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针孔摄像头可以识别吗(深山大叔玩起高科技)
河南省栾川县白土镇的一处高山顶上,有个村落,名字叫东坑。
沿着蜿蜒的山路,艰难爬上山顶之后,大半条山沟尽数可见,而这样一个山顶上的村子,名字叫东坑,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正在玉米地里锄草的尚师傅说不清村落名字的原因,却告诉作者:“以前叫东坑,现在叫半坡。”村里的老队长是他的叔叔,应该在家里,建议作者去找老队长问问。
这个山顶上的小村落都姓尚,严格说起来还是一家人。老队长尚大叔就住在村子中间的玉米地边上。
这是典型的栾川特色房屋,一层的墙体是夯土墙,门窗却用青砖垒砌起来,二层铺木质楼板,外面安装水泥预制的明檐。夏季的时候,气流通过明檐流动,可保持室内不热。二层可以放置粮食、杂物,来客人的时候,还能够住人。
院子里有太阳能路灯,也有可以360度旋转的摄像头,房间里响着梨园春擂台赛主持人的叫好声,站在院子里,喊了几声,也没有人回应。
“来,歇一会儿来,哖【你们】从哪儿来的?”
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尚大叔从屋里走了出来。
“清早锄了一会儿地,有点不得劲,回来喝点药。觉莫着外头有人说话么,我还当是俺那娃子跟谁说话哩……”
尚大叔家里只有两口人,老伴儿已经离开很长时间了,儿子每年也有大半年的时间外出打工,平时就只有他一个人在家。
拉过凳子坐下,尚大叔告诉作者:“俺这个大队叫均地沟村,这名儿咋来的我也说不清楚了,至于咱住这儿,以前是个大坑,一下雨坡上那水都流到这坑里头。我父亲他们原来在后面山上住的,也是后来才搬到这地边上。大集体那时候,开荒破坏了环境,坡上那土,下雨都流到坑里头,淤满了,你说那坑,现在也找不着了。俺这个村,现在叫半坡。”
尚大叔似乎对风水略有研究,他说:“你看俺这村,是在一个怀抱里面,夏天有风不热,冬天日头能照一天,也不冷,要是搁先生们说着,这也是好地方。哎,社会发展,人都往城里、街上去了,家里也没多少人……按说俺爷俩在家,娃子没成家,也是能去镇上那扶贫搬迁房住的,按规定,得给我家里这房子扒了。你要说老房子,家里还有好几间,给那扒了也行。村里来做工作,我说那我也不能下去,我有几点考虑,你看看我说得对不对啊。”
“不管咋说,我是党员,还是队长,我们尚家,也属我辈分最长,村里有人在这儿住着,我就不能走,不能当逃兵。第二呢,咱是农民,只要身体允许,还是得种点地,管住吃喝,那你地在这儿,肯定得回来种,房子一扒,种地的家伙什儿都没地方搁,再搭个草庵子?那是给扶贫搬迁工程抹黑。第三,就算照顾我,给我后边的老房扒了,前面这一间留着,那也不行。群众该说我搞特权,会有意见,所以说呀,我综合考虑,不能下去……”
“我娃子呢,今年都快30了,也还没有成家。我在家了,多少种点地种点菜,没啥花销钱,他能出去打工了,出去几年,赶紧把自己的事儿办办。你要说手里有钱没有,没多有少也还有,不过你也知道,现在办一场婚事,可不是十万八万就能办下来的。现在政策好,吃着穿着花销钱,别的都不愁,我就愁这一件事。咱山上这地方,住着是挺美,可现在那闺女们,心都野了,谁还会愿意嫁到这山里头?”
“现在跟20年前不一样了,20年前是家长当家,双方父母见面一谈,可以,孩子们就在一起过了。现在是娃子们,人家自己当家,对上眼了就过,哪一天说离婚就离婚了,双方家长就算关系再好,也管不了年轻人。这是社会发展到这儿了,那也没办法。你像现在的社会吧,娃子孝顺不孝顺,不是看娃子的,得看媳妇,看媳妇有没有那个心,娃子再孝顺,媳妇一生气,他们过不成,一大家子都过不安稳。闺女呢,咱山里闺女跟城里还不一样,闺女们不会挣钱,人家也是一家子,老人得花钱,孩子上学得花钱,过得也不容易,只有媳妇才是经常在身边的。所以说,咱农村有句老话:顾娃子那是凭媳妇哩,亲闺女有事都在路上呢……”
正说话的时候,听到房子后面有三轮车的轰鸣声,走过来一看,是大叔的儿子正加着油门,尝试从狭窄的小路上通过。
尚大叔问:“你弄啥呢?”
“我看看这车能过来不能,你不是说村里铺水泥路呢,我试试咱车能不能开到门口。”
小伙子试了几次,硬是擦着墙把三轮车倒了出去。“我能开,你可不敢开啊,路老是窄。”
“我去街里了,骑我老年车,你这车我不开。”尚大叔对儿子说。
说起来家里的太阳能路灯和摄像头,大叔说那都是儿子弄得,摄像头可以连到手机,院子里来人了,手机上就上消息,打开摄像头APP,不仅能看见是谁来了,还能对话。大叔觉得现在的高科技比狗看门管用。
大叔说:“狗见来人了,最多是叫叫,要是熟人了还不叫唤。这多美,高科技比狗管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