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八廓街(八廓街旋律)

人民网-人民日报

歌曲八廓街(八廓街旋律)(1)

拉萨街景。

清晨,八廓街静悄悄的。

吉日一巷十一号,是玛康大院所在地。整幢大院有六十二户人家、一百三十五人。早起的居民扎巴,推开东边的窗,听到街上往来者的私喁、店铺播放的音乐、院里的开门下楼声……

声响渐起,流聚成高原上的八廓街旋律。扎巴的每一天,就是在这旋律中开始的。

扎巴的印象中,这些年,街上人流不息,四面八方来此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八廓街成了拉萨城内一条有名的商业街。

扎巴和院子里的很多邻居一样,就是八廓街上的一名生意人。出门下楼,遇到几位邻居,有人打招呼,他热情地回应着,一边穿过走道。

年长的邻居贡觉赶在后面喊:“扎巴,上午十点参加卫生清扫。”

扎巴记起来,又到了玛康大院一周一次的清扫时间。他边走边回头:“好的,我出去一趟就回来。”

一晃眼,扎巴一家在大院里住了三十多年。前几年,他买下四楼东南角的房子后,主动申请帮社区给左邻右舍做点服务工作。原本就爱笑的他,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大院像个大家庭,邻居们平时各自忙碌,但逢年过节,扎巴都会端出妻子亲手做的代表五谷丰登的“切玛”,给邻居们送上门,有时也邀请他们相聚一起欢庆节日。

1987年,扎巴还是墨竹工卡县一位农民。刚到拉萨,无亲无故,扎巴起早摸黑,帮人家的菜地种菜,搬运货物,在餐馆当帮厨,给商铺做售货员。结婚后,他和一起打工的妻子决定,在玛康大院租一间房子住下来。

玛康大院最初条件简陋,但是较完整地保留了拉萨老建筑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里面的住户互不相识,语言沟通不便,风俗也有差异,平时较少往来。扎巴记得,刚租住时,每天要起早取水,满大院的人用水就靠院子里的一口井,不久有了公共自来水,再后来,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现在那口井早没了,井所在的位置栽了一棵小柳树。在八廓街道的管辖区,像玛康大院这般聚居各族群众的大院有近两百个。到拉萨经商、工作的外地人中,有两千多人长期租住在这些大院。

妻子比扎巴出门还早。她在八廓街上做环卫工人,这是社区给介绍的一个公益岗位,每月有几千元的固定收入。他们的女儿德庆白姆前年大学毕业后,在拉萨布达拉旅游有限公司找了份工作,儿子洛桑顿珠也已经读大学了。“等儿女都有了工作,家庭经济条件会越来越好。”扎巴是这么想的。忙忙碌碌的他现在终于不用那么奔波了。

认识扎巴的人都知道,他心地善良,做生意不欺生也不瞒骗,经手的老物件、旅游工艺品,很快就能出手,一年下来也有四万多块钱收入。在冲赛康的生意人中,他赚钱不算多,但他乐观,不叫苦,脸上总是笑呵呵。扎巴经常淘货进出的冲赛康市场,是拉萨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市场内有大中小型商场八家,共有各类商铺四百多家,每天的客流量达两万多人次。

进玛康大院的过道不长,贡觉正弯腰抹洗着刷着绿漆的过道墙。大院中间的天井已经打扫得很干净了。六十二户人家就分散住在这个回字形的四层居民楼里,每家每户外有公用走廊,房子面积有大有小。刚从外面回来的扎巴撸起袖子,从公用水槽端起水盆,拎起湿巾,动作麻利地擦洗着院子里的玻璃房门窗。

一进大院,街上的喧闹被过道隔离,显得很安静。公用水槽四周种了很多花草,花丛围绕的这间五平方米大小的玻璃房,是大院的值班室,墙上贴着街道社区干部等工作人员的照片,照片上的扎巴笑眯眯的。花草中,有一种八瓣花长得明媚惹眼,落落大方,半人多高的植株上开了十几朵,在蓝天和刷白的屋墙映衬下,格外美丽。

住二楼西头的居民拉巴规桑也下来打扫卫生了。他父母早些年多病,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社区关心困难家庭,他被聘请为社区治保队员,儿子在一家加油站当安全员,儿媳妇前两年考到那曲县当乡镇干部。日子一天天过得丰足起来。他们家又逢喜事,刚添了孙女,拉巴规桑的妻子在家忙着照顾,他就下楼来参加劳动了。

“拉巴规桑是个内向的人,平时说话少,但人实在得很。”扎巴笑着说,“他是在玛康大院出生长大的,看着院子一天天发生着变化,更有发言权。”

拉巴规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母亲去世办后事,左邻右舍都来帮忙,有的端茶倒水,有的做饭送饭……办完后事,拉巴规桑一一登门致谢。邻居又来回谢,原来有的人做生意归家晚,拉巴规桑的妻子常常帮着接孩子、领回家做饭吃。邻里之间一来一回,感情很快就拉近了。

扎巴早上外出,是去附近的六号院,给生病的江多送了一点家里做的酥油茶和点心。拉巴规桑抹着玻璃,问他:“江多的病好些了没有,生活上能自理不?”

“病要慢慢养,比之前好了许多。”扎巴回答。去年底,他闲谈中无意得知江多生了病,不能下地行走了。热心的扎巴到了江多家,看到他的小腿皮肤变色,浮肿厉害,心想这可不是小病小痛,赶紧联系送去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生诊断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大隐静脉曲张,需要住院治疗。原本收入就不多的江多犯了难,这时候扎巴二话没说,帮助江多掏了一千八百多元医疗费。

患病的江多引起了社区的关注。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等,专门开了个关于从集体经济中资助江多医药费的意见征求会。大家一致同意从集体经济中出资五万元,帮助江多进一步治疗。随后,驻社区工作队又赶往昌都办事处,合力帮助解决江多参保及医疗报销等问题。

那段日子,扎巴和社区干部、大院邻居轮流上门照顾江多,直到江多的医保治疗问题得到解决。

八廓街入口处,矗立着一座石碑,碑旁有截残存的千年柳树根,几年前又长出了新芽,有人称之为唐柳或公主柳。

玛康大院里也种了一株柳树,就种在原来的水井取水处。扎巴说,八廓街上各族兄弟合伙经商的有一百多户,都很和谐友好,这条街上有很多民族团结的佳话。

每一天来来回回,八廓街的每一条巷子,扎巴都走过。寒来暑往,早出晚归,一日三餐,扎巴的记忆中,很多发生在街上、大院的故事,沿着曲曲折折的街巷四处流传——

六十岁的夏帮华从内地到拉萨做生意不久,有一天夜间儿子高烧不退,神志不清。邻居巴桑二话没说,深夜蹬着三轮车把人送到了医院。

菜兴大院的老夫妇许普金和张淑英,上世纪80年代从江苏来拉萨经商,两年前一个遭遇车祸,一个重病卧床。幸亏热情的邻居们伸出援助之手,才使举目无亲的老人走出了生活困境。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好家乡商行的马哎木率先捐赠了两千多元的消毒液和洗手液,帮社区干部发放到居民手中,对居民大院重点部位进行消毒。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商户也纷纷捐款捐物,帮助大院困难群众买米买油和消毒物品。

社区的集体经济来源就是办公楼下的爱心饭馆,对外经营,安置了二十五个低保家庭的成员就业,有厨师手艺的每月工资有七千元,少的也能拿到三千多元薪酬。

“尽管居民的生活习惯、语言、风俗不同,但大家互帮互助,相处得很和睦,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大院就像一个大家庭!”五年前考到街道办当宣传干事的青海藏族女孩次德吉每次到大院走一趟,都特别受感动。

2020年7月10日晚,话剧《八廓街北院》在西藏拉萨藏戏艺术中心与公众见面。这部打磨了几年的话剧,讲述了位于拉萨市中心的八廓街北街,居住在此的多民族邻里之间,围绕一口有数百年历史的老井,在跨越四十多年的时代变迁中和睦相处,走向日新月异幸福生活的美好故事。

这天晚上,扎巴和女儿去看了演出,回来后连连说排得好,就像是讲身边的事。他还能从中找到八廓街上一些熟悉的身影和经历,“看起来是小事,但每一件事都那么有意义。”

次德吉告诉我,这部话剧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导演吴旭援藏后的作品,与西藏话剧团进行了七次修改提升,体现了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故事。2020年5月1日,《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正式施行,以“共饮一井水,同为一家人”为主题的话剧《八廓街北院》也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

看完演出,扎巴笑着跟我说:“您到八廓街大院多走一走,比舞台上更丰富。”我也笑了,心想他说得对,生活是最丰富、最精彩的。

院子里,不知谁家播放起《一个妈妈的女儿》,这是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的一场文艺晚会上,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和才旦卓玛合唱的歌曲,唱出了“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共同愿望。一晃过了十多年,这首歌在西藏早已家喻户晓。

扎巴也跟着哼唱起来,然后掰着指头和女儿一起算账:去年一家的年收入有十五万元。我问扎巴,有没有想过搬离大院?“住习惯了,街坊邻居也熟了,孩子们也舍不得离开这里。”扎巴冲女儿一笑,“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致富奔小康,玛康大院,八廓街上所有的大院,会生活得越来越好!”

锅碗瓢盆,家长里短,酸甜苦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仿佛多彩的音符,和着人们穿梭的脚步,奏响了八廓街上温馨、和谐的旋律。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09日 20 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