不战而屈”放在“谋攻篇”,作为高阶目标的追求,实际上要实现的就是“势胜”

势胜,是孙子兵法高段位的一种思想与方法的操作,如果说孙膑继承了孙子兵法的思想,那么“孙膑贵势”的总结就是《孙子兵法》应用的最佳佐证。

关于《孙子兵法》势胜的思想,传世本体现的并不多,但从银雀山竹简本的篇序中可发现这个特点,竹简本的篇序是计篇、谋攻、势篇、形篇、作战、行军、军争、九变、实虚、地形、九地、用间、火攻。

这个篇序体现了一种重“势”的思想,计篇言多算,即评估双方作战力量,做各种可能性和预案;谋攻依据目标确定作战计划;从势篇起是一套造势、用势的操作体系。

九地篇公认的孙子兵法操作思想集中呈现的一篇,下半部分讲“人情之理”的内容中有:

王霸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这段体现了威势的攻心力量。

威势的运用,从孙子兵法“谋势”思想上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示形。

通俗讲就是“秀肌肉”,但这里有“诡道”的成分,如始计篇所言“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一样,为了实现对方对自己的某种认知,而展示的力量一部分或一面。

这种“诡道”企业界经常用,有兴趣可以细细体会企业的一些宣传,皆为此道。

孙子兵法里讲的手段有“谋”与“交”,美国关税、台海、南海等操作属于“谋”,构建朋友圈,拉拢周边、欧洲等盟友属于“交”,对付它的手段就是“伐谋”、“伐交”,戳穿它的“谋”,破坏它的朋友圈之“交”。

当然,现在的手段工具箱中还有舆论、金融、经济等手段,各种手段综合起来就会形成一种气势,而且各种手段的组合解决决定了它的功能,即它要实现的目的。

我们既要从其组合结构中把握它真实的目的,又要在其“有所有余,有所不足”的形势中找到它气势的虚实点。

这个点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大量信息中判断最难。

第二,战而屈。

很多时候仅靠“示形”还不够,得拿点实际的战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就像咨询公司总会给企业讲些他们做起来的成功案例一样,尽管企业的成功,咨询公司所起的作用并不大,甚至微乎其微,但潜在客户喜欢这个,最重要的是能签单。

蒙古帝国非常善于用这种方式,攻下一城后,会放走一些俘虏,这些俘虏到了下一城会把蒙古骑兵描述得非常可怕,经常是蒙古骑兵到达城下之时,就是开城投降之日。

美国也善于制造这种氛围,他们通过打些小国展示他们的“先进”的战法,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它们通过媒体放大他们的“力量”,创造一种“不战而屈”的气势。

孙子兵法中,创造气势的方法如《孙子兵法战术体系》的流程一样,但需要换一种思考方式,修改一些模型的变量。

如果说,孙子兵法的“战术”侧重于力量的运用,孙子兵法的“势胜”则更侧重于力量的建设与展示

出差路上,将思考做个小结,不成体系,欢迎碰撞观点。

孙子兵法以弱胜强的秘诀(不战而屈人之兵)(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