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高雅但没有贬义的成语(作为含有贬义的成语)

华夏文化流传千年,有着其独特魅力,尤其是在古代,唐诗宋词,几十个字就能讲清楚一个故事,或者描绘出一幅画卷,意境深远。

中国文学还有一种表达方式,短短四个字,却饱含深意,就是成语,而且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历史故事,既然是故事,就有其特定的主人公。

比如成语负荆请罪,大家立刻就能想到廉颇;破釜沉舟,想到项羽;图穷匕见,想到荆轲;指鹿为马,则是赵高的故事……

形容不高雅但没有贬义的成语(作为含有贬义的成语)(1)

但还有一些成语,故事主角并非名人,随着历史发展,成语所特指的意思,已经偏离了原本的含义。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成语人尽可夫的出处和典故,想必古人也想不到,随着历史发展,它会变成另外一种含义。

对于这个成语,大家并不陌生,用来形容不守贞节的妇女,或者是操持皮肉生涯的妓女。

但成语“人尽可夫”出自《左传》,据说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为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

形容不高雅但没有贬义的成语(作为含有贬义的成语)(2)

《左传》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鲁恒公十五年,郑祭仲专权,郑厉公担心此事,于是派祭仲女婿雍纠去杀他,雍纠准备在郑国都城郊外宴请祭仲。

祭仲的女儿,也是雍纠的妻子雍姬知道了这件事,心中难以抉择,于是请教母亲:“父亲和丈夫,谁更亲近呢?”

母亲回答:“女子在出嫁前,人人都可以做丈夫,而父亲只有一个,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呢?”听了母亲的回答,雍姬心中有了决定。

她对父亲祭仲说道:“雍纠不在家中宴请你,而是将地点放在郊外,我疑心这件事,所以告诉你。”

祭仲杀了女婿雍纠,将尸体放在周氏水池边示众。郑厉公知道事不可为,带上雍纠的尸体,乘车出逃,还说道:“大事同妇女商量,死得应该。”到了夏天,郑厉公逃到了蔡国。

形容不高雅但没有贬义的成语(作为含有贬义的成语)(3)

故事讲完了,其中包含了忠义、亲情、孝道与抉择。雍纠为尽忠,选择刺杀岳父;雍姬为尽孝,站在了父亲这一边。

从故事中可以看到,人尽可夫最初的含义,是为了维护人伦道德,孝道和夫纲的抉择。

然而在封建社会,礼教森严,男尊女卑,尤其是文人墨客,经常留恋青楼,出没于烟花柳巷之中,但当钱财花费一空,一些平庸的读书人自然不受风尘女子的青睐,甚至会遭受羞辱,于是就用“人尽可夫”来他们,于是这句成语的含义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